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邪神驱逐计划/第四天灾:秩序神座(1652)+番外

作者: 应歌夜月华 阅读记录

这是一场逃难,没有任何的时间可以浪费!”

他的语气是如此笃定,人们半信半疑,却也忍不住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忙不迭地回家收拾东西。

其实莫驭挺能理解这些人的心理的,这便叫作侥幸心理,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危机不会这么凑巧‘倒霉’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即便他们真的很倒霉。

有时候明明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避开灾祸,但人们却更愿意赌一赌自己的命运。在台风洪水或地震来袭之时,最困难的工作往往是劝人们离开即被灾难袭击的家园。

比起很有可能不准确的天气预报,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双眼看见、双耳听见的事情,即使那不过是一些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虚假表象。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才是最能迷惑人的。

然而伊亚利恩并没有给人们太多思考和反悔的机会,他说走,那便是走。十几分钟之后,第一队最听话的人已经集结在了广场上,雨点淅淅沥沥地敲打在他们穿着的蓑衣上,人们在雨中交头接耳,他们的心并不坚定,眼神中全是动摇:“真的要走?”

“怎么只有我们来啊?其他人不走吗?”

“我只带了这点东西……回去再拿点还来得及吗?”

“各位!请不要离开!我们现在立刻就要出发!”伊亚利恩清冽的嗓音穿透了雨雾,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时间有限,能走多少是多少,所有人排好队!”

“阿姨,您和母亲先带着人,跟着我的狼走。”伊亚利恩转头便对盖娅道,“我殿后。”

盖娅看了一眼泽拉克,本想拒绝,却见伊亚利恩对她眨了眨眼睛,又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普娜’。

盖娅:“……?……!!”

她也看了一眼奈亚拉托提普,瞬间反应过来:“好!我打头阵。”

足有小熊大小的银狼率先迈出了步伐,惶恐不安的人们在盖娅与‘普娜’的带领下排成了一条长队,队伍蜿蜒向前,像极了一条在山谷中穿行的长蛇。这条长蛇还在不停地延展,一个又一个徘徊不定的人背着自己的家当,急急忙忙地追上队伍。

殿后的伊亚利恩并无多言,他只是招呼着这些人过来,自己停下一步让出空位……

人的从众心理便是如此的奇妙:当队伍里的人少的时候,这些率先决定相信伊亚利恩的人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可当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的时候,那些原本不打算走的人就开始慌张、动摇,急吼吼地拿起行囊飞快追上……

一旦踏上旅程,人们的心便开始逐渐坚定,他们已经没有闲心去怀疑决定的正确性。人们所有的力气和注意力都用来和遮挡视线的雨滴、湿滑泥泞崎岖不平的山路搏斗……

在这个时代,部落的迁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长久以来只在固定的区域活动,而未开垦的山林中连道路都没有,四处都是虫蛇鼠蚁、毒草野兽,危险遍布。

而在越来越大的雨中逃命,只会是一件更加艰辛的事情,身强力壮的猎人们将柔弱的老人与小孩护在队伍中间,人们互相搀扶着渡过涨水的小溪、翻过倒塌的树木,翻山越岭,直到走出两座山,他们才感觉到雨势转小。

人们走到山崖边,眺望着自己的家园,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这连绵不绝的雨已经给这块区域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山谷已经涨水变成湖泊,无数树木倒塌,山峰上被水流冲出一条一条的水道,土质已经明显松散……

到了此时,不需要世界意识的言语,任何一个在蛮荒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猎人或采集者,都能清晰地看出一场浩劫已在酝酿之中,随时都可能爆发。

第1406章

“……灾难真的要爆发了……”人们喃喃地道,他们直到现在才恍然大悟,纷纷在队伍中寻找起自己的熟人,“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吗?还有人留下吗?”

“部族里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负责殿后的伊亚利恩说着,将怀里帮忙抱着的婴孩交还给了他的母亲,“我已清点过人数,就连最顽固的几位……”他的视线扫过队伍末尾的几人,“……都在看到大家离开部落之时,决定接受我的建议,加入我们的队伍。”

那些人尴尬地轻咳几声,纷纷对伊亚利恩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人们再度踏上了前往伊萨卡部落避难的旅程,这一次,他们走的真心实意,除了泽拉克之外,没有人再嘀嘀咕咕抱怨。

翻过了最后一座高山之后,他们便来到了平原,走出了雨带。

雨势渐停,人们的脸上也渐渐出现了笑容,他们拿掉了自己的蓑帽,改变了队形,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撤离的事。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普拉’口中的‘殿后’,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们只能从同伴的口中了解事情经过,而外界的人们却在投影分屏中清晰地看见了伊亚利恩所做的一切。

——这种时候,使用自己形象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在神战战场内,所有的人都认为伊亚利恩是普拉,而在外界的人们眼中,那可不就是他们熟悉的前·圣子伊亚利恩吗?

在意志不坚定的人们开始加入迁徙,队伍逐渐变长、蜿蜒前行的时候,他便绕去了那些倔强之人的山洞,劝说着他们加入撤离的队伍。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困难,逐个击破。

他帮忙背出腿脚不便的老人,托付给健壮的男人们;他劝说着最小气的族人放弃山洞里那些不便搬运的财产,并承诺为他们找回或置换;而对于带着三四个孩子,迟疑着不想走的年轻夫妇,他直接抱起最小的婴孩跑走,夫妇俩无法,只得牵着稍大的孩子们追上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