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奉旨成婚(27)
台下的看客低声交谈着,不明白这个突然上台的小公子是什么人。
海棠躬身朝看客行礼,并笑道:“接下来,由我身边这位俞小公子给大家弹一曲《瑞龙吟》,为他的好友庆生,希望大家一起来欣赏支持。”
“小公子?好好好……这么标致的小公子,可比那春香院的带劲多了!”跟在太子身边的两个僚臣没认出来不着甲胄、神情温婉的俞书礼,涎笑了两声,都心照不宣地动起了小心思。
太子赵雍的脸在光下明暗不定,他什么都没说,但僚臣感觉他的视线也十分恐怖地锁在了台上的小公子身上。
礼部侍郎单世海过了一遍太子的视线,自认心中有数,对着太子低语道:“殿下,此人面生,出现在船舫实在古怪,臣下觉得应该将其抓起来仔细调查。”
赵雍的视线落在俞书礼为了抚琴方便而露出来的皓腕上,他轻笑了一声:“不必,孤心中有数。”
单世海讪笑了下:“原来是殿下相识之人?”
赵雍不点头也不摇头,目光已经完全定在了台上之人身上。
单世海只好闭嘴。
魏延往前走了几个座位,几乎就挨在高台之下,俞书礼只要往下看,一眼就能看到他。
俞书礼调整好琴,站直了笑道:“今日是我好友的生辰,但我午间睡过了头,到了现在还欠了他一样生辰礼,所以今日斗胆献艺。”
台下哄闹地跟着笑了笑。
俞书礼又道:“不过我琴艺一般,水平有限,在这里的都是贵客,希望大家对我的水平多担待,要骂我也轻声骂些。”
“快别磨叽!赶紧来一曲!”台下吆喝道。
“就冲着你这长相,我也不笑你!快开始!”
俞书礼也不扭捏,弯了弯眼睛,开始俯身弹琴。
清越的琴音缓缓流淌出来,悠扬的旋律穿过清冷的夜色,在长河上缓缓流转。
台下的看客早就收敛了声音,一眼不眨地看着台上游刃有余的少年。
刚开始他说自己水平一般的时候,大家还心有担忧。
京城贵族,到底还是挑剔的,纵使少年看起来长得实在优越,也抵不了他们对绝佳音律的追求。
然而俞书礼一曲响起,众人早就没有了质疑之声。
等到俞书礼下台,四周还沉寂在那种澎湃又忧郁的氛围里。
俞书礼揭开面纱坐回魏延身边,小心翼翼问道:“如何?”
魏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没有立刻回应,过了一会儿,才像是回过神来,扬了扬眉:“小将军还是谦虚了。”
俞书礼脸红了红:“有这么夸张吗?”他接着问:“你怎么突然坐前面来了?”
魏延的视线飘到不远处的太子身上,脸色冷了些。“无事。”他笑了笑:“这里看你近一些,能看的更清楚。”
“看那么清楚做什么?你要写书吗?”
“嗯。”
本来俞书礼还是开玩笑,没想到魏延倒是真的当真了,他摩挲了一下下巴:“今日小将军的事迹,想必明日就会在茶馆说书人的剧本中了,这钱,他们不赚,我来赚。”
俞书礼的表情一言难尽:“魏延……你很缺钱吗?”
“自用当然够,但家中就要添个要求颇高的无底洞了,所以赚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他唇角微弯。
“你胡说什么呢你!”俞书礼气急败坏,拿手指戳他的心口:“你良心不会痛吗?我哪里能花钱?!”
魏延握住他的手指,声音还带着笑意,低哄道:“并没有说是你,你就对号入座了。”
他解释道:“祖母从庵边捡了一只小狗,带回来让我养着。这些日子给它看大夫,做狗食,花了不少钱了。”说完揶揄地看着俞书礼:“小将军不见得将自己比作小狗吧?”
“你才狗!”俞书礼气急败坏,抓起桌上的瓜子壳就朝魏延扔了过去,砸了他一身,“莫欺我少年穷,莫欺我中年穷,莫欺我老年穷。”
魏延将瓜子壳扔开,笑着看他闹。
“安王,丞相大人,竟在这里遇到你们,真是令人惊讶的邂逅。”一道讨人厌的声音,打破了两人的温馨时刻。
第13章
俞书礼脸上的笑意瞬间收起。用“安王”两个字来膈应他的身份,又用这种语调来称呼他的,除了太子,就不会有别人了。
他抿了抿唇,冷着脸转身行礼:“太子殿下,真巧。”
魏延没有打招呼,目光冷冷地看着太子。
太子也不管魏延无礼,毕竟在皇帝面前,他都可以不行礼。
赵雍伸手按住俞书礼的手腕,动作暧昧地将他缓缓抬起:“安王在外就不必多礼了。”
俞书礼拧眉看着太子攥着自己的手腕不肯松手,面色黑沉。
赵雍恍若未觉俞书礼眼底的厌恶,他的视线牢牢定在俞书礼的脸上,端详半天:“安王今日着妆了?”
俞书礼僵硬着身子:“并无。”
“是么?”太子伸出手指,往俞书礼的面上抚去:“孤瞧着你这张脸,当真是国色天香……”
“殿下。”魏延出声打断,俯身倒了杯酒,抓过太子的手递给他,语气不卑不亢:“赈灾之事辛苦殿下了。”
赵雍看到魏延阻止,倒也没有再为难俞书礼,只是轻笑了一声,就松开了俞书礼的手。
他接过魏延的酒,一饮而尽,并将酒杯往下倒了倒,示意自己已经饮尽:“还要多谢魏丞相提携,往后也多多指导指导孤。”
“微臣不敢,”魏延冷笑一声,“品酒也需得慢饮,才能品出其文章,太子饮的有些心急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殿下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