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史为聘/青衣记(6)+番外

作者: 周行天下 阅读记录

可惜他面无表情。

裴昭看了半天得到的唯一线索是,这人比王萼还要白。

王萼白得像是傅粉,而崔珩的肤色简直如同冷玉,再加上精致的五官,整个人像是玉偶一般。

崔珩把视线从那张名帖上移开,抬眼望回来:“说到底,袁姑娘不想做,是在当心查到某些人身上,被本王当作弃子?”

裴昭默默点头。

但他还漏了一点。

当庭杖毙陆攀,性格喜怒无常,和这样的人一起处事,胜似逆风执炬,实在危险。

崔珩淡笑道:“袁姑娘觉得,本王是喜欢借人当棋子的人?”

裴昭不敢说实话。

他又道:“若是本王喜欢这样,又何必当庭杖毙陆攀,贻人口实。”

裴昭说不出话,半晌,忍不住问:“我忽然成为探花使,是不是和殿下有关?”

崔珩点头:“陆攀他不适合。本王看过你的策论,写得很不错。”

他夸赞时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语气平稳,好像在说什么板上钉钉的事实,于是便显得夸赞格外诚挚。裴昭连忙施了一礼:“多谢殿下赏识。”

正说话间,一个相貌清秀的侍女掀开垂纱走了进来。

“殿下,郑小姐求见。”

这郑小姐,便是常乐侯郑霁青的胞妹,郑怜。

“原本奴婢照家史的吩咐回绝郑小姐。但郑小姐她直至入夜也不曾离去。奴婢便请她在偏殿等候。”见崔珩默不作声,年幼的侍女立刻跪地请罪,“奴婢擅自做主,请殿下饶命!”

“你叫什么,本王从前未曾见过你。”

“回殿下,奴婢名叫芸溪,在不久前……刚,刚来王府。”

崔珩微微蹙眉,声音却依旧平和:“下次进来前要掀铃。还有,这种小事若是应付不了,便去询问家史的意见,不必来找本王。”

芸溪连忙称是,然后双手交叠,施了一礼,胆战心惊地退了出去。

崔珩将名帖放回信封中,轻声道:“袁姑娘若还是不愿意查这个案子,本王也不会勉强。”

不会勉强?

这倒让裴昭有些意外,还以为他会说什么不接案子,会和陆攀一个下场呢。

但起身时,袖子却被拽住。

裴昭疑惑地看着他。

银月下,斑驳的树影落在青年腕间的玉镯上,修长有力的双指扯住袖口,指节泛白。

裴昭这才发现,相较偏殿的上等岫玉,崔珩戴着的白玉手镯玉质极为普通。

“本王觉得,事关官途,还是郑重些好。”崔珩道,“袁姑娘不妨先考虑七日,七日后,再给本王答复。”

裴昭盯着他的眼睛,上挑的凤眼里浓黑一片,似岑寂暗夜,不知怎么,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便点头道:“多谢殿下好意。事关前途,我会回去认真考虑。”

书斋外月明星稀,空气清爽。

裴昭没走两步,便考虑出了去向。

若是要避开和崔珩共事,御史台便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御史台和大理寺俱是三司会审,也能接触不少卷宗。更何况,王萼也说他可以找父亲写荐举到御史台的信。

可说实话,裴昭还是想去大理寺。只是崔珩实在有些古怪——即便今晚他的态度还算温和。

这时,一个侍卫追了上来,喊道:“袁姑娘留步。”

黑衣侍卫身材高大,容貌英武,约莫二十出头,五官和偏殿中的卫铮铮甚是相似。

“卑职卫婴,是晋王府府兵统领。”他道,“殿下命卑职把这个带给姑娘。”

在银雪色的月光下,令牌正面刻着“大周晋王之令”六字,流淌着耀眼的光泽。

裴昭看着令牌上的雕纹,摇头道:“卫统领,按照规制,腾蛇纹令牌只有皇亲国戚才能用。若是给我,实在不妥。”

卫婴笑道:“殿下说,七日后姑娘来,得凭令牌入府。”

裴昭想了想,道:“其实也不必等七日,我已做好打算,烦请卫统领帮我转达给……”

“直接说吧。”

冷玉般的声音落了下来。

崔珩把令牌敛于袖中,淡声道:“既不想做,也没有勉强的道理。你接下来打算去哪,本王今日心情好,亦可替你荐举。”

裴昭坦白:“想去御史台。”

廊底的灯火照出青年脸上的淡漠,眼中映着的一点烛光,好似深夜里的鬼火。

“唯独御史台不行。”

“为何?”裴昭看不懂他忽然沉下来的眼色,犹豫地问,“难不成……是因为御史台经常参殿下?”

崔珩微微一怔,随即眉眼一弯,轻笑出声。

“嗯。再过两日,恐怕御史台又要来参本王了……而且,是因为你。”

第4章

门客

廊下的宫灯在夜风的吹拂下不断摇曳着,让青年玉白的脸忽明忽暗。

裴昭沉思道:“殿下,若是御史台以杖杀陆攀参你,和我的关系并不大。若是以更换探花使的理由参你,虽然同我有关,但……我也没想着做探花使。”

崔珩笑道:“你掌掴陆攀,按律法要杖责十下,但这是亲告罪。姑娘考过明法科,应当明白本王的意思。”

裴昭神色僵硬。陆攀一死,自然不能“亲告”。可虽然陆攀嘴欠得要死,但裴昭也不认可草草的杖杀。

而且,这也说不过去。

崔珩为什么要为了让自己免受处罚、杖杀陆攀?他们明明才刚认识。

这时,崔珩极是无谓地笑道:“玩笑话而已,袁姑娘竟也信。”又道,“七日后,袁姑娘再给本王答复。若是真的不想,本王那时自不会勉强。”

裴昭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是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