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邪神驱逐计划/第四天灾:秩序神座(1232)+番外

作者: 应歌夜月华 阅读记录

目前还没有弄懂的,是旅馆老板、老主教与巡回教团忽上忽下又十分不对等的等级设置,以及为什么这个既定的命运单人本中屡屡出现那两个家庭的身影,但隐匿老人对这些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既定的命运……”他喃喃道,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德雷克——或者说,那个主要由德雷克构成的幻境核心述说,“这些是过去的因,无法改动,是已经被定下的命运轨迹……

而在这些场景之中,那两个不断出现的受害者家庭,汇聚着你对家庭所有的期望,承载着你所有美好的幻想,也背负了你所有的嫉妒与……恨意。”

那是德雷克永远也得不到的美好家庭,相亲相爱而宽容的父母、对子女有着无尽的爱,子女们接受了这些爱意,并在努力地把这些爱延续下去——安娜的熊先生、大学生的金毛狗子,都是这些爱意的写照。

尽管两家人都会有属于普通人的各种小毛病,比如安娜一家虽然情绪稳定、但迷迷糊糊过于轻信人……可世上哪有绝对完美的人呢?就算有完全理智、从不出错的人类,那他们的生活也必然十分无趣。

这些家庭所拥有的那些自然而然、真心实意、满溢而出的亲情、爱情与关心,德雷克永远无法从老主教与旅馆老板那边获得。

老主教不是不知道神降之后的结果,他也曾多次提到‘神明的皮囊’这个词语,却刻意地混淆了神降前的德雷克与神降之后的神明,将两者混为一谈。

这或许是狂信徒潜意识的自保,只要把‘养子’等同于‘神明’,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将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养子,再将尸体献于神明。

这和为了讨好神明,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做羔羊宰杀也没什么不同。

——太阳底下,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而旅馆老板的所有行为,更是透着奈亚子那股浓浓的意味深长、玩弄人心的讨好。

看似直击孩童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给出他们最为渴望的‘宝物’,却在‘宝物’上涂了剧毒的蜜糖。

这些‘毒药’扰乱了德雷克的大脑、玩弄着他的情感,将他的阴暗面无限放大,最终将他变成了一个疯子。

这简直就像是那些用PUA长期对受害者进行情感勒索、洗脑控制的恶人,等到受害者无法忍耐暴起之时,他们却对着公众悠悠地叹上一口气,假惺惺地道:“看吧,我就说他/她是疯子,一点就炸。”

隐匿老人感受到了德雷克那浓厚的嫉妒,却也隐隐感受到了他的愧疚。

那两个家庭不断地在这个单人本中反复出现,因为他们才是这个幻境形成的原因,或者说,是一百零八个原因中的两个。

“我知道构成这个幻境最核心怨念是什么了。”隐匿老人对着虚空大声地道,“是愧疚,是‘背叛者’对无辜镇民的愧疚之心,是德雷克不被回应的忏悔,是他走投无路的悲鸣。所以,最终的主线才会是堕落神子的镇魂歌!

我猜测,这个幻境隐藏至今的秘密,就是整个镇子的人都已经在神降之时死亡!他们或是死于德雷克之手、死于巨噬蠕虫,成为犹格的祭品;或是死于围攻教堂的暴民之斗、被教堂外降临的邪神眷属吞噬;或是死于神降的余波!”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幻境形成根源是不散的怨念,如果德雷克一心只是想要摧毁神降、毁灭镇子,他在召唤泡泡加入战局、成功对光明神和奈亚子造成了攻击之时,他的愿望就应该完全实现了!

然而幻境仍然爆发了,将整个镇子拖入地狱!

最终留下的,是德雷克的愧疚之心。在一切尘埃落定,镇子之中一地鸡毛,全员死绝,谁也没有从中得到好处之时,这位黑暗圣子想起了老主教死前的叹息:‘背叛……背叛是人类的本性……’。

德雷克之前并不认可这句话,也从不认为自己是背叛,但在镇子完全毁灭之后,这句话却深深地触动了他。

小镇的人们给他献上了信仰,他却给镇子带来了毁灭,在潜意识中,他的心中有着深深的愧疚,并被这些愧疚反复煎熬。”

隐匿老人又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小声道:“而且,我觉得,德雷克对老主教和旅馆老板,也不是只有恨意,那些忽上忽下、却永远超出德雷克战力水平的等级,其实是德雷克潜意识中对杀死老主教、旅馆老板这一选择的回避。

他不想杀死这两个欺骗、利用、背叛了他的人,因为,他们再怎么罪恶,都仍被德雷克视作家人。”

第1005章

滴,系统提示响起:“恭喜玩家隐匿老人成功揭示幻境的秘密与幻境核心怨念,当前主线剧情探索度98.8%。”

寂静而漆黑的夜空之中,突兀地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漩涡,它旋转着、变化着,像一股细长的龙卷风一样,降落在隐匿老人的面前。

隐匿老人被风刮的有些脚步不稳,他举起右手抵挡强风,却发现自己的身躯正在发生变化。这不再是德雷克的身躯,而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个赛博战斗人偶。

细长的黑色龙卷风逐渐变化成了一个人形,是德雷克,却又并非完全的德雷克。

那个人形有着德雷克的样貌,浑身遍布污染与异变,透着一股邪意,它缓缓开口,声音像是无数男女老少的叠加,层层叠叠,犹如一首没有乐曲的大合唱。

它正是这个幻境的核心,更准确地说,是幻境核心的拟态投影。

“你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个幻境核心说,“作为奖励,你将成为170年来,第一个目睹钟楼小镇最后结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