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为聘/青衣记(80)+番外
年轻的太子死在马下,赤罗国骑兵溃散,在千军万马中,他听到那人的声音,平淡中携着风雪:“楼双信,你发什么呆?不要命了?”
射向他的羽箭被飞来的长剑截断。
楼双信这才回过神,勒紧缰绳去追击赤罗国的副将。
五月,朔方道天气回暖。
安北城内,柳树冒出新芽,杨絮顺着迟来的春风,晃晃悠悠地飘进屋内。
赤罗国的鞍毕、奚骅、玉落三城已落入朔方军的管控。而千里之外,缠绵病榻的崔隆裕,立了四皇子崔瑀为储君。
楼绥远看着京城送来的敕书,眉头紧锁:“陛下……又是在催殿下回京。”
楼双信问:“爹,战事刚刚结束,谁知那赤罗国会不会死灰复燃……韫晖多呆一会,没什么关系吧?”
崔珩道:“只怕会引起父皇和皇兄的揣测,不过,确实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好。”
陈璟玉抬眸看向少年。
大周的节度使有募兵权,朔方军由他一手治理管控。最初按兵不动,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毕竟,没人愿意为一个不得宠的皇子耗费军饷。
但他在听闻第一封捷报时,便改换了看法。
“殿下若有事,尽可吩咐老臣。”陈璟玉说。
“此役能胜,多亏朔方军军纪严明,管理有方。”春日熹光中,少年的眼眸明亮,却挟着淡淡的杀意,“陈节度使,鞍毕、奚骅、玉落三城,虽不算物资丰富,但也可以一用。”
五月下旬,鞍毕、奚骅、玉落三城被屠,无论老少,城中财物,俱被收入朔方军中。
六月初,赤罗国主派使者来北安城和谈,夜宴结束后,楼双信和崔珩一同回府时,正遇上京城来的密使。密使将两封信双手呈上,接着,退到了一边,神情凄惶。
崔珩把信收入袖中,走入屋内时才打开,看了一会,什么也没说,指尖却开始颤抖。
楼双信连忙上前。
第一封说裴家勾结禁军,一旬前,满门抄斩。第二封是说崔隆裕驾崩,太子崔瑀即位,希望崔珩速回京城守丧。
楼双信当是父子一场,崔珩才露出这种神情,便低声道:“你打算何时回京?”
崔珩没有答他,坐在案前翻看回京的路线,忽地问了一句:“人死可以复生么?”
楼双信道:“死而复生什么的,全是骗小孩和愚笨的大人的。而且……韫晖,陛下他年事已高,也算寿终正寝。”
崔珩打断他:“我决计明日回京,双信,你同楼将军说一声。”
楼双信大吃一惊:“再留个三五天也没事吧,何必这样着急?”
“你想晚一点也没问题。”崔珩弯了弯唇,笑容极是虚弱,“但京城天气回暖,尸体恐怕存不了太久。”
“韫晖是想再见陛下一面?”楼双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
京郊,乱葬岗。
在清冷的月光下,杂草间的人影如同幽魂。
“殿下,裴家女眷共二十四人,全在这了。”
埋在土里的尸身被重新挖出来后,散发着难闻的腐味。夏季天气闷热,土壤潮湿,不过十几天,尸身已成为暗黑色,就连牙齿、指甲也脱落得所剩无几,估计让最为熟悉她们的人来辨认,也无法成功认出各自的身份。
崔珩蹲着看了一会,毫无头绪。
气血涌到头顶,竟有些晕眩的感觉。
卫婴不抱希望地问:“裴小姐有什么特征?比如,身形多少,头发多长,身上有没有胎记?”
尸身腐败成这样,纵使知道这些,也难以分辨。
崔珩沉默了一会,道:“去年四月时,她大概四尺六寸高……箭术不错,字也写得好看。”
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
卫婴面露难色。
“找不到就算了,人死也不能复生。”崔珩站起身,“这些日子,把这边的全部迁到封地上。”
回到王府后,崔珩重新看向那一只刻着花鸟纹的锦盒,它和两年前别无二致。盒中的玉镯色泽清亮如新,大概从未被人用过。
裴府大部分财物都被充了公,少部分流通在市面上,这便是后者之一。
——七殿下送的镯子,是男子的款式,根本不适合小姐。
——而且,他连句庆祝的话也没说。
他欠一句生辰吉乐。
月光在玉镯上流动,他用手指丈量了一下内径,对女子来说,的确太宽。他试了试,虽然有些困难,但是稍微用点力,还是能套进去。
这时,一位婢女进来:“赵王殿下登门拜访。”
还不等崔珩开口,穿着素服的男子便闯进了屋内。
“七弟,好久不见。”崔珏低低地笑了一声,目光自然而然地垂落到那只白玉手镯上,“这镯子看上去成色不佳呀——我府上正好新来了一批岭南的和田玉,七弟若是想要,阿兄可以送一些。”
“崔珏,有什么话可以直说。”崔珩冷冷觑了他一眼。
崔珏撩袍在他对面坐下:“我的人说,七弟今晚去了乱葬岗。”
“似乎……裴家家眷就埋在那吧?”
第46章
如意
屋内静默, 唯能听见夏夜的聒噪蝉鸣。
崔珩漫不经心地理着案上的卷册,平淡道:“依据礼制,三品官员无论犯了何罪, 都不应草草埋在乱葬岗。”
“礼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崔珏笑道, “七弟当时不在皇宫,自然不知那时父皇多么生气。裴家被抄斩后,父皇说, 若是有官员想偷偷替他们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