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奉旨成婚(145)

作者: 不知名晴诗 阅读记录

俞书礼皱了眉,正要叮嘱李公公,让他最近看着点老皇帝,却听李公公低声道:“杨太医是魏丞相的人,私下找过奴才,说陛下没多少日子了。”

俞书礼心中一咯噔。

“长生丸是什么东西?太医院开的药?”

李公公摇头:“不知道来处,不过陛下很信任这个,说吃了之后身子好了许多。”

俞书礼皱眉:“不知道来处,那平日里都是谁负责煎药、配药?”

“这药是陛下从三月前开始服用的,一直都是宫外送进来的,由陛下的锦衣卫单独护送,一切都神秘的很。”

三月前,可不就是三皇子开始负责春闱的时候?

俞书礼声音紧了紧:“三皇子最近在忙些什么?怎么见不到人?”

“说在准备春闱,这一个月就在各地到处考察民风呢,您见不到也正常。”李公公撇了撇嘴:“这位最近受宠的很,可傲着呢。还是不见为妙,省的您受气。”

“有说何时回么?”

“三日之后就是春闱开始,那个时候总要回宫的。”

俞书礼点头,让李公公下去,“如今状况不比从前,恐有宫变,看好陛下,那个长生丸不要再给他用了,偷偷换了。”

他的声音顿了顿,看了眼眉眼温润的老奴才,叹了口气:“李公公,你在宫里这么多年,我知道都是为了我和魏延。但是你谨记,无论发生什么,保命重要。我们不需要你为我们做什么。”

李公公抿了抿唇:“自从被两位从街头亡命之徒手中救下之后,老奴跟在陛下身边多少年,就过了多少年的好日子。在魏丞相的示意下,端妃娘娘和贤妃娘娘也私下一直照拂老奴,”他微微一笑:“如今不过是好日子到头了,您放心,老奴吃过苦,受得住。”

他躬身行礼:“老奴一定保好陛下和两位娘娘的命,无论宫内发生什么,会等到镇国公来。”

俞书礼转身离开。

端妃是魏延的亲姑姑,贤妃也是魏延安排进宫的人,他得想办法,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她们安全出宫。

夜间的时候,魏延宿在了将军府。

借着“清余毒”的借口,俞书礼又一次被骗着共浴。

魏延将人按在浴桶,两具身子贴在一处,手指不经意地在俞书礼的背上游走。

“不知节制。”俞书礼面泛粉红,瞪了他一眼,象征性地推了推人,没能将人推开。

魏延低笑了一声,凑到他的脖颈间:“你刚刚也没说停,爽完了就开始嫌弃我?”他一手揽住人的腰,一手向下,掠过圆润的沟缝。

俞书礼“唔”地喘了一声,脑中仿佛烟花乍现。他猛地一并腿,浑身肌肉紧绷。

魏延闷哼了一声,骂道:“小坏蛋!”

“活该!”俞书礼笑了笑,幸灾乐祸道。

那微微上扬的尾音撩拨着魏延的心弦。他一把扣住人的下巴,眸中闪烁:“春宵苦短,看来你明日是不想早起了……”

第70章

清晨的日光婆娑, 转眼到了春闱日。

尚未未见得透彻明媚的日光,皇城内外就已是人头攒动。

学子们身着整洁干净的儒衫,或是面露兴奋, 或是面露紧张,洋洋洒洒地涌入考场。

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 但一个个身背家族荣辱,怀揣着满腔的热血与抱负。

天还未亮,魏延就轻手轻脚地爬了起来。看到俞书礼睡的正香,便吩咐下人不允许打扰, 然后独自从将军府出发,坐上马车进了宫。

因为魏延这一时的纵容, 及至午时,俞书礼才算是彻底清醒。

简单收拾了一番,他便打着哈欠,套着一身崭新的官服,大摇大摆地走上街头, 准备穿着这身新官服显摆完一番后再入宫。

而立之年不到, 堪堪只能称得上是少年的他走在街头,一张俊秀的脸到处张望, 眨巴着眼睛, 面对那些好奇的打量和行礼都一一友善地回应和问好。

“镇国公好~”甜甜的小姑娘走过来,同俞书礼打招呼。

“你好呀。”俞书礼笑弯了眼睛,给她递了一块糖,“真乖, 去吃吧。”

小姑娘欢呼一声,又呼朋引伴过来,俞书礼一一都送了小礼物。

分明是今日武场的主考官之一的俞书礼, 看起来似乎慵懒至极,仿佛丝毫不在意会不会在春闱现场迟到一般。

仓胥驾驶着马车在边上不远不近地挂着,手中不定时像投降一般挂着一条白帛,上面快速地用墨笔更新着时辰,催促着俞书礼。

不算招人讨厌,却碍眼的很。

俞书礼望向自己身后,发现此时除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陈黎在,没有别的下属跟在他附近。他撇了撇嘴,只能和陈黎套近乎。

“嘿,你说,这春闱是不是也没什么意思?看起来好像不够热闹?”

陈黎“哈”了一声,不好违心地附和,只能摸了摸鼻子:“那不是因为小将军你睡过头了么?错过了学子排队进场的热闹。”

俞书礼瞥了他一眼。“说的好像你没错过一样。早上钟年他们执勤,死活找不到你,最后还找到将军府来了。说吧,是在酒馆还是青楼过的夜?”

“青楼有什么意思?爷是彻夜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陈黎放低了声音:“你那西北军的军备和武器需要提高了,我昨晚上研究了一晚上,模板都做了好几回。你倒是没良心的很,光以为我在潇洒。”

“你有这样好心?”俞书礼神情没多大变化:“可据我所知,你瞧上了一个小家碧玉的姑娘,整日在给她写酸溜溜的情诗。那姑娘嫌你烦,你这些日子可没少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