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色入蛊(205)

作者: 伴君独幽 阅读记录

先镇国公与如今的老太君一生只育有一子一女,听说老太君年轻时极为善妒,又手段狠辣,府上不过两房妾室,但均无子嗣。

程谨川没有兄弟,那会不会是先镇国公的私生子?

可即便再相似的人,老太君不会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国公夫人不可能认不出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

就在她以为自己猜错之时,又查到程谨川在成婚之前曾外出游历三年,回来不过半月便与御史之女成婚,婚后不过两日又被镇国公安排到军中历练,整整一年方归,彼时国公夫人早产生下一个男婴,那男婴便是程御章。

也就是说程谨川前前后后四年在外,四年时间足以模糊家人对他的记忆,更何况又是从少年蜕变为青年最为关键的几年,无论是样貌还是性情发生细微的转变,便是连亲人也难以察觉。

沈持玉直觉自己没有猜错。

翻开泛黄的书卷,程御章手指有些颤抖,这的确是父亲的字迹,只是比如今镇国公的笔迹要更为飘逸一些。

他一字一句地读下去,他皱着的眉头也渐渐舒展。

著者字里行间,尽显其洒脱心性。不以名利为意,唯以山水为友,穷幽探胜,乐而忘返。其文不拘一格,时有奇思妙想,读之如见其人,率真豁达。读者览之,亦不禁心驰神往,思与之一同遨游山川,忘却尘世之纷扰。

可这样的书怎会出自镇国公之手?

三月初九,秦王纳妃,百官相贺。

这已不是沈持玉第一次成婚,若说与上次比起来有什么差别,无非是从沈宅变成了秦王府,来的宾客多了些。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心理负担的原因,她在婚床上等着等着竟就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天已微明,她先是慌了一瞬,待看到身旁躺着的男子时才悄然松了口气。

今日还要入宫谢恩,还好未曾睡过头,她匆忙起身准备唤自己的贴身婢女伺候梳洗,谁知刚起身斜刺里伸出一双修长的胳膊将自己揽入怀中,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脑袋贴了上来,在她的颈窝处蹭了蹭,声音有些黏黏糊糊:“时辰尚早,再睡会儿。”

她从未见过他如此孩子气的模样,有些不知所措。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就是心头骤然涌入一股暖流,熨帖着她的四肢百骸。

已是暮春三月,养心殿外有一株高大的荼蘼满树繁花,站在树下阵阵幽香氤氲而来。

天子的病一直未曾好利索,开春之后的大朝会上竟当众晕了过去,此后便再未上过朝,每日里由内阁议事,再大太监刘汝代传天子旨意。

便是秦王自个儿也有许久未曾见到天子,今日入宫谢恩却被天子单独留了下来,父子二人不知在里面说了些什么,沈持玉在外整整候了一个时辰也未曾等到人,后来还是皇后身边的女官传召将她带入了坤宁宫。

皇后娘娘生得慈眉善目,屋内檀香袅袅,手腕处还缠着一串佛珠,神态气质倒是与秦王妃有些相似,不过她睁开眼的刹那,沈持玉便知自己看走了眼,这位皇后娘娘眼神凌厉,但眉宇间却蕴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厌色。

起初她以为是针对自己,但从她看向其他嫔妃的神色便知,她是厌倦这里所有人。

但皇后娘娘很大方,送了她一套翡翠头面并一匣子珍珠,在场的众位娘娘也都送了见面礼,唯有贤妃娘娘姗姗来迟,进殿时不知怎的被宫娥冲撞了,她当即便发作了,不仅亲手甩了巴掌,还冷笑道:“呦,原来是小玉,如今攀了高枝竟不将旧主放在眼里了?”

名叫小玉的宫娥连忙跪下磕头请罪。

贤妃娘娘冷冷瞥了她一眼,漫不经心地向皇后施了一礼,嘲讽道:“本宫哪里敢治你的罪,谁人不知皇后娘娘一向最是护短,何况坤宁宫最重规矩,合该是本宫走路不长眼。”

她一番话夹枪带棒说得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今日又如何得罪了她。

倒是有人记起这位秦王侧妃闺名中恰好带着个‘玉’字,又是二嫁之身,想来这番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于是众人的目光不由落在了沈持玉身上。

不过是指桑骂槐的几句话,无关痛痒,沈持玉并放在心上,何况这是坤宁宫轮不到她来说话。

皇后蹙着眉,声音中透着一股倦怠之意,“你既知自己不长眼,日后走路就多看着点路,整日里眼睛长在头顶,哪里能看清楚脚下的路,今日好歹只是撞了人,赶明儿再栽个跟头就不美了。”

沈持玉惊得蓦地抬眸,正好与皇后的眼神相撞,她连忙垂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谁能想到皇后娘娘竟是这么个脾性,嘴皮子堪比炮仗。

贤妃被气得个倒仰,整个身子都在发抖,揉着胸口喘着粗气却不知如何反驳。

“来人,没看到贤妃娘娘老毛病犯了,还不快将人送回去请个太医来瞧瞧。”

贤妃娘娘就这么被送了出去,其他看热闹的妃嫔也都不敢再留了,纷纷告退离去。

娘娘走时见她还木头桩子一般杵在那儿顺手将她也拉了出来。

“皇后娘娘就是这样的脾气,不说话时慈眉善目瞧着跟个菩萨似的,实际脾性最是火爆,便是陛下来了也未必能从她口中讨得便宜,日后没事儿别惹着她。”

她一个皇子侧妃怎就惹着皇后娘娘,她的担心未免多余。

不过德妃娘娘对她的热情,她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沈持玉向她道了谢,德妃娘娘又与她说了会儿话,末了突然来了一句,“金城公主怕是要回来了,你小心些。”

--------------------

上一篇: 小通房她只想混日子 下一篇: 星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