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我追定了!(29)
青衣扫码后,等了半天也没见他发表点菜的意见,终于是忍不住开口:“你要不再看看菜单?我点的也不多,要不再加点?我给你再加几个他们家的招牌菜?”
路景澄的桃花眼弯了弯:“不错。”
“啥?”
“这图不错,场景动作表情都好。”路景澄指了指桌上的立牌。
“哦这是我们那天漫展比赛时候,局内截图的二创,”青衣又补充道,“我粉丝画的。”
“……当我没说。”
得,一定是某人故意的。
青衣继续拿着手机点菜,时不时问问路景澄的意见。
菜一道道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火锅,水蒸气缭绕,在二人中间升起一小团水雾。
水雾那头的路景澄下下去几个牛肉丸,见青衣托着腮没动筷,路景澄抬起头看他。
我滴乖乖。
其实作为一个医学生,路景澄对于人类的审美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在他看来,每个人的生理构造都大差不差,毕竟学医这些年,他天天都在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那些最本质的骨骼内脏。
别人看美女帅哥们的照片,路大帅哥在看美女帅哥们的CT和磁共振影像。
路景澄记得,在他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这个年纪别的男生日常聊天都是这美女那美女的,他倒好,晚上做梦打麻将都是和三个骷髅人一起。
所以只要五官不畸形,在路景澄这里都得不到太多的评论。
他都只会淡淡地冲你说一句:“还行”。
当初在门诊的时候,青衣的面相其实是让他觉得惊艳的。
但当其他科室的同事问起青衣是不是和电视上一样帅的时候,路景澄依旧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还行吧”。
他自己也在逃避的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对待外表冷漠到极致的判断力,在青衣身上荡然无存。
后来提出要青衣住院,对青衣的诸多照顾,路景澄内心其实一直固执地想要证明,这份好感就是同作为边路玩家,对顶级职业选手的喜爱。
并且路景澄也同样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这些好感,迟早会在青衣一次次死皮赖脸里消磨殆尽。
但此时此刻,路景澄必须得承认,自己这套维持了28年的理性逻辑早就已经全面崩溃,正如同自己之前以为会消磨殆尽的好感,现在不光没淡化,反而有愈来愈浓的趋势。
而现在这愈来愈浓的好感,正如同萦绕在二人之间的水雾,朦胧却又真实存在。
路景澄隔着水雾看他,发现以前闲来无事看的那些小说,那些电视剧,那些才子佳人见面后各种赞扬,各种写诗赞美,都是狗屁。
真到了这种时候,不管之前读了多少诗词,看了多少名著,脑子里冒出来的永远都是那句:卧槽,好看!
在内心卧槽了几声,路景澄的思绪跳脱,甚至已经想到了如果把青衣带到家里,自家那对古板的父母会作何反应。
还没脑补出个所以然,就被青衣队长用手在眼前晃了晃:“景澄。”
路景澄回过神,入眼的是青衣大大的笑脸,他甚至没有去纠结青衣对他的称呼:“啊?”
“快吃啊。”
“啊。”
*
青衣对于火锅蘸料来者不拒,他的调料碗里把每个都加了一遍,搅拌着黑乎乎的一碗调料,问路景澄:“你就吃这几种吗?”
“我看网上的攻略,说这样调配比较好吃。”
青衣乐呵呵地搅拌自己的那碗:“有什么攻略不攻略的,想吃什么就加呗。”
路景澄搅拌着芝麻酱不说话。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路景澄的父母别看现在每天打打麻将生活随性,但以前也是医学界的一把刀,现在退休了也时不时接到学生的摇人电话。
所以路爸路妈在养儿子的时候严格遵循书本和科学,可能是第一次当父母的原因,路景澄从小的履历就像是一连串严谨的数学物理公式,在该有的年纪里被要求把该做的事情做到完美。
循规蹈矩,精确计算,唯独缺了点人性化。
许是路爸路妈后来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在路橙璟身上尽可能地给予了民主和包容,也得亏路妹妹在中间调和,让一家四口的关系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路景澄夹着一块毛肚,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青衣手上那碗十全大补酱:“给我试试你那个?”
青衣面露狐疑地把调料递过去:“……其实按道理来说你那个确实会好吃一些。”
火锅店的调料无非也就是那几样,不过这家店的配方似乎是自己熬的,吃起来味道更浓郁。
路景澄把毛肚蘸了下青衣的十全大补酱,味道倒也不赖。
青衣早就拿了新的调料过来:“你怎么和没吃过这些一样。”
路景澄用筷子把厚重的酱料搅了搅:“你说对了,这里面有好些我还真没吃过。”
“你……吃得这么健康?”
“倒也不是,从小我爸妈就在方方面面给我规定好了所谓的最佳选择,”路景澄给青衣夹了块牛肉,“大到学校专业选择,小到平时吃饭搭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火锅烤肉都是我大学以后背着他们吃的。”
“特别是我妈,”路景澄语气顿了下,“嗯……怎么给你个打个比方呢,慈禧太后你知道吧。”
青衣试着代入了下,打了个寒颤:“可怕可怕。”又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觉得……”
见青衣为难,路景澄倒是乐呵呵:“不用解释,就是很可怕,所以我现在就想尝试些他们以前不让我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