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苗的思念独白(52)+番外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送学子进京的公车,以及专门供学子住宿的驿站或学馆,学子们都不用交住宿费和坐车费。
但江湘城,得不到这些,城里的官府只能给学子备盘缠,剩下的都由学子自行解决,仿佛江湘城并不属于本国的领土。”
鹿从顾道:“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还想试试,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就算希望不存在,但也有不存在希望的理由,解开这些理由,万一真的行了呢?”
何逸钧道:“你都知道些什么?”
鹿从顾语气愤慨:“我还知道,朝中大臣在圣上上早朝时交提过‘完善江湘城学子赴京赶考设施’相关的奏疏。
可顺明帝却对这样的奏疏避如蛇蝎,不仅不完善,借口推脱,还对上奏的大臣更是翻了几个白眼,动不动就骂了几句脏话。
弄得大臣们不敢再上奏与江湘城有关的奏疏,就连来自江湘城的大臣说出自己家乡地名时都要羞口羞脚、忸怩作态。”
我们江湘城的人,绝不会见不得人,更没做过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凭什么要在朝中表现出这样的状态来。”
等我当上大官,一定要改变大家对江湘城本地人的认识,我跟这些人不一样,我能做到大声说出我家乡的地名,我故乡在江湘城。”
鹿从顾性格开期、取作敢当,说出自己家乡地名时说得十分自豪。
“……”
回忆结束,回到现实。
此时宅上就只剩何逸钧一人。
这屋里的油灯光线……还是太亮了。
何逸钧回屋酌水清洗伤口,额头一阵辣辣的痛,之后揽镜自照。
只见额头上的旧血被洗去了,但鲜血又溢了出来,还伴有翘起的烂皮。
何逸钧找了块白布条,放在水桶中洗了洗,拧干后就往额头上缠绕,绕过后脑勺,包扎好伤口。
随后灭了屋里的油灯,抱琴出来坐在屋檐底下。
琴有七根弦,何逸钧识音,试了下每根弦的音调。
音调正确,是张好琴,比何逸钧斫的琴还要好,只是施清奉弹得难听而已了,于是何逸钧暗暗叫喜。
还有两盏茶时间才到宵禁,说明可以弹两盏茶时间的琴。
何逸钧呼出一口气。
纤指搭在弦上。
随后院里院外飘荡着一段空灵的琴声。
琴声还是那样的悲恸怆然,花眠草睡,酣然入梦。
仿佛琴声就是世间的一切,世间的一切皆被琴声所吸附。
除琴声之外的声音俱戛然而止。
郁府,书斋,都消失了。
还有那些长伴自己的人,郁家,施荀,郑爷,也都消失了。
何逸钧心里酸酸的,唯有琴声明白他的肝肠寸断,抚慰心岛的疮痍,怎奈凉夜漫长有多寂寥。
墙头寒枝泠泠,檐下霜阶恓恓。
看着琴,让他想起了他跟施荀的往事。
施荀是皇嫡长子。
有一日,施荀让何逸钧带他去上山斫琴。
他命令何逸钧在马车旁照看马车等他斫琴回来。
结果这一走,施荀就再也没回来过。
天黑时,何逸钧找不到他,以为他自己在路上碰到皇城的人,被皇城的人带回去了,何逸钧也就自己下山回去了。
结果在第二天一早,整个京师都在传施荀失踪了。
何逸钧很慌张,生怕自己弄丢了施荀而遭到死刑,就回到昨晚那山上去找施荀了。
还是找不到他。
地上也没有痕迹,好像没人来过一样。
再过几天,京师都在传,施荀死了,而死不见尸。
何逸钧也没敢把人失踪的事传出去,仍相信施荀还活着。
“弦出长音,有人入戏,音息哀哀,人已离离。”
……
伦安城,阡陌上。
这次,顺明帝施怀笙准了赈灾圆满完成的最后一份奏疏,山水村一事总算尘埃落定。
施清奉从皇城回来后,一个人挑着纸灯走在回府的路上。
渐渐地,远方拂来一阵琴声,如同空山的回声。
又似乎,这不是远方,而是天地间的恸歌。
施清奉亦认出这是琴声,缓缓驻足。
这么晚了,谁人与夜相奏鸣?
施清奉循声而望,凭感觉想了想,发现这琴声好像是琴宅方向传过来的。
于是施清奉换了方向,往琴声的方向走去,越走越疾,最后变成了小跑。
施清奉心急,想着,他们才刚分别了两个时辰,何逸钧这又是怎么了?
毋庸此态,我始终留在你的身边。
这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我很快就到了。
等我。
……
何逸钧的琴声,从头到尾都处于低潮,以使驻立在院门外的施清奉能轻易地听清琴速是快还是慢。
在琴声停歇之时,万籁自然而然地宁静。
不遗余音,不起风波,仿佛琴声从来没有响起过,仿佛黄粱一梦。
何逸钧搁下琴。
琴卧在木阶上。
这是,院门处忽然有一声细碎的吱呀声。
“谁?”何逸钧谨慎问道,目光死死盯着紧闭的院门。
方才门外的施清奉听琴,一时听得入了迷,陶醉其中。
琴声停息时还没回过神来,不知不觉就倚了一下院门,以至于院门发出了一丝声响。
不过这都被何逸钧给听见了,不如顺应其势。
施清奉灵机一动:“查宅。”
何逸钧怔了怔,不明白施清奉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在府上,而在他家门口?
难道说狱卒醒来了,一醒来就跑回睿文王府去告诉施清奉这件事?
所以施清奉才偷偷躲在他家门外偷听里面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