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越孤城(5)+番外

作者: 西红柿炒鸡蛋 阅读记录

穆玉昌一听也是气急了:「那你怎么不舍得自己去送命?」

穆琬琰:「我怕死。」

我直直地盯着他看。

不多时,穆琬琰也看向我,微微笑起来:「怎么每次见你都是鼻青脸肿的?」

我没有解释,而是用我最冷漠、严肃的语气开口说:「你如果不立刻安排我离开应安府,我就把你们刚刚说的话,告诉守在外面的人。」

「什么?」前一刻还是和煦颜色的穆琬琰,眼神忽而变得萧疏起来。

「我要离开这里。」

城门是封锁了,除非北狄人自己要出去。

我亲眼见过被反杀而亡的北狄士兵躺在板车上,从城边的侧门,被拉出去埋。

所以是不算彻底封死的。

何况还要输送粮草。

会有门路的。

我是一刻也不想在应安府这个鬼地方待下去了。

正好,我眼前这位可是皇太孙。

再落魄再受人牵制,能找的门路也绝对比我多去了。

我这无头苍蝇,终于撞上了救命稻草。

可我都如此卑鄙了,穆玉昌竟瓮声替我辩解:「太孙,道宁刚刚是在说笑。她不是这样的人,我上回崴伤了脚,又青又肿,她帮我揉到半夜。」

傻孩子。

不是这样的。我和朱青云,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才能哄着你带我们进宫找密道。

我依旧坚持:「不是说笑,我——」

「你叫,道宁?」穆琬琰忽然打断我。

「是,姓朱,朱道宁。」我点了点头,接着等他的态度。

穆琬琰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了,淡而静,似在藏锋:「北狄的君王在路上了,很快就会到应安府,到时城门会开的。」

穆玉昌急迫地问:「那我们呢?」

「我不能未卜先知。」

穆玉昌泄了气:「我要跟道宁一起跑。」

我扭头对他说:「我不要,你太累赘了。」

穆琬琰:「是累赘,朱姑娘有她自己的家人。」

穆玉昌心急口快:「没有,道宁她就剩一个弟弟还在应安府,她的其他家人早就抛下她跑了。」

「不是抛下我跑了,」我认真、详细地解释,「他们怕节外生枝,所以在三更半夜的时候悄悄出去的,那时天黑了,又静,应该是不敢点灯,也不敢多说话,才没发现我不在。」

穆玉昌:「噢,原是我误会了。」

我:「嗯,家中好几个孩子,父母向来偏疼我,如果不是意外,我绝不会被落下。」

「我父君养了只很喜欢猫,决意迁都时,那只猫和玉玺就放在一间书房里,离开前一刻,确认了一遍又一遍。」

我皱着眉头看向穆琬琰,他刚刚那句话我不太喜欢。

虽然与我八竿子打不着。

可听完之后隐约觉得心里有蚂蚁爬噬。

我试探地问他:「太孙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应安府是孤城,被留下的,也就是被放弃的。」

我探起身子,想同他好好争辩一番,但也许看起来像要吃人,那侍卫竟飞扑过来按住我,我为了挣脱,又踢又咬,都无济于事。

「崔平。」

我听见穆琬琰喊住那侍卫,他才肯放开我。

一扭头,穆玉昌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可穆琬琰却像没事人一样,看着我,说了句:「你力气太小了。」

他紧接着问我:倘若今日就能让我离开应安府,那之后的事呢?行程漫漫,可算过一日能行多少路,能不能在天黑前走到落脚处,再若途中遇蛇、遇匪,跑不跑得动……

没来得及想。

第10章

皇太孙让崔平教了我很多东西。

要学驭马,就是骑上去之后,怎么控制它往哪边跑、怎么才跑得快、又怎么才能让它停,都是有门道的。还要在两边的膝盖上绑上小沙包,然后一遍遍地跑到阶上,再下来,循环往复。更要学如果有人牵制住了我用来防身的小刀,我要怎么连人带刀脱出身来。

累得我夜里总是倒头就睡。

我已经很久没睡过好觉了,现在却能闭眼到天亮。

我坐在应安府这艘摇摇欲坠的大船上,底下骇浪汹涌,而前路依旧扑朔迷离,可我心里莫名不再像从前那样茫然,明明什么都没有变,可一抬起酸软的手臂,又觉得是变了。

可后来我的手臂真的抬不动了,歇息的时候,我问崔平,为什么皇太孙也不跟着迁都。

崔平说,迁都可不是什么万无一失的美事呢,纵使迁成功了,北狄将来该打过去还是打过去,他主子又是个不爱折腾的人,索性就留在应安府,况且百姓们也都在。

我眯了眯眼睛,煞有其事地说道:「不对,你们宫里的人,都是很厉害的,留下来一定是因为有深谋远虑,将来大展宏图对不对?」

「听着好让人激奋,可惜太孙殿下早早被磨过性子,可不像你说的那样有心气了。」

我问,为什么?

崔平压低了声音告诉我,其实太子与自己这个嫡亲的儿子不太和睦。

皇帝擅文不擅武,心里一直有遗憾,而太子也随了他。结果有一日,皇帝发现自己的嫡长皇孙,性子谨慎又不失狠厉,文武都好,解个布防图都比他爹快,自然青眼有加。

可皇帝从前偏爱太过了,纵使偏爱的是自家人,也难免让这位储君心里吃味。

后来父子疏远,是皇太孙退了一步,敛起性子,渐变平庸。

「从前太孙殿下未藏锋芒时,常常跟随皇上去围猎,大家都说比起林中豺虎,殿下獠牙更盛,像你上回袭击他那样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