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惜奴娇(83)

作者: 烛泪落时 阅读记录

……

三言两语,这才说清道明,此人便是常来照看沈干娘的孙公许。

只是先头说他近日在新堤处管着一小份出入账簿,怎天不亮却贸贸然过来,还一身沾土沾泥,脸面也擦破了好几条;连日不曾下雨,他却外衫干一块湿一块,也不知蹭着了什么。

沈干娘衰迈,反应慢、动作迟,来时,这几人已说和气了。她却一眼扫在宗契与应怜二人身上,惶恐叫起来:“你们是什么人!怎好在我家吵闹?”

转过一宿,她浑将着“孙子孙

媳“忘得一干二净,却还认得孙公许,便教将人弄出去。

应怜哭笑不得;孙公许却仓促哄了老的几句,又翻窗入屋,先将床上被褥掀了,探手摸向床架子底下,摸着一物,匆匆揣进怀里,顾不得教人开了房门的锁,还从窗而出。

应怜正在窗下,一眼瞧得清楚,那似乎是一卷书册。

沈干娘老来脾气拗,这会认定宗契二人是闯入她家的,便不依不饶撵人走;孙公许哄她道:“祖母,咱们也走,出一趟门。”

“出什么门?走哪里去?”沈干娘絮絮叨叨,只老树生根似的不挪地儿,又斥孙公许道,“我走了,小郎和你姐姐回来,岂不没个吃喝!真真没理……”

孙公许脸皮动了动,似乎是笑,却不如哭更难看,抹了把脸,又哄又骗,“您老忘了?姐姐姐夫去扬州了呀,正在扬州,教我来接您呢!”

沈干娘糊涂了一阵,慢吞吞地,又迟疑,翻来覆去地问;孙公许便一遍遍地答,扶着她一步步外走。

“你这当真要走哇?”邻家妇问,上上下下地扫量,有些纳闷,“怎的说走就走?好歹是换身衣裳,是要去哪儿呀?”

“去城里,有些事儿。”他含糊应答。

应怜瞧出些门道来,将宗契拉在一边,耳语几句。

宗契问:“使得么?他不是说去城里?”

“多探听些事,总没坏处。”她道。

便接了他递来的保行牌,客客气气叫住孙公许,将他请进后院,低声说了会话。

孙公许又不识得她,便多有疏离,以为她要给歇宿钱,便摆手先道:“歇一宿而已,不当几个钱。况适才我多有冒犯,小娘子勿怪才是。”

“不为此事,我是有事要请教。”应怜道,“您匆忙仓促,想来是急着要走吧。当真去城里么?”

她瞧他一身湿哒哒、皱巴巴,极不妥帖,与其说进城,不如说更像逃难,故有此一问。

果真,对方眼里起了点防备,“你是过路人,探听这个做什么?”

“非有意刺探,只是我二人正要过江,怕路上出变故,这才想要打听打听。”她坦诚相告,又拿出前日两枚保行牌来,道,“况您孝诚,我见了也颇多敬佩,若进城便罢,若是也急着过江,便带了这保行牌去,不必等候。”

既是交换,也是一点恩惠。

孙公许果动容,犹豫片刻,索性接下牌子,道出些实情以作答报,“小娘子聪慧,我的确是过江,非进城。实与你说,长堤处出了乱子,昨夜新堤塌垮,连人带堤冲毁了无数。州里合计拨抚恤银,实发数却不足账面上十一,我若去发这钱,恐怕我便头一个要被打死,故趁乱跑了回来,带祖母去避一阵风头。”

应怜原只以为或是江面上出了匪徒,不想勾出这么个悚然的消息,一时脸也白了,又听孙公许道:“二位也莫再逗留,能早走便早走。如今河道上群情激愤,恐就要哗变!”

他也不说去哪,应怜自不问,与宗契两个收拾了行囊,出得门来。

此时天也才放亮,四面一带灰蒙蒙的寒山、烟濛濛的江面,屋舍连绵,才偶有人起。孙公许锁了门,向他们作别,“承蒙厚意,今日一别,他时若得再会,当再作呈谢。”

两下相别,不再多言。他将沈干娘背在背上,日头淡淡初升在背后,老妇人尚自喃喃:“就去找我孙媳妇吧?小郎可也在呢……”

“在的,咱们就去。”孙公许笑着哄她。

便哄着,一步一步,背着孤老渐渐走远,直至晨辉湮没行迹。

待再得两枚保行牌,已又是一日升坠。应怜与宗契一商议,城里不可住,若当真丁夫哗变,闹进城中,城门必定要阖严的,届时他们想出也出不得,索性又回了沈干娘邻家,找那一姓许的妇人歇宿一夜。

一回生二回熟,许氏自然对二人放心,当下辟了两小间屋,留人住了一夜。

这回再没什么锁门翻窗的笑话,应怜安稳睡下,想着晚间与许氏谈话,问及修堤之事时,许氏分明还不晓得那里出的乱子,她男人在城中做活,也并不在堤上,因此竟一点消息也未得知。

不知民情如何。应怜想了一回,唯有叹息,修堤本是利民生的事,怎反闹得如此民生不安。

迷迷瞪瞪地睡了,却只到半夜,被一通吵闹声惊醒。

屋里漆黑,隔着窗却火光人影乱晃。她心里头一惊,觉着不对,微支起窗隙窥看,却是沈干娘家,白日新锁的屋门被一伙明火执仗的衙皂数脚踹开,闹嚷嚷举着火闯将进去,头里分派前后各屋俱要仔细地搜,也不管那阵仗将左邻右舍惊吓得不轻。

应怜匆匆披衣下床,刚出门,却见两厢里宗契与许氏夫妻两个都出了来,谁也不晓得外头怎么一回事,俱是面面相觑。

他们不主动问,一会儿,却有人砰砰地来敲这头的门,吓得许氏脸色发白,赶紧教应怜二人回屋莫吱声,自家汉子慌不迭去开门。

应怜关好门,只在门后听动静,脑子里急急地转,忽想到今晨孙公许入那屋时,揣在怀里的一卷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