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摆地摊(66)
沈三元打量着车上的盒饭,打算一会儿全都免费送出去。接着她要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一些酱料、食材,重新做一次把子肉。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虽然这个跤不是她摔的,但她也要一雪前耻!
有了计划,沈三元重新变得干劲满满。
自己这次突然消失,小面摊的食客一定急坏了,沈三元打算拿手机给他们报个信。
一摸兜,心顿时凉了半截。
——这熟悉的囊空如洗的感觉。不仅手机没有,资金更是没有。
拿什么去买食材?!
望着不远处的工地,沈三元把袖子一撸,哼哧哼哧搬起了砖。
几天后,在包工头恋恋不舍的目光下,拿着结算的工钱,沈三元头也不回地走了。
来到菜市场,先到禽肉区看了看,挑了几块上好的五花。有的菜贩子见她年轻还想忽悠她,沈三元木着脸,默不作声地捋了捋袖子,那看上去就饱含着力量的肌肉顿时把那些菜贩子看得一愣一愣的。又见沈三元把每个猪肉部位都说得头头是道,顿时歇了忽悠的心思,秤也不敢少,只想赶紧把这个姑奶奶送走。
接着去酱料区域,把要用的酱料买齐;又买了一个瓦罐、一篮子土鸡蛋和一袋青椒,提着满满当当的战利品,打道回府了。
沈三元住在工地附近,一个略为简陋的土屋子里,和她之前在平城租的那个房子很像,院子里还有一口井,只是少了一棵大树。
好在有一张简单的木板床,和一个锅、灶、碗筷都不缺的厨房。
回到家后,先把五花肉洗净、切片,倒入调好的酱汁,密封腌制。
为了使酱汁更加入味,肉片腌好后,再放到阴凉处晾晒片刻,直到酱汁在肉片上形成一层肉膜为止。这层肉膜封存了酱汁,也使得五花肉在后续的烹制中保留了鲜嫩的口感风味。
接着,沈三元又去屋檐下堆得满满的干柴堆里抱了一摞干柴,点火,把锅烧热后,放入切好的姜片、大葱、花椒等香料,炝一下,直到香料的香味充分溢散出来,这时再把腌制肉片后剩下的酱汁倒入,小火慢熬,沸腾后,加入适量的水、香沙和桂皮等佐料,继续熬制片刻,待各种香味融合,卤汁即成。
等待卤汁熬制的时间里,沈三元又把另一口锅点上火,下油,烧热,依次放入五花肉片、蒸熟的鸡蛋、青椒。
随着热油咕嘟,肉片、鸡蛋和青椒的表面也慢慢浮起了气泡,变焦、变硬,形成了一层虎皮。
从菜市场特意买回来的是高筒瓦罐,用来炖肉,会更加美味。
沈三元把卤汁和五花肉转移到高筒瓦罐里,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五花肉变得软烂,再放入虎皮鸡蛋、虎皮青椒。
灶上的两口锅空了下来,沈三元可没打算让它们闲着。
洗好的米加上适量水往锅里一倒,再把锅盖一盖。土灶、铁锅、柴火烧成的大白米饭,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美味。
沈三元这么想着,又往灶膛里塞了一块硬柴,这种柴烧起来火头旺、力道大,烧出的米饭不仅熟得快,而且香得不得了。
眼看马上就可以开锅了,沈三元把火势改小,让米饭继续焖一会儿。
从院子里把两个洗净、晾干的深口不锈钢保温锅拎进来后,沈三元这才揭开了米饭的锅盖。拿来锅铲,沿着锅壁往里一铲,嚯,那么大一块薄薄的镬焦,当真是香得不得了!
沈三元掰了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嚼,焦焦脆脆的,带着一股浓郁的米香,好吃!
将米饭和把子肉、鸡蛋、青椒分别盛入不锈钢锅内,一同搬上车板固定好。
沈三元骑着她的三轮车,出摊了。
第31章 肥而不腻、香气四溢的把子肉盒饭
沈三元骑着三轮车来到工地。
来之前她已经打探好了工地下工的时间,中午是十二点,下午是六点。
瞧了瞧太阳的位置,也快到日中了。沈三元把保温桶的位置摆放整齐,方便打饭;又在车把上挂了个价格牌,注明饭菜的价格。
等了一会儿,果然见不远处有工人陆陆续续走来。
“刘明,走啊,一起下馆子去!”
“嗐,你们去吧。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哪有这么多钱天天下馆子。”
“下馆子确实不便宜,可工地做饭师傅那手艺,啧,我还是宁愿多花钱吃点儿好的。”
“没办法,要想便宜又好吃,哪能有这种好事。”
几个人说着话走远了,从沈三元面前路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刘明也转身就要走,被沈三元叫住了:“我这里的盒饭又便宜又好吃,买一份尝尝吧!”
刘明的脚步顿了顿,还真走上前来,往她那两个保温桶上看了一眼,问:“什么盒饭?多少钱?”
沈三元把盛着菜的保温桶的盖子掀开一个小口,笑眯眯回答:“把子肉三元一块、鸡蛋两元、青椒一元,要什么自个选。米饭两元一份,加饭加一元。”
刘明皱了皱眉:“你这饭怎么这么贵?饭馆里的都才一块钱,随便吃。”
沈三元据理力争:“我这米用的都是好米,香着呢。而且菜便宜,一顿饭吃饱也不超过十块钱,可划算了。”
刘明琢磨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而且她刚才掀盖的那下,把子肉的香味一下溢散出来,那可真是一股浓郁的肉香,香得他差点就流口水了。
刘明张了张嘴:“行吧,那就……”
话还没说完,就被走近的三五个工人高声打断:“哥们儿,别买她的盒饭,又贵又难吃,买了就是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