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苗的思念独白(76)+番外
施戎道:“听说你学过一些医术,虽不会治病,但会看出一些病来,上回攸府命案中,你的表现十分出色,这次就由你来解释一下中书令是怎么死的。”
他指的正是施清奉。
“是。”
施清奉蹲下身子,解开死者腰带。
众人凑上前看,只见死者肚子上有一块地方被什么东西给划伤了,留着长长的一道干涸了的血痕。
施清奉道:“中书令的外伤已经愈合了,伤得很深,但是内伤还在,看位置,伤的是腹,所以会口渴和腰疼。”
“依此来看,中书令是在车上自己死的,在中书令来找我们之前已经遇害了,可能是他伤,因为宫殿外面没有自伤的东西。”
何逸钧道:“嗯,看来有必要去会会那位拉中书令来的车夫了。”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一声道:“中书令的车夫是我,中书令是一个人来皇城的,但是中书令又回到这边时身边却多了一个人,这个人搀扶他过来,穿得跟你一样,我还以为那是你。”
施戎道:“说到底仍是找不出凶手是谁,明明见到了搀扶中书令的凶手,却没一个人去打探凶手,以后你们卫兵要是见到除了这人以外的白衣灰衫的人,都要抓住。”
“是!”众卫兵齐声。
何逸钧:……我没名字么?
施戎道:“先散了吧,对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其中一个太监抬头看了看太阳的位置,道:“回禀太子殿下,奴婢猜想,现在很可能就是卯时了,寅时已经过去。吉时已过。”
施戎转身离开:“吉不吉时无所谓了,我去跟父皇说典礼继续。”
众人渐渐散去。
路上,何逸钧道:“臭三巾,我大概知道凶手是谁了,又或者说这个人是跟凶手一伙的。”
施清奉漫不经心地问道:“是谁?”
何逸钧道:“是施荀,前太子。”
施清奉猛然刹住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一般,之后又继续往前走:“又是他。”
何逸钧不明白这三个字有什么含义,但还是继续往下说:“因为凶手能成功进入皇城,绝对是因为凶手手上有令牌,施荀失踪时是在皇城外面失踪的,身上刚好带有令牌。”
“而且凶手对皇城的路非常熟悉,知道南门在哪,知道怎么绕开你的视线和我的视线,因此我觉得凶手相关的人可能就是皇城里的人。”
施清奉低声道:“小阿四,说话小声一点,这个名字不要提到,被他们听见就会把我们抓起来。”
何逸钧道:“哦哦哦,提这名字有什么不吉利么?施荀,施荀,施……”
施清奉道:“别念了,他已经死了很多年了。”
何逸钧反驳道:“他没死。”
施清奉承认道:“他没死。”
等他们走了一段路,何逸钧忽然问道:“施荀的母亲是皇后,施戎的母亲也是皇后么?”
施清奉道:“不是,施戎是四夫人的孩子,皇后只有一个儿子。”
何逸钧问道:“施戎非长非嫡,嫡子失踪,应该让长子来当太子。”
施清奉道:“施荀既是嫡子,也是长子。没有施荀,太子位只能让给非长非嫡的子嗣。而且我感觉圣上更喜欢让施戎当,因为四夫人是本国人,而皇后是邻国人的公主。”
“施荀有邻国人的血脉,如果让施荀当太子,就进一步证明邻国人在本国是有地位的,将来邻国人可能就会做一些对本国人不利的事。”
何逸钧问道:“为什么皇后是邻国人?”
施清奉道:“建国后,邻国国王认为我国国力薄弱,于是发起了战争,谁知败的是他们。皇后为求和平促进两国之间的友谊,自愿嫁给了圣上,得到了邻国国王的恩准。时隔多年,友谊碎裂。”
“皇后嫁过来之后,有人在后宫发现皇后在教施荀学邻国国语,怀疑皇后并不遵守承诺。”
“那份承诺便是‘做我国的国人,不讲邻国国语,只学我国国语’,大概是这样。”
“直到立太子那一天,圣上还想着立非长非嫡的子嗣,可那天刚好来了一封信。”
“信是由邻国国王亲自撰写的,上面写着,圣上应该要恪守嫡长子继承制。”
“不然他们就会在我国国内到处
说圣上不公不法,又在他们国内到处说我国国人不公不法。”
“圣上这才明白邻国国王的真正目的,为了和平不再打仗,圣上就立施荀为太子了。”
“很快,太子失踪的消息也传到了邻国,邻国人因为这件事开始憎恶我国。”
“圣上就解释说有人想篡夺帝位,不想有指定的人去继承它,太子才会被杀,并说这件事与圣上无关。”
至于前太子失踪的事情与谁有关,在何逸钧心中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了。
一定与圣上有关。
何逸钧认为圣上为了让自己的人品公正,恪守嫡长子继承制,只能立施荀为太子。
但是施荀又是混血之子,所以不能让施荀当太子。
于是圣上就把施荀弄失踪了。
这样,圣上不仅恪守律法,又能顺利让自己喜欢的儿子当上太子。
何逸钧认为他这个猜想是对的。
但是他并不想跟施清奉说,因为他害怕施清奉发现他认为圣上在自导自演,施清奉就会去告诉圣上从而活擒他。
他还要杀圣上为郁家和郑爷报仇,不能那么快让施清奉知道他当他的明卫是有意近之。
但是何逸钧觉得施荀没有死,可能是因为中书令之死这件事与施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