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安陵容重生,一个都别想活(133)

作者: Q执事 阅读记录

这个女囚并不是真正的浣碧,但是狱卒们却坚称她就是浣碧。这意味着,真正的浣碧已经得救了!

而且,甄远道深知浣碧母亲与舒太妃之间的旧日情谊,他立刻猜到了浣碧一定是被舒太妃所救走。想到这里,甄远道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宽慰。

这样的结局对于甄远道而言,无异于是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解脱。他始终对浣碧心怀歉疚之情,如今得知她安然无恙,并得到了舒太妃的庇佑,甄远道的内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宽慰。

甄远道清楚,浣碧在舒太妃那儿必定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至于自己未来将要面对怎样的道路,甄远道已不再在意,只要他的子女们依然安好地活在世上,他便心满意足了。

而浣碧呢?在随舒太妃返回的途中,她毅然决然地舍弃了“浣碧”这个名字,从此人世间再无“浣碧”此人。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崭新的名字——何玉姗。

其中,“何”是浣碧生母的姓氏;而“玉姗”则是浣碧恳请舒太妃为她起的名儿,既从“玉”又从“女”。这原本是甄家嫡亲女儿取名时需要遵循的族谱,但浣碧却对此执着不已。那个一直无法得到的名字,成为了她心头的一块病。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也算是给了她一丝慰藉吧。

舒太妃自然不了解“玉姗”二字背后的深意,不过既然浣碧有所祈求,她也就欣然应允了。

.........

第109章 国公爷离世

何玉姗也就是浣碧,就这样跟着舒太妃前往静修之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舒太妃对待何玉姗如同亲生女儿一般,不仅没有让她做侍奉活计,反而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导。

舒太妃虽然并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她仍然竭尽全力地传授给何玉姗这些技艺,希望她能够成长为像她母亲那样才情出众、温婉动人的女子。

而何玉姗也深感幸运,性子也慢慢的在改变,无疑她是幸运的,在这场变故中找到了温暖的依靠。

与此同时,在圆明园中的时光依旧平静地流淌着。

随着季节的更替,天气渐渐转凉。皇帝和皇后开始商讨起返回紫禁城的相关事宜。

这些事务每年都按照旧有的惯例进行处理,再加上华妃在一旁协助,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多的波折,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然而,宫廷生活注定无法永远平静。

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老国公不幸离世。国公爷年事已高,他的离去虽不算意外,但仍让宫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因为这位老国公并非旁人,正是之前温实初负责医治的那位。

老国公爷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状况还算过得去,平日里只是偶尔有些小病小痛,并无大碍。

而且,曾有许多太医以及民间的大夫为其诊治过,皆断言老国公爷乃长寿之人。

然而,世事难料,老国公爷竟然突然离世,这让他的家人难以接受。他们觉得事情太过蹊跷,坚信老国公爷并非自然死亡。

于是,经过一番追查,众人发现了温实初当时所开的药方子。

如此凶险至极的虎狼之药,任何一个大夫都能够轻易分辨出来。

老国公爷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情,血海深仇怎么还能忍得了,于是刚继承国公之位的小国公爷立刻就将此事闹到了宫中。

“皇上啊!您深知我阿玛的身体状况,他本应安享天年、长寿安康,却因温实初那奸佞之徒,为急于赶回宫中取悦宫中的贵人,竟开出这般凶狠的药方,我阿玛本来温养着就能痊愈的,她这方子直接要了我阿玛的性命啊!恳请皇上作主,为我阿玛伸张正义啊!换我们一个公道!”

小国公爷高举着温实初开具的药方子,悲愤交加地向皇上控诉着温实初的罪责。

皇上看着眼前悲痛欲绝的小国公爷,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之色,他挥手示意身旁的苏培盛赶紧搀扶起小国公爷。

“你且先起身吧,如果真如你所言,温实初的药方存在问题,朕定当会公正严明地处理此事,绝不姑息。”

皇上郑重其事地承诺道。

于是皇上唤来了太医院的章弥和其他太医,至于温实初先行被扣押住了。

皇上让苏培盛将温实初开的药方递给章弥等太医院的太医们传阅,众人一眼便认出了这是温实初的笔迹。然而,面对如此重大之事,他们也不敢对温实初有所包庇或隐瞒。

章弥仔细端详着手中的药方,深思熟虑后说道。

皇上,此药方确实可以治疗老国公当时的病症,但问题在于用药过猛。老国公年岁已高,身体虚弱,难以承受这般强烈的药力,因此才会引发其他不良症状。

章弥心中充满疑惑,因为他深知温实初一向行事稳重,此次为何会开出如此凶猛的药方呢?这实在令人费解,仿佛是自毁前程一般。

皇上,章太医所言确凿无疑,证明微臣并非诬告。恳请皇上作主!

得到章弥肯定的答复后,小国公爷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焦急,再次跪地请求皇上主持公道。

爱卿快快请起,老国公爷一生功绩卓著,朕定当为他老人家讨回公道。

皇上连忙安慰小国公爷,并示意身旁的苏培盛搀扶他起身。

紧接着,皇上命人传召温实初上殿。

小国公爷看着温实初上殿,自小的教养让小国公爷忍下了心中的愤恨,没有直接上前撕打温实初,只是狠狠地盯着温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