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越孤城(7)+番外

作者: 西红柿炒鸡蛋 阅读记录

是示威,也是安抚。

因为在应安府乃至天下人心里,她向来是很有声望的。

只有让人心稳定下来,以后就好管多了。

而且,原先只给每人每日发一只馒头和一碗粥。

但现在增加到三只,粥里也能见着米粒。

饿极了的人突然能吃饱,同在地狱边上走了一遭又回到人间无异。

哪怕原本把粮食从人们手中夺走的就是他们。

却被多出的两只馒头,粉饰成了救世主的姿态。

北狄策略明确得很,是直奔应安府来的,内内外外都要拿下,把皇都控制好了,余下城池也该被震慑得七七八八,到时再通通收归。

我再踏进公主府时,对长公主说:「我上回来过这里。」

「我知道。好大的胆子,敢当街拦本宫的车。」

「可是,坐在里头的为什么是太孙殿下?」

长公主找来厚厚的书帖,递给我。

我翻看时,小声念出来:「长河坊桥边槐树,青苔;苍梧路米坊,夏雨……」

一眼扫去,看不出头和尾。

「这是什么?」

「本宫与皇太孙从前的亲卫,共计四百三十七人,自应安府沦陷以来,分散流落各处,他们安顿好后,就想方设法把位置和代号都递到了公主府,再由我家小女娃的奶娘整理成册。

「至于为什么是皇太孙替我出来,因为我们都以为很难再出来第二回了,而他记性比我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可是过目不忘呢。」

我微微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却突然发哑。

她轻挑眉:「很惊讶吗?他们把其余人都杀光了,只留下我女儿和奶嬷嬷,可是别小瞧了我府上的嬷嬷,她们见过的事也不少了,遇事不慌的。」

不仅是这个。

我惊讶的是,我原本猜测迁都归迁都,应该是会给留下的人安排后手的。

可是没有。

就只有本属于长公主和皇太孙的四百多人而已。

能做什么。

也就是北狄一个营的人。

我有些慌乱,把书帖推到一旁。

「殿下,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不该给我看啊。」

长公主却笑了:「有什么避讳的。道宁是吗?你好厉害啊,竟敢把乌禄那恶鬼耍得团团转的,换作本宫,是断断不敢的。」

「.......莽夫是这样。」

「莽些好,即便到了穷尽处也还有搏下生路的力气。」

长公主说着,就把她女儿带过来。

瞧着是五六岁,圆润白皙。

进来的时候,手上还抓着一只蟾蜍,说是特地找来给长公主玩的。

长公主没有责骂,接过蟾蜍就往手边的花瓶里放,动作熟练又自然。

母女二人,和乐融融。

长公主的眼睛更是一刻都不舍得从女儿身上挪开,似乎已到了看一眼便少一眼的关头。

「见笑了是不是?」长公主做完这些,才转过头问我。

「小殿下很可爱。」

「她叫穗儿,调皮惯了,本宫也从不教她非要守什么规矩,活络些好,像你一般。」

我没告诉长公主,我从前是几个孩子中最乖巧的。

从小我就能察觉到爹娘对我偏爱。

我挠头思索,觉得是因为我从不惹事的缘故。

所以我从不任性的。

把蟾蜍抓回家就更不敢了。

那是朱青云干的。

朱青云。我该回家找他去了。

同长公主告别时,她蹙眉劝阻:「留在这还能得个安生,出去之后……罢了,你有你的路。」

第13章

我匆匆赶回时,发现朱青云被人绑起来了。

不是北狄那边绑的,是咱们自己人。

北狄与我朝博弈多年,互派眼线刺探情报是各方心知肚明的事,只是行事者沉于水面下,是很难捞着的。

直至应安府沦陷,这情报网也就顺势解散。

结果没收拾利索,让人搜出有关于探子身份的名册。

其中,竟有朱青云亲娘的名字出现。

他亲娘邵氏死了多年,于是就抓了朱青云,这叫子偿母债。

连同名册上的其他人。

这些虽是探子,但在应安府生活多年,早有了人情羁绊,如今暴露在人前,再厚的脸皮也经不住磨的,一直耷拉着头任人痛骂。

唯有朱青云,始终抬着脑袋,隔着人群与我遥相对望时,轻轻摇了摇头。

我想挤过去问他,可还有什么想说的,却怎么都近不了身。

邵氏,探子,我怎么也无法将这二者牵连起来。

她死了已有十年。

可这么多年来,每每想起她,我都想不明白她为何会去给我爹当外室。

她家里也是商户,与我娘自幼相识,年纪比我娘小些,所以我娘生下大哥之后,她都还没有成亲。

长得很美,性子又温良软和,求情的人并不少。

却迟迟没定下亲事。

后来我娘调笑她成了老姑娘时,她其实已怀上了朱青云。

事情瞒不住之后,我娘便与她决裂了。

没过多久,邵氏猝然离世,年仅五岁的朱青云便进了朱家门。

与邵氏有关的,我只知道这些。

所以,即使她算半个朱家人,我也无法拍着胸口保证她是清白的。

可如果她真是探子,那同她做过夫妻的我爹……

是否,干净?

这个揣测冒出来时,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不该是这样的。

如果这揣测是别人告诉我的,我应该涨红了脸,愤怒地跳起脚来维护他,说我爹是个很好的人,你不能污蔑他。

对,该是这样的。

思绪游离间,耳边传来拳打脚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