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里有妖怪(51)
这边夏枣要跟过去,那边沈三叶自然不愿自己独守千金坊,连哭带闹着非要跟着一块去,谢决原意是他和周承影二人低调行事,快去快回,不曾想这下拖家带口,突然间气氛就变得热闹起来。
“这是去魔界!你带这许多衣服做什么?”谢决看着沈三叶那大包小包的,不觉得就有些头疼,急忙打住道:“那里不会有人正眼瞧你的,你快给扔回去。”
“我又没去过魔界,万一那里什么都缺可好,这里面还有一些咱们的日常用度,喏,光这筷子就得拿几双,”沈三叶思虑的很是周全,以致于她连碗都备了四个,为防止谢决不答应,很是体贴地说道:“仓库里面有个乾坤袋,能把这些东西都放下,绝对让别人看不出来的。”
夏枣此时只背了一个小包袱,她看着沈三叶还正收拾的起劲,就对他们先告辞道:“此次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我先出去见个朋友,一会咱们哪里见面啊?”
“北门外茶馆。”周承影扭头看了沈三叶一眼道:“你且去,我们随后便到。”
“好的。”夏枣点点头,拎起包袱就消失在大街上。
她怎么这么多朋友?这么急匆匆的,莫非又是晦明之类的?谢决突然觉得浑身有些不舒服,坐在桌前喝了好几口茶后,用手指摩擦着扳指,直至都快擦出火花,这才用很是平静的语气说道:“那小丫头现在身上有着魔气,我唯恐有人盯上,前去查看一番。”
“哦。”周承影觉得他这番交待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想亲自前去关心下,为何要拐这么多弯呢?
“承影,你看咱们要带几个凳子过去啊,不知那里伙食如何,我多带一些菜过去。”沈三叶这般正费力地在厨房搬着东西,要不是这乾坤袋还不够大,她估计都得把千金坊给放进去。
“大可不必。”周承影急忙过去拦住她,万分诚恳道:“此去速回,要轻装简从。”
“那饭总得带一些吧。”沈三叶同样万分诚恳,手中还拿着一颗水灵灵的白萝卜。
周承影看着那颗萝卜,摁住了把它砍成萝卜泥的冲动,转身在桌上摆个香炉,点了半柱香,给了她一个自行领会的眼神。
“马上!”沈三叶瞬间会意,手脚并用的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包。
另一头,谢决跟着夏枣出了城,正纳闷她这是要去哪里,就只见她很是轻车熟路的向着旁边的树林里走去,在一片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走出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他看见夏枣,很是吃惊地问道:“这还没有到时间,你怎么过来了?”
“这是我这些日子攒的银两,你先收着,给大家伙买点米面。”夏枣从包袱里掏出一袋银子,正是她这些天画符所得的全部。
“你一姑娘家在城里辛苦杀猪,我怎好一直用你的钱财,这次本来就想说以后不要再给钱了,我有手有脚的,卖点柴火也能养活大家。”少年虽然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可脸上朝气蓬勃,并无半点自卑。
“你肯定能养活自己,可这里这么多老人孩子,你总得让他们吃点好的,”夏枣执意把银子塞给他:“这次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怕是有些日子不能回来了。”
“这样啊,”少年脸上突然多了点失望的表情,他低下头,很是遗憾地说道:“都城里的老爷们不管我们的死活,近日守卫又连连驱赶,这一两日我们就要走了。”
“啊,为何会这样,”夏枣疑惑道:“你们家乡发旱灾,男子又多数征兵,就剩这些老人孩子们,都城要是不管你们,你们还能去哪里呢?”
“我记得三月前旱灾之事已经了结,朝廷也发了赈济粮过去,你们怎么会千里迢迢来这里?”谢决此时从林中现身,他很是严肃的问道那少年。
少年见他衣着华贵,气质高冷,知他应是达官贵人,自己要是如实相告,可能会引上灾祸,但即便这样,他仍是不惧怕的抬起了自己头,一字一句的叙说了起来。
第31章
他乡遇故人(二)
“我家乡洪泽府一带以种植稻米为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历年来都是楚朝粮仓的重要来源,本来日子就这么安生的过着,可圣上这些年四处征战,我们这里的成年男子都被迫入伍,多半战死沙场,只留下家中妇孺老弱,本就这样也无妨,守着这土地,不愁日子过不成,可是不曾想旱灾来临。”说到这里,少年眼神黯淡下去,他低头看着自己紧握的双手,试图平静地说道:
“旱灾来临,颗粒无收,朝廷说是发放了救济粮,可落到每家每户上还不够一个幼童的吃食,更别说那里面掺了沙子,就在大家已经开始煮树根的时候,大约老天爷不忍心,连下了好几场大雨,拯救了这片快要枯瘠的土地,可天灾虽过,人祸偏偏来临,几位豪绅与官府勾结,打着救济的名头,占尽了所有的土地,要想留在那里,就要给他们当牛做马,日夜劳作。”
“我心下不服,以为朝廷是被他们欺瞒,就集结了剩下的人一路出逃赶来,谁知到了这里更是诉冤无门,起初官府还收了诉状,后来嫌弃我们穷酸破烂,干脆把我们赶出城,说大梁城是繁华昌盛之城,容不得我们这些碍眼的人,可是,我们也是圣上的子民啊,居然连进城都不配!”
“我记得城中有专门施粥布善的店家,即便你们在城外,也应该能被照顾到,”谢决疑惑道:“难道是有人从中阻拦?”
“这位员外倒是猜对了,”少年提到这事,更是有些气愤,但仍是压着心中怒火,继续说道:“之前碰见了一位心善的大人,在他的帮助下领过两天粥,后来那些巡逻的侍卫说我们是刁民,故意来这里骗吃骗喝,一开始只是驱逐我们,昨天传话让我们三日之内离开,不然就当流寇就地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