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48)
就连导演也咽了口口水,问:“怎么样?这下服了吧?”
“番茄炒蛋盖饭,胜在便宜管饱;韭菜篓能赢,也是同样的道理,味道这么好,实属意外之喜,工地负责人找过来的时候,甚至想让我们把这几天的午饭全包了。”
于燃别开眼,撇了下嘴:“那我们的翡翠烧卖也不差啊。”
话音刚落,就被导演用卷起来的纸筒敲了一下脑袋:“你还好意思说。你的翡翠烧卖是好吃,但成本高,定价也高,根本没考虑市场需求。都是干苦力活赚辛苦钱的,哪来这么多闲钱买好看却不管饱的翡翠烧卖?”
导演双手抱臂,一锤定音:“行了,就这样,这次任务的获胜者为A、F两大阵营,金钱奖励已经加在营业额上了,具体的排名你们可以自行去公告栏观看。”
当天晚上,各大阵营排名情况更新如下:
第一名A
第二名F
……
第十名E
比赛所剩时间不多了,接下来两天,各大阵营都莽足了劲挣营业额,生怕落后于人。
也在这时,沈三元在王大娘的厨房发现了一样新厨具——铁锅。
这种锅形状和铛很像,口大底小,很高,用铁打的,相当厚实,拿在手里十分厚重。
不过这种铁锅有一个相当突出的优点:降温慢。
沈三元拿碗打了三个鸡蛋,加上油盐佐料,搅拌均匀,接着倒在锅里,放在火上连烧带烤。
直到蛋液开始膨胀成高高的蜂窝状,涨到锅口,变成焦黄色,这时连锅端上桌,锅里的烤蛋还在发出滋滋响的滚沸声。
赵濛在一边看着,满眼兴味,拍着手道:“这道菜好看,叫什么?”
沈三元回答:“铁锅蛋。”
拿长刀把形状像蜂窝的铁锅蛋切成菱形块,给其他小伙伴一人分了一块。
一尝,味道和炒蛋、煎蛋又有很大不同,香香的,热热的,非常好吃,关键是卖相还这么奇特又好看,很有噱头。
张一一边吃着,一边问:“要把这个加进菜单吗?”
沈三元却摇了摇头:“卖烙饼去。”
-
赶集持续了近半个月时间,沈三元还是第一次上街。
王大娘有个摊点卖她自己钩织的毛鞋、毛线帽,征求过她的同意后,沈三元把烙饼摊摆在了她的旁边。
帮忙将简易的灶台和案板支好后,赵濛捧着簸箕里的韭菜盒子一步三回头:“你一个人真的可以吗?真的不用我们留下来帮你吗?”
沈三元摆摆手:“放心吧,没问题。”
赵濛等人离开后,沈三元开始和面。烙饼需要用热水和面,和出来才软,和好后等待醒发的时间里,沈三元把锅烧热,倒上蛋液,开始摊蛋皮。
一张一张蛋皮,薄如蝉翼,在盘子里叠了一层又一层,垒得高高的。
这时,有个牵着女儿的年轻男人经过,停下来,看了一会儿,问:“你这卖的是什么?”
“烙饼。”
“饼呢?”
“还没开始烙呢。”
男人看了看盘子里的蛋皮,又看了看案板上的面团,来了兴趣:“那来一张烙饼吧。”
沈三元应了一声,见盆里的面醒得差不多了,挑起锅里的蛋皮后,便往里倒了一层面团液。
男人看得好奇:“不用刷油?”
却见铁锅里的面团液很快凝固成型,成了一张薄薄的烙饼皮。
沈三元把烙饼皮往干净的案板上一挑,问:“要几张蛋皮?”
男人犹豫着:“两张吧。”
沈三元于是往烙饼上盖了两张一样大小的蛋皮,卷起来,竖着递过去:“两块钱。”
“这么便宜?”
男人付了钱,接过烙饼,大大咬了一口,外层的烙饼白磁糊裂的,确实香得不得了,而里层的蛋皮则很好地中和了这种口感,又软又嫩,麦香和蛋香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左一口、右一口,真是一顿简单却无与伦比的美味。
男人吃得不亦乐乎,把旁边的女儿馋得直流口水:“爸爸,你在吃什么呀?”
软软糯糯的声音立刻唤起了男人的父爱,只是一看,手里的烙饼只剩了个边角。
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爸爸尝个味,这烙饼好吃,给圆圆也买一张。”
男人站起身,往沈三元摊子上扫了一眼,问:“还有别的口味吗?”
沈三元手上的动作不停,一边回答道:“除了蛋皮,还有加黑糖的糖饼、加葱油的葱油饼。”
男人还没开口,一边的小姑娘已经急匆匆说道:“圆圆要糖糖!”
男人立刻宠溺一笑:“好,给圆圆买糖糖。”
想了一下,“再给去买韭菜盒子的妈妈和妹妹也带一份。”
于是转过身,和沈三元道:“两份糖饼、两份加两张蛋皮的烙饼、两份葱油饼。”
“糖饼两元、烙饼两元、葱油饼三元,一共14块。”
听到这个价格,男人再次感叹:“真便宜。”
爽快付了钱,父女俩直勾勾地看着沈三元做饼的过程,吞着口水等待。
他们也不想的,但面前传来的味道实在是太香了。
烙饼摊好后,往上面抹上黑糖,一卷,丰富的黑糖几乎要溢出来,在焦香的烙饼皮上裹上了一层甜香。
葱油饼的做法要细腻一些,面擀得薄薄的,层次多,往上撒上一层细葱花,九分白一分绿,再抹上一层薄薄的、亮晶晶的葱油,最后放一点儿脂油丁,烙好后把饼一卷,直立起来在案板上戳打两下,葱油饼的层次被戳松,口感更好了。
小姑娘圆圆两只手抓着糖饼,咬一口,拉起细细的糖丝,把脸吃成了大花猫,口齿不清地嘟囔:“甜,香香,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