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答应你了吗?”谢仪舟问。
宋黎杉气道:“没有!”
谢仪舟:“……”
你这样干脆,一点伤心都没有,确定是真心喜欢江景之吗?
“太子殿下不喜欢被恩情胁迫。”宋黎杉悻悻道,“都怪你与罗启明,要是没有你俩,我就是唯一一个能救他的了,说不准地位就稳了。”
……那也未必。
谢仪舟觉得当真这样的话,依饿死鬼的性情和手段,宋黎杉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她觉得这位宋大夫胆子太大、看着不怎么聪明,不想与她有太多牵扯。
准备找借口离开,宋黎杉问:“你呢?你也献药有功,你想要什么?”
谢仪舟不喜欢与第一次见面的人掏心置腹,但这一次,她说了真心话:“我想有许多许多金银珠宝。”
宋黎杉怀疑道:“谢府千金竟这样在意银钱吗?”
谢仪舟赧然地笑笑,又闲聊了会儿,借口有事回去了。
再晚些时候,她带着熬了小半日的汤照常去给江景之换药,沿着抄手游廊到了地方,被侍卫拦下。
“殿下有事,还请姑娘稍待。”
谢仪舟便在挂满灯笼的朱红连廊的尽头等着,等了许久,先是看见几个内侍模样的人离开,再望见几个面色凝重的官员。
她都不认得,猜测前者可能是皇帝派来看望太子的,后面估计是前来议事的属官。
这些人离开后,她被请了进去。
屋中烛盏明亮,江景之正于桌案后批阅文书,看见谢仪舟,他搁下笔,淡淡道:“父皇派了内侍过来,已为孤换过伤药,今日就不劳烦姑娘了。”
谢仪舟“哦”一声,稍微踌躇了下,道:“臣女为殿下……煲了汤,兴许对伤势恢复有益。”
江景之挑眉,“三小姐与黎杉姑娘真是默契,竟不约而同送了汤过来。”
谢仪舟:“啊……”
宋黎杉抢在她前面给江景之送了汤?
……
这不会是什么后宅斗争的手段吧?
谢仪舟手上的汤盏忽然有些烫手,她往后退了一小步,道:“那我……”
“搁下吧。”
谢仪舟将汤盏放下,告了声退,快速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她挑着灯笼,望着脚下自己晃来晃去的影子,心中有点沮丧。
果然不该听信林乔的鬼话,误打误撞被宋黎杉当做了对手,在江景之面前闹得个尴尬,还白费了一碗汤。
江景之肯定不会喝她的汤。
她的厨艺是离开谢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味道和府中膳房送出来的不一样,但谢仪舟不挑,能吃就行,只有饿死鬼多次挑剔。
最初谢仪舟还惯着他,直到有一次她特意熬了滋补的乳鸽汤,却被饿死鬼连碗一起打翻。
他可以嫌她做的食物难吃,可以说她手艺差,但不能浪费她的粮食。
谢仪舟真的生气了,转身出去,整整两天没理他。
以前谢仪舟嫌饿死鬼挑剔,现在想来,人家是吃着山珍海味长大的太子,嘴巴挑剔一点,也在理。
他肯定不会喝她的汤。
谢仪舟十分后悔,因为这碗汤,她不仅浪费了食物,还招惹到了宋黎杉。
巧言令色的事果真不能做。
。
次日,天刚微微亮,江景之喊来贺岭,问他后院几位大夫的情况。
“罗启明前两日与宋黎杉发生口角之后就没外出过,终日研学太医院送去的医书,今日谢仪舟身边那小厮过去了一趟,两人聊了许久。”
“谢仪舟那边除了小厮好动之外,没什么动静。”
“宋黎杉就没安静过,这些日子不是丢了首饰,就是嘲讽罗启明,昨日傍晚去拜会了谢仪舟,抢在她前面送了碗汤过来,方才又去罗启明那了……”
“昨晚谢仪舟离开后都做了什么?”江景之忽然问。
贺岭思索了下,道:“谢三小姐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回去后没多久就熄灯了。”
说完没了声音,贺岭等了会儿,抬头看去,见江景之身着寝衣,外面披着一件宽松外袍,单手支额坐在桌案后,剑眉蹙着,表情不太好看。
他问:“殿下昨晚没休息好?”
江景之哪里是没休息好,分明是做了一宿的梦。
梦里他的伤势很重,躺在一个破旧但整洁的房间里,旁边就是支起的窗子。
透过窗子,能看见外面朴素的院子与院中坠着金黄果子的杏树,有个穿着简朴的姑娘踮着脚在树下摘杏子,乌黑的长发编成两条辫子,从肩膀垂到腰间,随着她的动作晃来晃去。
姑娘摘了杏子,洗干净,端给了他。
江景之不爱吃杏子,梦中依然不爱。
姑娘好脾气地把杏子放在一边,没多久,又端了一碗汤进来。
是滋补的乳鸽汤,可味道着实难以下咽。
有了对比,味道的好坏格外明显。
他把汤盏放在一旁,伸手去拿杏子。
可他伤势愈合的不好,抬手的动作牵拉到了腹部伤口,手臂一歪,汤碗被打翻在地,碎瓷与汤汁溅了一地。
姑娘闻声进来,愣了愣,然后一声不响地清扫起来。
梦境十分平淡,江景之却在深夜里醒来,脑中反复回忆这些碎片的同时,潜心感受梦中残余的饥饿感。
——姑娘一声不吭地清扫完后,整整两日,没再给他送过任何食物。
她在用行动告诉他:不想吃,那就饿着。
从来没人敢这样对江景之,他该动怒的,可不知为什么,他醒来时心口发热,充斥着一种很古怪的感受。
而他之所以会做这个梦,根源在于昨晚谢仪舟送去那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