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入蛊(214)
程柔嘉面上有怒色一闪而逝,但她很快平息了怒意,淡淡道:“那是自然,不管后宫来多少人,本宫都是正妻,自然对你们一视同仁。”
如今的秦王府后院不过就她们两个人,一个站着正妻的位置,一个则站着秦王的宠爱,可成为皇帝之后,后宫有多少女人却并非天子说了算。
程柔嘉无非是想嘲笑她,色衰爱弛,后宫有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而她永远是正妻。
沈持玉蓦地笑出声:“王妃如何就断定自己一定是皇后呢?”
她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竟是愣住了。
回过神后,冷冷地看了沈持玉一眼道:“不管本宫日后是不是皇后,那个位置都不会是你的!”
说罢,冷冷甩袖离去。
待她走后,沈持玉的脸也冷了下来,她说得其实没错,此次叛乱镇国公府出了大力,又有从龙之功,日后的国丈非镇国公莫属。
即便朱杞再不愿意,朝臣都不会答应。
至于往后宫中新晋多少妃嫔,她管不了,也不想管。
毕竟爱是会消失的。
可幼时的情谊还在,只要她把握住这份恩情,就有扳倒镇国公府的机会。
她知道这些日子外面风云变幻,朱杞定是抽不出时间回府,便也安下心来好好养伤,顺便筹谋将来之事。
只是未曾料到噩耗来得这般快,太后娘娘身子快不行了,宫里的内侍连夜来府中接她入宫,太后想要见她最后一面。
听闻消息沈持玉手中的药碗“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药渍溅在了衣裙上,她却顾不得换衣,急匆匆跟着内侍出了府。
慈宁宫到处笼罩着一股阴郁的死气,躺在榻上的老人家面色苍白,形容枯槁,生命的气息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皇祖母……”
听到熟悉的声音,太后浑浊的眸子亮了亮,她冲守在一旁的朱杞等人摆了摆手,道:“都下去吧,哀家要和持玉说说话。”
沈持玉憋了一路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甚至未曾看朱杞一眼,踉跄着奔到太后榻前,紧紧握着太后枯槁的手。
“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晚了。”她心中骤然涌起万千愧疚,幼时外祖母去世,外祖父严苛,她时常感觉到委屈,是太后娘娘给了她亲人的温暖和爱意。
可她自嫁人之后,不想让人觉得她靠太后荫庇,也不想与皇家扯上关系,总是避得远远的。
后来她和朱杞在太后寿宴之日出了那档子事儿,她一直觉得愧疚,不敢面对太后。即便后来利用太后娘娘拿到了赐婚的懿旨,她也未曾遵照约定入宫陪伴太后,原本是想着入宫之后好好在她老人家面前尽孝,却不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如今悔之晚矣,可上苍不肯给她弥补的机会。
她哭得泣不成声,心底堵得难受。
太后努力抬起苍老的手指摸了摸她的脸颊,虚弱地开口道:“莫哭了,哀家活到这个算数已是圆满,只是哀家最放不下你……”
“你的性子太过执拗,日后怕是要吃苦头……”太后喘着粗气,继续道:“后面的路还很长,日后哀家再也无法做你的依仗,你要学会自渡,人不能依靠仇恨活着……”
沈持玉豁然抬眸看向太后,她未曾想到这个睿智的老人竟然一眼看透自己嫁给朱杞的目的。
太后颤抖着手指从身侧摸出一张卷轴,艰难地塞入沈持玉手中,牵了牵唇角,努力冲她露出笑容,“拿着它,这是哀家留给你的最后依仗。”
沈持玉握着卷轴泪水止不住从眼中滑落,她死死抓着太后的手,一声接一声地唤道:“皇祖母,您不能走,持玉舍不得您走……”
“傻孩子……”太后握着她的手渐渐没了力量,那双浑浊的眼睛在顷刻间没了一丝光彩。
她嘶声喊:“皇祖母……”
--------------------
第123章
疯子
======================
殿门被人从外大力推开,朱杞疾步冲到榻前,却见老人早已没了气息。
沈持玉浑浑噩噩地走出大殿,巨大的悲伤如一片阴影,遮天蔽日,她痛得无法呼吸。
从此这世上只余她一人形单影只。
身后忽然有人拉住她的手,将他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中。她偏头看着长空一轮明月高悬,眼中的泪水再次滑落。
太后的丧礼办得极为隆重,沈持玉身上尚带着伤,但她坚持守夜,朱杞拗不过她,由着她守了几个夜晚,终于在某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她病倒了。
昏昏沉沉缠绵病榻半个月,一日夜里她猛然间听到了宫里传来的丧钟,一下又一下,响了整整一夜。
在太后离去的半月后,天朝的皇帝龙驭上宾,大燕身份最显赫的两颗星辰骤然陨落。
双星同陨,山河同悲。京城的天空仿佛也染上了一抹深沉的哀愁。宫墙内,哀声四起,白色的帷幔在风中轻轻摇曳,那曾经象征着皇权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历史的泪光,见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随着他们的离去,旧的秩序渐渐消散,如同那渐远的钟声,余音袅袅,却终归于寂静。而新的秩序,如同即将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新的希望。
沈持玉在秦王府荷花盛开的那日搬入了皇宫,从秦王侧妃成为宸妃。原本该在登基大典后不久就该举行的封后大典被新天子以孝期不宜嫁娶为由推拒了。
律法云:天子崩,百官哀悼,服制有期。丧期内,禁嫁娶,断宴饮,以表哀思。天下吏民,皆应遵制,无敢违者。违者,以不敬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