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树苗的思念独白(70)+番外

作者: 杳声徐徐 阅读记录

然后又在施清奉跟前、面向施清奉倒退着走,眸子飘荡水纹,却也说不出一句话。

施清奉似乎是觉得他这样的姿势走得太慢了,碍了自己的速度,遂友善地笑道:“转回去,看路,好好走。”

何逸钧道:“哦哦。”

……

夜幕降临,贵人区千门万户燃起灯火,风华一片。

可爱小四巾告别了臭臭大三巾,回到自家宅中,结束了一天的玩乐。

然而,院门刚一关上,过不了多久,院门便骤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令人始料未及,似乎门外人有什么焦急的事情要同门里人说明。

何逸钧亦然疑惑,油灯都没来得及点上,以为是施清奉忘了什么事就回来找他了。

于是他放下莫圈,就匆匆过去开门。

门一开,何逸钧差点将“三巾你怎么又回来了?”的话给道出口了。

这句话就这样被堵在喉头,吐不出来也咽不回去,好一会儿才能将这句话缓缓塞回腹中。

何逸钧望向门外的高个子,诧异道:“良霖。”

他又望向门外的矮个子,诧异道:“攸梦。”

最后,他正了正色,问道:“你们怎么都来了?”

攸梦跟何逸钧一样,都是郑竹暮收养的孩子。

不相同的是,攸梦比何逸钧小好几岁,是被攸家人抛弃的。

起因是攸梦和她的祖君一同去幽陵城看望她祖君的旧识。

在回京的途中经过邺阳城,她祖君在邺阳城中遇害。

回京后,攸梦被家主攸夫人赶了出来。

当天夜里,攸家很快便搬家出了京,跑得一干二净。

一夜过后,攸家除了攸梦的其他人竟成了通缉犯,邺阳那边一些本该调查此事的官员都被弹劾了。

来到书斋后,攸梦一直念叨着他的祖君,时不时自己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流眼泪。

自从那日书斋焚烧之后,何逸钧就没有再见过良霖和攸梦,整天满脑子来来去去想到的人当中,除了郑竹暮,就只剩下施清奉和余久择了。

他这几天都在忙着这事忙着那事,之前也没去过良霖的家,所以并未知道良霖的家在哪,当了明卫之后也从未想过要抽个时间去打听良霖和攸梦的下落。

他根本想不到,如今他俩竟然主动来找他了。

也可以说,他俩明明知道他的下落,却迟迟未来找他。

这一瞬间,好像他们仨的关系很早就已经被拆开了。

他陡然想起了书斋那些年的场景。

中秋时皓月形状的窗棂,窗棂外生着郁郁葱葱的傲竹,细碎日光如同花瓣稀稀洒进来,伴有朗朗的读书声,浓浓的书墨香……

这些事,好像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这都已经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何逸钧回过神来。

在这个时候遇见他俩。

实在太巧了。

他俩来找他时,他才刚好回到家,只是刚刚好。

这使他很难不怀疑他俩一直躲藏在他家的不远处等着他回来。

更巧的是,刚才施清奉送他到他家门口时,他俩也一直潜伏在暗处不出来。

施清奉才刚一走,他俩便一个劲地急匆匆跑过来敲门。

这使他很难不怀疑他俩为了行动,一直在避开施清奉的耳目。

尽管何逸钧知道他俩这次来的目的并不简单了、他不应该掉以轻心了。

但想是这么想,他却无法对他俩起来警惕的心。

第44章

可能是因为他俩承载了书斋的那些年好多回忆吧。

相见时, 仿佛他回到了年少时。

良霖埋头从何逸钧与门缝之间的空隙钻了进去,道:“我们进去再具体说说,在外面怕隔墙有耳,快快快攸梦快快快进来。”

攸梦闻言, 连忙跟着钻了进去。

待他俩都进来后, 何逸钧马上关好了院门。

……

室内。

三人围在一张圆桌旁, 圆桌正中央点着一盏起了火苗的油灯。

良霖还像在书斋时那样,稚气未减分毫, 目光盼望得热烈:“这个仪式你一定要去参加啊, 我可怜的小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你可一定要替我过去探探情况啊,不然我回去会很难过的。”

何逸钧问道:“参加什么,先说说看。”

良霖陡然肃色道:“就是明天皇城里举办的立大子典礼啊,我听说你现在是施清奉的明卫, 所以前来拜托你明天去坐施清奉的马车去一趟皇城……”

何逸钧一听到“立太子典礼”这五个连在一起的字时, 险些一口血喷出来,整个人仿如遭遇雷劈, 浑身都被电了一下——这简直是个惊天大雷的消息!

他截然打断道:“明天什么跟什么?再说一遍。”

良霖一字一顿重复道:“立, 太, 子,典,礼。”

何逸钧确认他这两次明明都听得很清了,沉默一会儿便认真道:“什么!怎么可能!那么快、那么突然。我天天见到净棠跟恒殊他们, 为什么他们没一个告诉我,我竟然现在才知道。”

“那么惊动举国的事,他俩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们猜到我得知这个消息, 我肯定会让施清奉带我去,他们一定在瞒着我,要不是你们今晚懂得来找我,我明天可能都还在睡懒觉,幸好我知道得还不算迟。”

立太子,就表明圣上找到继承皇位的人了。

一直不发言的攸梦忽然补充一句道:“新太子非长非嫡,名叫施戎。施戎自从为情鸳楼赋诗之后一直深受圣上的赏识,之后又提意见说要去山水村赈灾,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相关的说法了。所以我们觉得圣上选择施戎当太子的做法真的很无缘无故。”

上一篇: 病弱哑巴美人死遁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