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入蛊(216)
倒是让宋冀年白白捡了个便宜。
如今她身居高位,想要对付个小小的六品主事轻而易举,可她不想让宋家人好过,也不能让宋冀年死得太便宜。
有个人倒是很合适。
她想得出神,一旁伺候的晴雪提醒道:“娘娘,粥熬好了。”
沈持玉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让人将炉上的砂锅拿下来,承乾宫有自己的小厨房,她闲来无事总会鼓捣些吃食,朱杞也常来她这里陪她一同用膳,只是这些日子朝中国事繁忙,她已有数日未曾见到他了,便想着今日做些滋补的花粥拿给他。
她带着红豆一同前往养心殿,只是走到半道儿落了雨,红豆担心她受寒便折回去拿伞,沈持玉在廊下等了会儿,又担心粥凉了不好吃,索性也不等红豆了,拎着裙裾就快速往养心殿走去。
门口守着的王公公瞧见她,正要行礼,沈持玉已摆了摆手,快步入了养心殿。
朱杞早对外面的奴才下过令,宸妃入养心殿不必通禀。
她进去时,他正在批阅奏折,抬头见是她,随后问道:“你怎么来了?”
“臣妾有些日子没见到陛下了,心中挂念便做了山药桂圆三七粥给陛下吃。”她边说边抖了抖裙角上沾染的雨水。
“有心了,刚好朕也饿了。”说罢,他放下手上的奏折向她走了过来,有些困惑地问道:“粥呢?”
沈持玉垂眸看下自己的双手,愣了愣,猛然跺脚,懊恼道:“哎呀,我忘了拿!”
她方才将粥放在廊下等红豆,走的时候忘记拿走食盒了。
累了一天的朱杞,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
沈持玉见他笑得很是大声,不满地将脸皱成一团,有那么好笑吗?
眼见着她要生气了,朱杞才止住笑,假惺惺地咳嗽了下,委屈巴巴道:“迟迟,我真的饿了。”
宫中上上下下谁人不知天子最宠爱宸妃,二人乃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便是发妻贵妃娘娘也比不得。
程柔嘉死死盯着远处廊下渐行渐远的一双人影,心脏好似被千万只虫蚁啃噬,她痛得无法呼吸,却要强装坚强,在姑姑的目光注视下努力表现满不在乎。
太妃程氏便是从前的贤妃,她与贵妃程柔嘉本就是姑侄,又同处皇宫中,怎会不明白她心中的煎熬。
“一个小小的孤女,当真以为有了天子的宠爱就高枕无忧了吗?”程太妃沉了脸,即便先帝在时也从未如此宠幸一个女子。
一个月后沈持玉的三叔因一件小事遭贬谪,旁支也受到牵连,甚至有族亲下了大狱。
几日后有诰命在身的族长夫人入宫求见沈持玉。
老太君头发已然花白,见到她便深深跪了下去。
日晷渐移,桌上累丝镶红石兽文香炉燃尽最后一缕香。
“好,我答应你。”沈持玉闭了闭眼,即便走到如今这样的高位也依旧被无数面目模糊的人席卷着,背道而驰。
--------------------
第124章
生气
======================
老太君朝她的背影重重叩首,随即拿起自己的筇杖,踉跄着站起身再次深深一揖,嘶哑着嗓音道:“娘娘保重。”
夜里朱杞来到承乾殿陪她一起用过膳便要回去批阅奏折,沈持玉却叫住了他,“陛下——”
朱杞回过头,却见她敛衣振袖以手加额跪倒在地,沉声道:“贵妃程氏,誉重椒闱,冠彼后宫,宜配天祚,正位坤极。臣妾、臣妾恳请陛下立柔贵妃为后!”
他的脚步定在原地,似乎被她的话惊到,久久不能回过神,半晌之后他上前搀扶起地上跪着的人。
她抬眸看向他,她的眼中有笑,只是那笑里满满都是苦涩。
朱杞的脸颊半笼在灯影里,像是冰封在月光里的佛像,看不到一丝暖意,四目相对的那刻,他唤出了她的名字:“迟迟……”
他同她一眼,眼睛里是长久以来积蓄的荒凉,是无法掌握命运的哀戚。
什么话都没有说,他只是握紧了她的手。
三天后,封后的旨意传到了翊坤宫,程柔嘉终是得偿所愿。
许是这是天子登基后的第一次大典,是以封后大典办得极为隆重,礼部官员个个可劲儿得在新后面前露脸,为这冷清的后宫增添了一丝喜庆。
封后大典结束不久,朝臣便上书恳请陛下选秀充盈后宫,绵延子嗣。
要知道朱杞已然二十有五,寻常世家男子在他这个年岁已是妻妾成群,儿女满堂。
朝臣们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强硬,丝毫不肯妥协,太后及几位太妃也数次劝说天子,天子终是点头允了,并将此事全权交由太后操办。
沈持玉似是对外面的事儿充耳不闻,她一心一意窝在自己的小厨房研究那本朱杞送她的菜谱,只是好些食材难以寻到。
她让人在自己的院中开辟了好几处菜园子,弄了暖房来培育蔬果。
有次,张太妃无意间吃了她殿中的饭菜便时不时来她殿中打秋风,她的日子倒也不算难挨。
这张太妃便是从前的德妃,自金城公主之事后二人便有了牵连,这段日子相处下来竟十分投缘,张太妃的性子活泼,虽然上了年纪倒是比沈持玉更像个年轻人。
她时常说沈持玉性子古板,依照她的样貌做个宠妃绰绰有余。偏她不懂情趣,待日后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入宫,她定是要悔青了肠子。
张太妃嘴上虽嘲笑她蠢笨,但私下里却教了她不少讨男人欢心的法子。
要知道在先帝时,德妃盛宠十数年,其中必然有独到之处,她肯教给沈持玉,便是真心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