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邪神驱逐计划/第四天灾:秩序神座(979)+番外

作者: 应歌夜月华 阅读记录

一开始,他们还会去神国的野外寻找能吃的东西。

但随着资源越来越少,他们寻找到的食物,甚至弥补不了力气和能量的消耗。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静静地等死,而每天都有许多人死去。

守门人们看不下去,便从自己的伙食之中分出一小部分的粮食,混着他们从野外得到的食物,分给这些人。

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或许是杯水车薪的努力,但这做法的确有效地延缓了一些人的死亡。

如今这碗肉粥,又能让他们多活几天。

其实,守门人们不是没有想过偷偷放这些老人离开神国。

只是珀拉的密林,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存在。

就算是高阶的超凡者在这里也会迷失,在漫无边际的藤蔓遮蔽下陷入沼泽,遭遇魔兽与邪神眷属的袭击,在蚊虫的叮咬和瘴气的侵蚀下发起高烧……

更不用说这是一些已经因为饥饿和虚弱丧失行动力的老人了。

远离故土并成为野兽的食粮,或者在家里静静的死去,他们都选择了后者。

既然已经没有希望,就没必要再给自己和别人造成更多的麻烦。

放他们离开神国,对于这些守门人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风险。

一旦被人发现,这都是死罪。

忙活了大半夜,来回好几趟,这些肉粥总算都被分给了每一个最需要它的人。

最后一锅肉粥,则由这五位忙到现在的守门人和负责晚上值守的守门人们分食。

“魔族的集市啊……”另一个小队的队长亚森·德罗将碗底舔了个干干净净,意犹未尽地道,“可惜我们是晚班,不然也得去买一波。”

“事实上,我有个想法。”哈德斯特说,“光靠我们几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是不够支撑这么大的购买量的。就算这些魔族真的能隔天来一次,我们的情感和欲望也来不及恢复。”

现在魔族们都不会涸泽而渔,取走的人类情感和欲望都不会危及人的性命,而被取走的情感和欲望也会再生……只是,这再生所需的时间并不短。

“我们需要更多人的情感和欲望。”亚森若有所思,“但如果通过大门的人太多,引起的能量波动或许会被皮德拉的超凡者注意到。或许我们能将那个魔族带进来,让他直接在这里收取。

这样我们只需要派几个人出去购买就行。”

比起带着一群虚弱的老人通过大门、在密林中穿行前往魔族的集市,反向操作一下或许会更加容易。

“这也是个思路,但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拿到一枚信物。而且我们也不知道那个魔族是否可以信任,食物固然重要,可我们也不能引狼入室。”哈德斯特摇了摇头,“我想的是,挑选一些可信的平民,每次集市举办时,让我们的人带上几个平民一起出去。

细水长流,我们不图让每个人都吃饱,但起码饿不死。”

“可是知道这事的人越多,我们守门人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现在相安无事,是因为被你们帮助的人都已经饿的奄奄一息,没力气思考、也没力气去举报你们。可一旦等他们重新有力气从地上站起,那么多余的心思就会滋生。”亚森并不赞同哈德斯特的做法。

他放下空碗,认真地劝诫道:“这些人或许目前看似平静的接受了死亡,实际不过是无力挣扎后已经陷入了绝望。这时候你重新给予他们希望,未必就会收获他们的感谢。

如果这些重燃的希望不能被满足,那么他们可能会怪罪于你,猜忌、暴怒、失控、或是陷入更深的绝望,甚至会选择玉石俱焚,又或许会出卖你们换来更多的食物……

别太相信人性。”

哈德斯特叹了口气:“我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

“帮助更多的人,但不要赔上自己。”亚森说,“这样吧,我们先别想那么长远的事,走一步看一步。下一次集市举办那天,我们换班,由我们小队负责购买物资。

你们先休养生息。这段时间,我们也能摸清那魔族的底细。到时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哈德斯特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就听你的。”

第758章

在两个队长商量事情的时候,贝阿塔清洗了粥锅,有些疲惫的打了个哈欠。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睡个好觉了。

——嗯,也有可能是刚刚吃得太饱,血液都往胃里涌造成的困倦。

他揉了揉眼睛,看向一旁津津有味地捧着小说的赫塔姆:“赫塔姆,你不回去吗?”

“让我再看一小会,这书实在太好看了。”赫塔姆兴致勃勃地说,“而且主角名叫伊亚利恩, 你不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吗?”

“新的希望?”贝阿塔下意识地道,“确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我记得这曾经还是黄金乡里十分流行的名字。”

“对,在黄金乡还是一个繁荣的神国,人人都充满希望的时候……”赫塔姆叹口气,“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失去了希望,困守在这凋零的神国之中的呢?

……总之,一开始我是被这个名字所吸引,但这书写的太精彩,太动人了,我一不注意就看入了迷,小伊亚利恩真的太可怜了,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母亲,又不知道父亲是谁,被那可恶的光明教会收养,受尽苦难……”

“你等等!”贝阿塔举起手,制止了赫塔姆的剧透,“我还没看过!不准你剧透剧情!”

“诶?你不是不打算看吗?”赫塔姆好奇道。

“被你说的有点好奇了。”贝阿塔说,“不过,你说过,这本书讲的是光明教会的圣子吧?那他的名字不一定是来源于我们的古语,大概率只是个类似的发音或者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