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奉旨成婚(152)
“我怕拖下去,夜长梦多。”魏延从俞书礼身上把视线挪开,叹了口气:“罢了,你既然不同意,便算了。”
武试进行到快末尾的时候,仅剩下一个射箭的项目没有比。
期间俞书礼陆陆续续选了几个好的苗子,登记在了礼部的册子上。
本以为就这样差不多收工的时候,小太监突然汇报过来,称刚刚皇帝离开才带走的仪仗队伍,此时又规规整整地挪了回来。
俞书礼转身望向身后。
来的不是去而复返的老皇帝。
而是太子并上两个皇子。
太子头顶玉冠,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他身着靛蓝色锦袍,并着金丝龙纹,袍脚上的几条金龙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腰上挂了一块璀璨的宝石,端方的脸上带着锐利的攻击性,看起来风雨欲来,一副要找事的样子。
二皇子面容温雅,着的是一身白色长袍,上绣碧玉色的竹叶图案,清新简单。腰间只横了一条玉色的腰带,没有佩戴任何的首饰和玉佩,瞧起来却淡雅而不失气度。
而剩下一个……穿着一身大红色外袍,衣襟也没揶好,露出一大片锁骨,发丝也随意地垂落了几分在耳侧。他一张艳丽过人的脸上笑容满面,眼下一颗泪痣点缀着容貌,却让人瞧着有一股不羁和风尘的味道。
这便是那个假三皇子,也是唯一一个看起来十分张扬不着调的皇子。他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赵玄的人设,不说演技,光是举手投足的动作,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俞书礼偷眼瞧了几次,确实没看出来和真赵玄有什么区别。
本该隐于人群的他,此时却突然抬眸,恰好和俞书礼来不及收回的视线对上,然后他勾了勾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俞书礼既然已经被抓住偷眼瞧他,再转移视线便显得有些欲盖弥彰,便干脆认真去打量三皇子这张脸。
细细看过之后,他发现这张脸倒真的看不出来有什么敷粉或者拼接造假的痕迹,饶是俞书礼也有些纳罕。
他一皱眉,担心看多了看被对面的男人怀疑,便立刻转移了视线。
看到意气风发的赵雍之后,他戳了戳边上的魏延,用眼神询问:太子不是被禁足了吗?怎么现在还能出来?
“陛下为了春闱,给他解禁了,让他辅助二位皇子做事。”
俞书礼脸便沉了下来。
来人越走越近,魏延站在俞书礼身前,将人拉至身后。
一番行礼之后,太子看向俞书礼,皮笑肉不笑地维持着表面和谐:“许久不见,小将军如今成了镇国公,当真是风光一时……”他把目光挪到草场上:“真是来的晚了些,如今都比到最后一项了。”
“是本宫的不是,让皇兄久等。”二皇子低垂下眼睫,躬身致歉。
“也不怪二皇兄处理公务慢,毕竟是新官上任,从前又没有处理考生试卷的经验,毕竟春闱这活往常都是太子殿下的差使嘛。”边上的男人开口,语气轻佻随意:“啊,我也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呢。”
这表面上是在感谢太子,实则却是在阴阳怪气。毕竟大家心知肚明,是太子闹事,才给了他上位上来,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太子闻言果然脸色一变,用仇怨的表情瞪了眼魏延,又把视线落回俞书礼身上,幽幽道:“倒是不知道,你们还能嚣张多久……”
那件事情过去这么久,太子也夹起尾巴做人许久了。如今又突然这样冒头出来,估计也就是得到了什么风声,知道皇帝对他偏爱,所以对这皇位有些势在必得了。
但他竟然不知道么?暗中押回京城的那些与他有关的罪臣里手头犯下的案子罄竹难书,合起来判他个流放都不为过。
身为太子,底下人出事,不太可能一无所知吧?怎么到这个关头还能这样自信?
要么是不想装了,想直接反了;要么……就是真的脑子不好使。
俞书礼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能被隔壁国家的三皇子踩到头上利用这么些年,喝了点酒就想大庭广众诛杀朝廷重臣,喜欢男人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曝光,连对他宠爱无度的皇帝都只能被迫将他雪藏,认真地重新考虑继位人选。
这太子……当的确实足够窝囊,就像一只掉落狐狸圈子里的羽毛艳丽的野山鸡,分明可以躲过死的命运,他却只顾着骄傲地展示自己的羽毛,看不到周围虎视眈眈的目光。
俞书礼手掌握拳,握的骨骼吱吱响,脸上却笑的客气礼貌:“太子殿下若是没别的话说了,便安心寻个合适的位置观赛吧?眼下射箭一项就要开始了,殿下也不忍心大家都等着您吧?”
太子冷哼一声,却不配合着下台阶,仿佛就要这样再闹一场。
“俞书礼,他们说孤不学无术,骄糜轻奢,是个撑不起大梁的废物。”
“你呢,你如何想?”
俞书礼嘴角抽搐。
莫名其妙的,大庭广众问这种问题。
此时的俞书礼就算有意冒犯他,也只能在心里回复:我觉得……他们说的挺对的。
见俞书礼敛眉不说话,太子脸上多了一丝戏谑:“听闻你同魏丞相马上要大婚,届时,孤必定送上一份大礼。”
“这礼,微臣代镇国公谢过了。”魏延往前一步,一只手搭在俞书礼肩上,笑道:“殿下恩赏,府上必然扫榻相迎。”
太子黑了脸色,目中凝结着寒霜,死死盯着俞书礼。“你会知道的,魏延不是良人。”
这是又开始发癫了。
俞书礼总觉得太子有种混不下去,所以开始破罐子破摔的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