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神小祖宗(224)
萧言锦还是放下了,把摊子上的物件打量一番,拿起一只粗陶碗,“这个呢?”
“这是粗陶,不值钱,”老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态度也生硬了些,“满大街都是,给两碎银,您抱走吧。”
萧言锦笑道,“一个粗陶也值两碎银?你要价太高了吧,五个铜钱怎么样?”
“八文。”
“好,就八文。”萧言锦解下长离剑,“出门走得急,没带荷包,这剑怎么也值个十两八两,先押在你这,取了钱立马来赎。”
老板见剑鞘上镶了宝石,抽出剑来,剑锋幽光,一看就是柄好剑,别说十两八两,便是百两也值,自然收下了。
萧言锦拿着碗,领着灯草转回长街,进了一家古玩店,把东西放在柜台上,“掌柜的,你给掌掌眼。”
掌柜的见是一个粗陶碗,没什么兴趣,淡淡道,“本店不收粗陶,你拿走吧。”
萧言锦笑了笑,说,“这可不是粗陶,乃是晋代的胚陶,看着和粗陶相似,还是有区别的。粗陶摸上去有颗粒感,质地不均,胚陶却是触手光滑细腻,有温润感。粗陶圈足不上釉,很毛燥,胚陶圈足上整釉,更何况,”他把碗翻转过来,给掌柜的看款,“这是宫里的物件,有晋皇宫的火标。”
掌柜的本来见他一身猎户打扮,没放在眼里,这时候仔细一打量,方发觉面前的男人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小觑的贵气,立马打起精神,把碗接过来,细细摩挲,认真辩认,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态度十分诚恳,“是我走眼了,没瞧出来,敢问您要价多少?”
萧言锦伸了三个手指头。
掌柜的说,“虽是胚陶,您这要价也太高了。”
萧言锦抬眉道,“掌柜的是内行,应当知道我这价钱一点也不高,不过古玩这东西讲缘份,既然掌柜的认出了它,就当交个朋友,我退一步,少这个数。”他翻转了一下手掌。
“好,客官是爽快人,”掌柜也痛快,麻溜的拿出两张一百的银票,再拿五十两纹银,一并推到萧言锦面前。
灯草在边上看得目瞪口呆,简直对萧言锦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本钱没有,就赚了两百五十两银子,天底下还有比她家王爷更厉害的么?
第210章
捡漏
拿了钱,萧言锦去集市赎回了长离剑。
灯草好奇的问,“爷,那只碗在集市只值六文钱,到了铺子里,怎么能卖两百五十两银子?集市那老板不识货么?”
萧言锦说,“集市里摆摊的那些东西,大多是从偏远乡下收上来的,没花多少钱,老板大多是个半吊子。铺子里请的掌柜都是行家,真东西多,卖得也贵,我这叫捡漏,只要识货,捡个漏,能赚出咱们的盘缠来。”
说话间,俩人到了成衣铺子,萧言锦给灯草和自己各买了两身衣裳,铺子里男装少,女装多,一溜排挂在墙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他看到一条杏黄色的夹裙,料子不错,颜色也鲜亮,若是穿在灯草身上,一定很好看。
他踌躇着多看了几眼,伙计立马会意,堆起满脸笑,“爷,给妹子也买一身吧,天转凉了,正是备秋衣的时候,这衣裳在镇上可是独一件,布料子打上京城来的,您瞅瞅这质地,还有这针线,没得说,款式也是最新的,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小姑娘穿上,不定美成啥样呢!”
灯草悄悄扯了扯萧言锦的衣袖,示意他别买,萧言锦笑笑,对伙计说,“包起来吧。”又厚着老脸挑了件素色的肚兜,见有匹软绢绸,触上去极柔软,要了半匹,叫伙计裁成巴掌宽的布条子,一并包起来。
出了店门,灯草说,“爷买夹裙做什么,我也不穿。”
萧言锦说,“以后总归要穿的,你倒底是姑娘,不能当一辈子小子。”
“裁那些布条子做什么?”
萧言锦脸微红,故作镇定的咳了两声,“你那束带也该换换了。”
灯草说,“没坏,为何要换。”
“都发黄了。”灯草夜里解束带从来不背着他,他不想看,也看到了。
灯草看他一眼,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
“爷饿了么?”
萧言锦哑笑,他没觉着饿,估计是灯草自己饿了,不好意思开口。
“饿了,”他说,“咱们去吃顿好的。”
灯草眼睛一亮,加快了步伐。
萧言锦挑了一家高档的酒楼,捡贵的,好的,点了七八个菜,琳琅满目摆了一桌子。
灯草说,“爷,咱们吃不了这么多。”
“敞开了吃,吃多少算多少。”萧言锦心疼她这些日子在山里吃的苦,想补偿她。
灯草真就敞开了吃,风卷残云般,清空了面前的两三个盘子。
萧言锦,“……”
“饱了么?”
“饱了,”灯草看着盘子里的菜,“还能吃。”
“饱了就不吃了,”萧言锦拿走她手里的筷子,“撑着了难受。”
走的时候,菜还有一些没吃完,灯草觉得挺浪费,可又没办法带走,可惜的说,“要是白耳朵在就好了,它一准能吃光。”
萧言锦提醒她,“白耳朵不吃熟食。”
灯草说,“应该吃的吧,它连野果子都吃呢。”
“你喜欢它?”
“嗯。”
“为何不带它一起走。”
“它属于山林。”灯草说,“到了人多的地方,它会不适应。”又问,”咱们接着找婫人么”
“在这呆两天,看能不能打听点什么?”不光要打听婫人,还要打听上京城的动静。
到了下午,集市上更热闹了些,锣鼓声声,吸引了很多百姓驻足,有人在耍猴。灯草也挤在人群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