猎户娇养寡哥儿(74)+番外
渔哥儿他们的竹席最后还是剩了几张,又都给拿回来了,他们也买了不少东西,鸡崽子鸭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两家原本都养着呢,渔哥儿家的鸡是没来得及收拾,都被水不知道冲哪里去了,清哥儿家的半大鸡崽子则在岩洞里都杀了吃,就连养了好几窝的兔崽子也没能坚持到拿来卖。
回了家,趁着天还没黑,王连越赶紧去新家院子里垒鸡窝鸭窝了,省得晚上清哥儿惦记的睡不好。
将鸡崽子鸭崽子们放进窝里,喂了粗糠伴着野菜叶子,清哥儿才锁了门回去做饭,至于为什么把它们放置在新家,还不是因为茅草屋那边,有两只只会撒欢的狗。
他可不敢把狗跟它们放一块。
今天累了一天,夫夫俩人夜里早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来敲门,清哥儿这会还没睡够,当然不愿意起,王连越亲亲他头顶,哄了人继续睡,自己才匆匆穿了衣裳去推门。
“县衙来人了,说让每家每户来个人,领东西。”报信的人传完了话,慌慌张张的跑了,他还得挨家挨户通知呢。
王连越跟同样被叫醒,还在打哈欠的王子尧结伴,两个人一起到了村长门前,这会人还不多,村长想跟王连越搭话,被王连越不动声色的躲了。
“衙门的人天天都起这么早啊,这才刚刚卯时。”
王连越看着旁边穿着衙门官服的人,个个拉着张长脸,满脸写着不情不愿,他心里想,他们肯定是衙门里最不受重视的那一批人,所以才这么早领了这苦差事来做。
等人到的差不多了,衙门的人才开始分发东西,果真如兰玲姐所说,送的是种子,说是大黍种子,村里人都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
听了衙役解释,众人才明白过来,这东西就是产量很好的牧草,给牛马羊牲畜吃的,结不出来什么粮食,不能留着自己吃,只能可以用来抵赋税。
“大人,那我们这半年吃什么啊?家里的沉粮都泡了水,发霉了,地里再种了您说的,这,大黍,不种稻子,没有粮食吃了啊!”
“是嘞是嘞,能不能给换成稻苗啊大人?”
“我们家娃娃都要饿死了,行行好,换成稻苗吧!就算这能抵税,但是也留不住粮食啊!”
村里不是谁家都有余钱买粮食吃的,像王连越家这样买粮食的都是极个别的,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种稻子,留出交税的,留出明年家里吃的,多余的才能拿去买了换钱。
“不要吵了啊,能给你们这些种子已经是县太爷大人开恩了,再闹什么都不给了!”
衙役们都面色不善,村里人没人敢惹衙役,纷纷闭了嘴,拿着大黍种子回家了。
王连越留神,那衙役还没准备走,仿佛有事要跟村长商讨,他便假装跟王子尧走人,然后悄悄的,两个人绕到了村长家墙的另一侧,能听的清楚谈话声。
“县太爷让我交代你,”衙役趁四下无人嘱咐村长,“河下游有几个小村闹了瘟,已经控制住了,你要让村里人小心,不要直说,避免恐慌,只说不要走动亲戚就好。”
王连越跟王子尧心惊,对视一眼,悄悄的走开。
“你回家只跟渔哥儿说这事就行,你娘那边先不说,怕她出去会乱说,这话村长会说的,咱们做好预防就是。”回去路上王连越叮嘱王子尧。
王子尧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他娘那嘴肯定会通知到全村,倒时候就不好了。
回到家,王连越赶紧跟清哥儿说这件事,让他近期不要出门去,自己则拉上王子尧赶紧上了城里药房一趟,买了些常见的药材回来。
第44章 林中避暑
两家人都做好了充足准备, 结果三五七日过去什么也没发生,王连越松了口气,没事发生最好,村里还是忙, 根本没空去走亲戚, 估摸着连村长说的啥都没记住。
这几日得了种子, 村里人都在田间耕作, 眼见着没什么事, 清哥儿跟王连越也下地去了,他们家地少, 一亩水田里种了稻子,一亩旱地里种了大黍,夫夫二人忙活两天就种完了。
原来清哥儿住的茅草屋已经消失不见,空着块地,王连越便顺势翻了,起了垄,做菜园子用。
这块地比之前王连越搞出来的菜园子大, 俩人种了点常吃的菜,还种了点红薯,等着冬天吃。
“现在才种上, 也不知道秋天还能不能吃上。”王连越蹲着拿着耙篱挖个坑, 清哥儿在他身后撒角瓜和四季豆种子, 然后用脚填上坑, 最后再撒着水就算种完了。
“能,到秋天还有一个多月呢,能吃上一茬。”王连越直起身,抬起袖子擦了擦脑门的汗, 清哥儿见状,从怀里掏出帕子,示意他低头。
“翻了地,衣服一身土,拿着袖子擦脸你也不显脏。”清哥儿拿着散着梨花香的帕子,给他仔细擦干净脸。
“这梨花香味的花脂还有呢?我以为早就用完了。”王连越鼻尖充斥着淡淡梨花香,他热的扯了扯身上的汗衫,“哎,快回去吧,这天也太热了。”
俗话说,夏末秋初,热死老牛,这会正是八月中,天正热的时候,在太阳底下走一圈,浑身都被汗液浸透。
回了家,清哥儿去做饭了,王连越没忍住,躲去新房院子冲了个凉水澡,换了身衣裳,顺道给鸡崽子喂了食,鸡崽子现在吃的都是粗糠拌菜叶子,偶尔才跟鸭崽子一起出去溜达找虫子吃。
现在鸭崽子还不用喂,早上清哥儿赶着他们去河边找过食的。
他们新房干的差不多了,再有几天就能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