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是战神小祖宗(137)

作者: 墨子白 阅读记录

双喜接过来,看着萧言锦的背影有些委屈,王爷亲手赏灯草,却没有赏他……

屋里,灯草兴奋的摇着红包封,里头没有响声,她有些纳闷,用手细细的捏了一道,也没有硬物。

大楚的风俗,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多用红纸做包封,里头塞几个铜子。初一早上,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便给红包封,至于里头的钱数就看各家的富裕程度了。灯草早前当乞丐那会,经常看到街上小孩儿摇着红包封比压岁钱,谁摇得更响些,就证明谁的钱最多。她总是羡慕的看着,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拿到压岁钱。

可里头倒底是什么呢?她小心翼翼拆开口子,从里头倒出一张轻飘飘的纸,打开一看,是张面额百两的银票。

灯草瞪大了眼睛,她在肃王府拿过最大的一笔钱是一袋银祼子,对她来说,那已经是一笔巨款,一百两是什么样子,她无法想像,抓着银票跑到书房找萧言锦。

“王爷,您给的太多了,”她把银票放在桌上,“给我几个铜板就成。”

萧言锦放下书,笑道,“不是要攒着给小世子打红包封么,几个铜板要攒到几时去?”

灯草说,“我慢慢攒,会攒够的。”

“一年三五个铜板,十年也不过三五十个,小世子若是明年就出生,你拿什么打红包封?”

灯草一琢磨,也对,给小世子的红包封不能太寒酸,若是明年就有了小世子,那确实来不及,再一想,横竖攒着是给小世子的,也不会花到别处去……她把银票又拿回来,“那我收下了。”

萧言锦说,“若小世子明年出生,今年我就得娶亲了。”

灯草,“恭喜王爷。”

“你不问问本王要娶谁?”

“王爷娶的必定是极好的女子。”

“本王娶亲,你高兴么?”

“高兴。”

“若娶的王妃不喜欢你,怎么办?”

“灯草会努力让王妃喜欢的。”

“灯草,我待你如何?”

“王爷待灯草有如再生父母,灯草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王爷的恩情,只有来生……”

萧言锦手一抬,气馁的打断她,“你过来。”

灯草走近两步,“王爷有何吩咐?”

窗外阳光灿烂,并不是适合做某些事的时间,但萧言锦有点耐不住,伸手把灯草扯到怀里抱住,灯草吓了一跳,“王爷。”

“别动,”萧言锦抱紧她,闻到她身上特有的味道,一时有点把持不住,只觉得身体里热浪飞窜,急剧的朝着某一点而去,忍不住整个人都微微颤动。

灯草不知道王爷怎么了,有些害怕,摸摸他的手,火一样烫,很是着急,“王爷,您怎么了?”

“没事,一会就好。”

可一会过去了,肃王一点也没好,身上更烫了,灯草推不开他,也没办法看到他的脸,只感觉到王爷很不舒服的样子,她扯着嗓子喊,“快来人啊,王爷病了。”

萧言锦一个激灵把人推开,福伯和双喜冲了进来,见肃王满面通红,手似乎还在颤抖,也吓了一跳,福伯道,“快请韩医官来!”

双喜应了声,转身就跑,被萧言锦叫回来,“不用,本王没事。”

福伯仔细打量他的面色,伸手想探他额头,“王爷别是昨晚吹风着了凉,发热了吧?”

“说了没事,”萧言锦把他的手打开,不耐烦的道,“都出去。”

福伯不敢多说,带着两个小的出去。

灯草不放心,在门口站了一会子,又悄悄挑帘子进来,见萧言锦撑着额在沉思,面色看起来已经正常了许多,她轻声问,“王爷,您好了呀?”

萧言锦抬头看着她,有点咬牙彻齿,不把你弄到手,我好不了。

灯草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王爷,可是我哪里没做好么?”

“灯草,你怕我么?”

灯草,“王爷生气的时候怕,不生气的时候不怕。”

“我抱着你的时候呢?”

“不怕。”

“那为何要叫人?”

“因为王爷好烫。”

萧言锦,“……”老脸蹭一下又红了……

第132章

被人抢走饭碗的感觉

灯草发现自从院里有了双喜后,她越发的闲了,跑腿的事,萧言锦都是叫双喜,从来不叫她,连她以前站的那个位置现在也成双喜专属的了,王爷说她不是奴才,不需要她干活,可她不想吃闲饭,多少还是得找点事干。见萧言锦杯里的茶少了,想给他添点热水,杯子刚端起来,就被双喜抢走了,“我来。”

灯草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

她走到书案边,“王爷,我给您磨墨吧。”伸手去拿墨条。双喜却比她更快,一把握住墨条,“我来。”

灯草,“……”

墨言锦一笔写到底,抬头看了她一眼,“这些活让双喜干,没事你看会书,先前认的那些字还记得几个?”

灯草便到书架那里翻了本杂书认字,坐了一会儿,感觉屋里的温度低下去了,起身到炭盆边看一眼,拿起火钳想添炭,一只手伸过来,抢走火钳,“我来。”

灯草,“……”怎么有种被人抢走饭碗的感觉……

她默默的退出书房,外头阳光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灯草准备去景湖边练会子弹弓,刚出院门就看到温容脚步匆匆的过来。

“公子爷,给您拜年了。”灯草冲他鞠了一躬。

温容一双眼睛紧盯在她脸上,惊喜的打量着,“快让我瞅瞅,在外头吃没吃苦?灯草,你一走,我心都碎了,今儿听说你回来了,我立刻就来了,啧啧啧,”他怜悯的叹气,“我的小灯草受苦了,腮帮子都陷下去了,吃了不少苦头吧?”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尘有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