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神驱逐计划/第四天灾:秩序神座(1586)+番外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孩子所受过的苦,比他告诉你们的,甚至比我们之前所知道的还要多……他曾是被选中的待宰羔羊,所幸,一切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阿利兰德再次抬头,仿佛是响应着他的话语一般,一道午后温暖的阳光斜斜地照入亭子之中,映照在他那精致的容颜上。
阿利兰德感知到了那道温暖的光,他怔愣了一下,露出了一个微笑。
-------
“大家都玩到一起去了啊,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莫驭看着伊亚利恩投射出的虚影景象,笑眯眯地道。
伊亚利恩点点头,又摆弄了一下幻境中的光影,他现在还无法在阿利兰德等圣子的面前出现,只能用幻境之中的一道阳光、一阵微风,传达一些回应与思念。
“我们的计划基本成型了。”莫驭又走回书桌边,“只是,对方是欺诈的神明,祂说过的谎言太多,就算是第一视角的记忆,也掺杂着太多祂个人扭曲的情感与观点,难以判断真伪,从中得到的情报,未必就能派上用场。
即便到现在,我们也无法确认祂到底是真正的天生坏种,还是单纯因为一系列不幸而扭曲的命运走上错误道路的可怜人……
从现有证据与我个人的经验、观感,再结合之前各位神明的判断,我个人倾向于是前者。”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立场之中时,其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会发生改变。当一个争议发生,当事人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才是没有过错的那一方,尽管事实很有可能并非如此。
受利益影响,双方都会尽可能地找寻对方的错处,放大自身的无辜,也正是因为如此,法庭才需要质证,而并非偏听偏信一方的证言。
话又说回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接受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后果,那世上早就不再需要任何司法系统了。
——哪怕在这个充满魔法与奇幻的世界,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私欲,若是真的有这种存在,那么莫驭反而会对祂心怀警惕——这样的存在,若非满口谎言欺名盗世,便是彻底失去了对欲望、情感的一切感知与同理心。
那么,祂自己和整个世界、以及世上千千万万的无辜之人,都很有可能成为祂为了达到自己眼中某个‘大义’目标而献出的牺牲品。
伊亚利恩所获得的异瞳的记忆,和黑暗女神质证的记忆,两者视角天差地别,站的角度不同,对所谓‘事实真相’的解读也截然不同。
这也很好理解,作为一个‘饱读群书’的现代策划,莫驭无数次看过文笔精湛的同人大大们翻转剧情,将主角变为反派,将反派变为主角,只要理顺了逻辑,故事照样说得通。毕竟争斗双方,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最终终有一方胜出,而另一方惨败出局。
若是胜出方的支持者,自然会高声欢呼,若是落败方的支持者,自然会唉声叹气愤愤不平。
“异瞳真实的本性,会主导着祂做出决断的选择。”莫驭继续道,“这便是我一直想要探究出真相的原因。我们对祂越发了解,就越有把握引祂入局。”
第1343章
真正高明的棋手,在对弈之时,所研究的不仅仅是棋的走势,还有执棋的对手。
每一场棋局,双方都在想方设法地引诱对手一无所觉地进入自己布下的陷阱,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得剖析对手的个性、预料对手的反应。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若是敌人骄傲自大,便可稍稍示弱,诱使敌人长驱直入一头撞进他们早已设下的包围圈;若是对手蠢笨如猪刚愎自用,自然可以用逻辑与智计迫使其自撞南墙;若是敌人贪婪又自私自利,自然可以用利益引君入瓮……
莫驭一点儿也不在乎异瞳到底是先天有疾还是后天影响或是两者叠加,正如之前路德维希所说,天下面对苦难与困难的人比比皆是,可每个时代都仍有千千万万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而祂无论处于内部还是外部的原因选择了走上错误的犯罪道路,自然要有受到惩罚的觉悟。
在这个方面,莫驭十分认可那位地狱大公的看法。人们总是过多地代入加害者的角色,同情加害者,却仇视受害者。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惧怕着自己也成为受害者,他们暗自羡慕着加害者的‘强大’,宁愿与加害者共情,并尝试为加害者开脱,便是认为若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加害者’,便也能被赦免其罪。
奇妙的是,这些人永远都只会在加害者与被害者中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从未想过自己应该成为执掌正义、呵斥不公,阻止加害者伤害受害者的角色。
——人不该只会做选择题,更不该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二选一中,从而忽视了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种未知的可能。
唯一的问题是,异瞳的真实个性将会影响祂执棋的决策。若莫驭的估测有误,那么他们所设下的饵,异瞳未必会咬钩。
作为一个经验充足的老游戏策划,莫驭对此也有应对方案。
“这就像是制作多游戏结局的AVG游戏。把异瞳当做玩家的话,我们只要预测祂在每一个节点所做出的选择,就可以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诱饵一旦抛出,无非是上钩与不上钩两种结果。那么,顺着这两个选择肢往下推,做出对应每一种结局的方案备选即可。”
——当然,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极大的运算量,还需要实时随机应变,工作量并不小,难度也几乎突破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