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37)
他说得颠三倒四,但主簿条分缕析,与他道来:“阿陈自莲台寺还俗,携了财物归家;陈大令交出钱财,阿陈不肯,反诟骂陈大。故陈大情急过激,过失杀人。可依此言?”
陈大眼中瞪出血丝,点头如啄米。
应怜浑身沁冷,手脚俱颤,竟顾不得喧闹公堂,“你说谎!你是存了心要杀她!”
知县将惊堂木一拍,“堂下阿柳,有何话对?”
众目睽睽,到此时,应怜反镇静下来。
她年幼时,父亲曾任过几年州府官,将她带在任上。角落里窥探堂审,于她而言是家常便饭。那些敛容端坐、或衣青或衣绯的官人们,在她眼里,倒不如堂下哭闹詈骂的百样人可怕。
她飞快地将连日来的事由梳理过脑,力求不漏一丝一缕。
“度……二娘一回家,你便支走了内人,是也不是?”她正对陈大。
陈大道:“我教她去娘家借几个鸡子,来与二娘补身子也不成?”
应怜反问:“大娘子身子沉重,要借鸡子,你为何自不去借,非得劳她一个有孕的妇人走动?”
吴览见她二人质对,并不说话,只静静听着。
早有人点了灯烛,廊下堂上,俱是一片通明澄澈,她的侧脸映在灯火里,与往常柔和迥异,竟也照出了些犀利棱角。
“我与岳家素来不合,教她去借,有甚不可?”陈大恨道。
“此且其一。”应怜冷笑,看那无赖眉眼可憎,“二娘伶俐,寻个空子逃了寺去并不难,她之所以久留那腌臜之地,为的是多攒银钱。她早就明了,你定恶习不改,她拿了钱到家,为的就是替你还债。你却说她不把钱与你,其中定然隐匿了实情……我问你,你那几个儿女呢?”
陈大不答。里正从旁插话,“他家五个儿女,大娘早嫁了的。三娘前年发卖了,行四行五都是小子,也卖与豪户,换下钱财了。”
妇人才三年生两个,他就能一年卖一个,好大的志气。
宗契立于一旁,久便显出习武的飒劲儿来,遑论站多久,腰身不塌、筋骨不颓,松枫高崖似的挺拔。他这一处又能观遍一堂,不说话时,便定定瞧众人答对,那目光多又落在应怜身上,将她一颦一蹙、甚而指甲不自觉扣于手心的小动作都清楚看在眼里。
应怜思想的又是别的事。
【临堂问审,任他狡诈奸邪,不过以五计赚他供招——诈、激、恐、情、刑】
若不是后升了朝官,她爹确是想编录一册《官司案集》出来的。
而她也不过拾先人牙慧而已。
诈。
“她曾与我讲过,猜度你卖儿卖女,她便用这钱将她们赎出来。”应怜道,“果真一一应验。她不把你钱,为的是赎了弟妹,再一家团圆,哪里为不孝?你可知这钱她一文一文地攒是有多难?”
她鄙夷嫌憎的目光与别人的一起,厌恶地掷来,法理不论,情理却织成一丛荆棘,刺得陈大又羞又恼。
“赎出来?赎了作甚?我家贫至此,他们回来也是跟着受罪,我哪里喂得了这么多张嘴!”
激。
他大怒,应怜却仿若无闻,接道:“稚童幼女殷殷企盼,尚有阿姊来救。阿姊身陷狼窝,她可日日夜夜,盼了四年,却不见生养她的爹娘来赎!好,你们不救她,她自逃出魔爪,寻双亲团聚。她父却百般无耻,不愿她回!”
她一字一步,怒意填膺,到最后,以手指点陈大面门,几乎唾在他脸上。
陈大暴怒,“她就不该出逃!家门丑事,她逃回家来,旁人怎么谤议我!你算什么东西?一个贱。妇,也来指摘我!”
大抵对上弱者,他便横生了胆气,激怒之下要来打应怜。旁人不及反应,应怜身后抄来一人,四两拨千斤这么一推一拉,举拳反朝陈大砸去。
知县这才又拍惊堂木,“斗殴公堂者,脊杖十!”
陈大痛嚎一声。宗契半边身子护着应怜,拳风扫了一半,恰到好处地收回来,“我没打。啧,踩着了,你瞧……”
说着收回脚。
陈大早龇牙咧嘴地躺着了。
应怜却将方才陈大之言细细思量了好几遍,只觉这话越是细想,越是令人心惊。
“官人,我有两件事不明,请官人做主勘断。”她转向堂上。
“讲来。”
“一则,二娘之事,同村人究竟知晓几分?二则——”她顿了顿,垂下眼,不知心中百般陈杂的是何滋味,“这位陈阿公欠下几分赌债?抑或有其他?”
吴览见她陈情颇有条理,落落不似小家之女,点点头,看向左右,却见主簿悬笔寸毫,久不言语,猜想他是否思索行文,便又示意里正。
里正答对:“原是不知晓的,陈大往常只说,将二娘送去县里做女使了。我们也仅含糊省得。”
“何样债务?”知县问。
里正又答:“年前春夏时节,常有人力来索债,道是
赌坊、瓦子教来的;后他将家中小儿卖了抵债,他浑家又有了孕,便不与那等村赖来往了,也不见再来索债的。”
知县道:“如此说来,那便是从此改好,再无债累了?”
正到此处,却听主簿咳了一声。
里正退入人列。主簿道:“今年初,县里再颁先行钱,陈大领去二十贯,目今已偿七分。”
之所以称“再试”,便是从前试过一回,不了了之,如今却又施行了。
应怜瞧得不大真切,知县似乎在听闻“二十贯”后,略略皱了下眉。
她不大通钱务,但两处疑惑已理得分明,果如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