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之根(90)+番外

作者: 楚执 阅读记录

我们先前所说人类身上存在的两种力,即一种是在某一时间空间上存在的存在属性,另一种即是他的交流属性,他与地球宇宙之间共同存在发出的这种频率,被称之为交流属性。

这种交流属性,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深层意识,也就是所说的灵魂会发出的频率,注定每个人发出的频率都不同。如同树木、草叶,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动物,发出的频率各形各异。

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即我们所说的磁场作用力与深层意识的作用力。从低纬度上来看二者毫无关联。下面引用我们所提出来的“观察者”。我们假设宇宙是一片巨大的试验场,那么所有的作用力都是对于深层意识的解答。物体与磁场之间的沟通,需要这种深层意识的作用力来回答。

而这种回答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例如,当你提出来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十分抱歉,这种有无数答案的问题,宇宙无法解答。这个世界对应能够解答的只有一个二元论的问题。

比如我是否应该活下去,对此,宇宙自然会告诉你答案。它能够最基础物质拥有的两种答案来回答你。下面只需要你去做一个实验,进行提问。

这个实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源性的二元论问题。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拆分为二元论问题,对应的两个答案,只需要选择更加倾向的一方就好了。诸如我是否应该活下去,活下去还是死掉,选择更加倾向的一方。大部分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这或许正是宇宙给予我们的答案。

活下去的话需要面对无尽的痛苦……还是死掉更好吧?尽管活下去非常痛苦,可是死亡并不是一瞬间的结果,死掉前也是需要受罪的吧?死亡本身也存在偏差,没有死掉的话,接下来为了死亡而做的事情会带来无尽的痛苦。

二者相比的话,还是活下去更好一些吧?与其自己无法下定决心的死掉,还是等待某一天的意外来临更好吧。

这个时候,生与死的欲-望存在一个叠加态,并没有非哪个不可,只是相较来说,倾向于生一些。

再比如另外一个问题,我是否需要念书。听说在那些不良高校里,有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继续念书,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有了辍学的念头。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也有很容易的解答。即念书的意识是否大于求生的意识。

很多孩子既没有非常不想念书,也没有非常想念书的念头。通常也是两者的叠加态,这是人为造成的磁场,说白了……只是由于念书之后才能得到一些社会性的称赞吧?如果听到早早辍学又没有作为的孩子,和读完了学校也没有作为的孩子相比。人们总是会称赞后者,而认为前者“这点事情都做不成的话,以后又能做些什么呢”抱有这样的态度。

事实上人既不会什么事情都做得好,也不会什么事情都做得不好。只是读书不好的话,哪怕会做饭、会收拾房间,喜爱动物,或者是有自己喜欢的人类,这都是弥足珍贵的吧?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行为凌驾于个体之上一说。

这其中又有细微的差距,很多孩子并不存在自己本身的意识。孩童时期容易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当成个人意志。因为一时的情绪辍学之后身体又无法吃服务类行业的苦,到那个时候大概会后悔的吧。

即便如此……这一类人被称之为废物之类的。由于我也是废物之一,就算我后来考上了东大,我也没有勇气去面对剩下的生活,大概也会被称之为“懦弱的人”之类的。

对此我想说,社会需要精英的存在,同时也需要诸如此类懦弱的人的存在。什么时候,全日本都能够温和地接受懦弱的人类,大概那个时候是人类的进步吧。毕竟我们并没有与精英抢夺资源的欲-望,我们的要求仅仅是活下去。

只是大多数时候,获得社会资源的人们,会认为一切理所应当。认为剩余没有价值的人,呼吸也是一种罪过。我想我不会成为那样的人类。

当我们一起死掉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的平等吧。无论是富有勇气的人们,还是怯懦的人们,我们共同享有死亡的权利。

这些问题短暂地解决了……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看到的那扇“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我看向身旁的少年,他正注视着我,我与他对视时,心情产生奇异的感觉。

“我想我明白了一些……观察者。我们都是观察者……对吧。”我开口道。

“嗯,这么理解没有错,夏由……夏由读完了,我很高兴,”江绪温声道,“原本我以为,带夏由同学来这里,夏由会觉得无聊之类的。”

“并不无聊吧。”我说道,看向对面的少年。

他眼底翻涌出来的情绪,和封皮上的银河星辰一样闪耀。只是因为我刚刚讲的话?我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大概变得欢快了一些。

“那个……我们以后也能一起看书吧?”我询问他道。

对于两天之后的修学旅行来说,至少我要先和他在一起比较好吧。被虐待致死之类的……我不会让他再遭受那些。

对此,我有另外一个疑问,选上我或许只是因为我并不讨厌他。我有一个问题……假设换成是另外一个我讨厌的同学,尽管知道他有如此的命运,我会无缘无故地消释自己的恶意而去解救他吗?

第48章

“当然可以。只是很多时候……我可能没有时间。如果我有时间的话, 我很乐意和夏由同学待在一起。”江绪对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