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合成技能在污染区开荒[基建](209)

作者: 伍拾捌 阅读记录

“粥来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的方姨,端着好大

一个陶瓷锅,身后跟着一大群污染源,有的端着盘碟,有的抱着大圆桌,有得扛着靠背椅,利索快速地在街上清出了一片空地,摆摆放放,整出了一桌像模像样的家常小宴。

陶瓷锅放在圆桌的正中央,白色的粥底混着深棕色的香菇碎粒以及淡黄色的干笋,因刚出炉的缘故,时不时会沸腾一下,翻涌起一两片薄薄的牛肉和圆柱形的干贝,带起一阵又一阵热乎的香气。

粥的旁边放着几样配菜,粘稠的红蜜豆、略油的茶树菇与圆润的黄桃瓣,全都被很精心地摆成了简单的小图案,什么小爱心、小兔子,净是哄小孩的熟练招数。

席云哭笑不得,这群污染源对“让她喝粥”一事是有什么执念?

“你们又何必?我以为我们已经说开了……”

“看到你就像看到自家小妹,实在……”方姨别了下脸,跺了跺脚,像是要把不好的心情也给跺进心底深处去,“哎呀,说了要给你喝点热乎的就要的嘛!”

其它污染源有样学样,扯着一副笑脸,也跟着起哄,“就是哇,啷个女娃子像你那么瘦哟,肯定平时饿的咧,姨们这里有得吃,多吃点。”

“边吃边聊撒,不比干巴巴地说着开心啊。”

大伙吵杂地说着,给她舀了满满当当的一碗,又给纳亚和安德鲁各添了一碗。

电话另一头的大卫:“我说……你们哪个还在按着电梯不让动?能不能把电梯腾出来,让我也下来分一杯羹?”

一直等着席云进电梯的安德鲁默默撒了手。

最后,四人齐齐整整地坐在马路边,围着大圆桌,小口小口地喝着热粥,听满大街的污染源继续讲当年的故事。

王迈克慈爱地看着席云吃了一会粥,这才说道:“联邦……在最后一刻抛弃了我们。”

2272年,那是地球与联邦达成新协议的第二年,瞬间传输装置传输信号变弱,不再适合长距离传输,大家只能等待联邦星舰的到来。

传输工具减少,传输频率降低,好在地球人口进一步缩减,待移民的批次仅剩十几批。

那天轮到了王迈克等人。

他们喜气洋洋,随同联邦的人一起,将采集来的地球资源搬上星舰,随后又般抬起了行李,一个接一个地走上了舷梯。

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在王迈克差一点迈上舷梯的时候,舷梯陡然收走,庞大的星舰连舱门都没来得及完全关闭,便匆匆点了火,腾空而起。

一位不幸的老兄只来得及单手扒住舱门边缘,整个人在空中左右摇晃,高喊救命,直到舱门一意孤行地合上,将他手掌割成两段。

他像是断线的风筝一般从高空坠下,摔在先他一步四分五裂的行李箱上,红红白白的液体染脏了从里面摔出来的白色毛衣。

和他一起摔坏的,是地球的希望。

“我不明白。”席云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连基因实验这么离谱的要求你们都同意了,联邦为什么还要反悔?”

王迈克摇了摇头,“不知道,联邦没有给任何解释,从那之后,我们再没有收到联邦的任何信息。”

“我……有个猜想。”纳亚举起了手,“双子星潜契区域研究所有一条语焉不详的记录,2272年,地球实验体暴动,伤亡惨重。”

王迈克张了张嘴,半晌,露出一个苦笑,“所以他们是怕我们也暴动?”

大卫摇头道:“不知道,记录就说这么多,只是因为实验体暴动就取消整个援助计划?总感觉有些牵强。”

“无头公案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确因此对联邦没有好感,毕竟该给的我们都给了,可他们并没有彻底履行诺言。”王迈克说。

“丽莎是因为这样,才说他们敲骨吸髓吗?”席云疑道。

王迈克愣了下,“或许吧。”

席云总觉得哪里不对,抬眼看了下其它污染源的反应,只见绝大部分跟王迈克一样的反应,但也有几只神色不太对劲,恰好都是纳亚暗地里知会过她的准S级。

她又旁敲侧击了几句,还是问不出什么来,只能将这点疑惑暂且搁置,问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王迈克说:“好在地球还剩了一点资源,所以我们东拼西凑,勉强重启了那个计划,建了这座地下城,并着手把地球推离污染区域。”

席云:???

这群人是科幻电影看太多了吗?

前提不太对吧?

她一脸微妙:“所以这就是地球现在重力失常、氧气失常、不见天日的原因?可……我以为污染是‘长’在地球上的?地球跑起来,不等于能把污染给甩开吧?”

“那些年流行污染起源定点辐射论,也称污染黑洞论。”纳亚解释道,“那是有关污染最原始的一种理论了,现在已被证伪。”

“根据该理论,污染起源于宇宙内若干定点,成因不明,有点像白洞,粗暴理解就是黑洞的反义,也就是它会对外源源不断地喷射未知辐射,导致变异。”

“污染黑洞论认为,只要远离污染原点的辐射范围,剩下的污染就如同无源之水,只要控制得当,就能避免已隔离区域里的污染源源不断地再生,将其彻底消灭。”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定点就像一根把纸钉在墙上、会不断往纸上注水的针筒,把纸扯走,针筒还在原位,纸虽然破了,但最起码及时止损了,水渍不会继续扩散,剪掉就好了。”

纳亚无奈一笑,“虽然后来各种事实证明,污染比起没有意识的针筒,更像有生存本能的病毒,源头在哪里并不重要,它扩散到哪里,哪里就是新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