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芷念(30)
若要说真正能令她倾心的男子,非赵观棋莫属。
虽说赵观棋在文韬武略方面或许稍逊于他的大哥赵桓,但毕竟他身为赵家的第三个儿子,无需像长子那般背负起整个家族的沉重担子。
想到这.......!
王敏敏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她熟读三十六计,此刻竟然心生一计……
二月初二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
只见一排长长的家丁队伍,每个人都步伐稳健地抬着一箱又一箱精美的结婚用品,缓缓走进了镇北将军府那气派非凡的大门。
这些箱子里装满了绫罗绸缎、金银珠宝以及各种寓意吉祥美满的物件,每一件都彰显着这场婚礼的隆重和奢华。
没错,就在今天,这座宏伟的将军府即将迎来它的新一任女主人。
整个府邸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大红的喜字贴满了门窗,鲜艳夺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段美好的姻缘。
按照习俗,只有明媒正娶的正妻才有资格乘坐八抬大轿从正门进入夫家,而这位即将成为镇北将军夫人的女子自然也不例外。
此刻,将军府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前来道贺的宾客络绎不绝,他们或身着华服,或仪态端庄,纷纷带着诚挚的祝福踏入这片欢乐的海洋。
大家笑容满面,相互寒暄问候,共同庆贺镇北将军的大喜日子。
然而,身为新郎官的赵桓今日身着一袭大红色的喜服。他身姿挺拔如松,但那张英俊的脸庞上却并未流露出丝毫喜悦之情。
几位年长者见此情形,皆夸赞他喜怒不惊,沉稳大气,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可是,只有赵桓自己心中明白,此刻他内心深处所承受的那份苦涩滋味。
尤其是当他看到那位身穿藕粉色衣裳、头上戴着精致珍珠步摇的女子轻盈地从他身旁走过,并同其他人一样停下脚步满脸笑意、满心真诚地恭喜他“大表兄百年好合”之时,他的心猛地一阵刺痛。
话说那时他在杭州落水受寒,病愈后就向姑父姑母提亲表示自己喜欢含芷。当时姑父赞成姑母觉得含芷太小,想等她到了年岁再说。
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得赵桓的父亲母亲同意上门提亲才作数。
回到上京,他便于父亲表明态度,父亲并未反对。若是姑父还在世在朝为官.......
若不是命运弄人,如今站在这里迎娶佳人的应该是他而非他人啊!
他深知,如果换作是她与三弟成婚,恐怕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真心诚意地开口送出祝福。
萧含芷想今日当着这么多人面呢,他总不会给她脸色看吧。
赵桓沉着脸,萧含芷正在忐忑的时候,他忽然亲手将提前准备好的好彩头放到她摊开的掌心。
萧含芷微微垂着头,目光落在自己掌心中那精致的红包之上,她的双眸犹如两弯月牙般弯弯地笑着,眼波流转之间仿佛能溢出丝丝甜蜜来。
她的眉心舒展开来,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娇美动人,这一笑当真是倾国倾城,令人心醉神迷。
然而此时的萧含芷却并未察觉到身旁赵桓的笑容有些不同寻常。
只见赵桓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格外振奋的笑意,那笑容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就好像有什么天大的好事即将降临一般!
新郎新娘拜了高堂后被送入洞房。
一系列的繁俗礼节搞完已经是掌灯时分。前院已经熙熙攘攘,都在盼着新郎官给他们敬酒。
萧含芷正在与赵嬛嬛谈天说笑聊八卦。
殊不知,过了今夜。
她刚刚安定下来的幸福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8章
尖叫
按照习俗,闹洞房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不,赵观文、赵观棋以及其他几房堂兄弟们纷纷挺身而出,充当起了闹洞房的先锋主力。
他们一会儿嚷嚷着要新郎官喝完整整一坛美酒才能进入新房,一会儿又起哄让新婚夫妇共同吃下同一个鸡头。
场面好不热闹!
面对众人的刁难,赵桓倒是显得不慌不忙,可一旁的朱淑真却是心急如焚。
毕竟她心心念念着早日抱上大胖孙子呢!
最终,赵桓豪爽地答应了与这些闹腾的家伙们每人干上一杯。
待到一轮敬酒结束之后,赵桓的脚步开始变得有些虚浮起来,他摇摇晃晃的模样看似已经喝醉,但实际上意识还算清醒,只是处于一种似醉非醉的状态罢了。
就在这时,同样因为心情甚好而多饮了几杯的赵观棋不小心与赵桓撞在了一起。
“三弟,你怎么也醉啦?”赵桓稳住身形后,笑呵呵地问道。
“大哥啊,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小弟我实在是太高兴啦!我高兴啊!哈哈哈……”赵观棋满脸通红,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大笑着回答道。
“我成婚你那么高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成婚!喝的酒比我喝的还多!瞧瞧,都醉了!”
“哈哈哈,我成婚当日可不能醉!就当借大哥的喜宴多喝几杯。不就是点酒嘛!大哥不会那么小气吧!”
赵桓倒了两杯酒,一杯塞到赵观棋手中,一杯双手敬上:“喝,来,三弟,大哥敬你一杯!”
赵观棋端着酒杯摇来晃去,还没喝到嘴里已经撒了一大半:“大哥!兄弟别的不多说,以后我与含芷请你多多照顾。干!”
喝完两人皆已瘫软,赵桓被人抬入洞房的,赵观棋则被送入自己的竹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