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神小祖宗(393)
萧言锦看着冷锋忙来忙去,恍惚又看到了灯草,她喜欢干这些琐碎的事,干活的时候很专注,眼里有光,他常常看入了迷,只觉得上天对他太眷顾,给了他这世间最好的珍宝。
俩人就着热水吃了冷馒头和烤兔肉,也算饱餐了一顿。冷锋收拾好火塘,回头一看,萧言锦靠着墙准备休息,手臂莫名伸展了一下,似乎要拥谁入怀,只是那只胳膊刚展开,就垂了下来。
冷锋赶紧收回目光,当作没看见。
第二日一早,萧言锦和冷锋继续往山里赶路,老天却不作美,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萧言锦和冷锋只得避在大树下。
狂风大作,骤雨急下,天色黑得像锅底,萧言锦紧了紧披风,可披风底下却空空荡荡,少了那个温暖的身躯。
也许是碰巧,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定数,今日也下了雨,草湿路滑,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穿过密林,是一段陡坡,陡坡很窄,一面靠山,一面临渊,打马急驰而过,再往前走,是一片开阔地。
一年前,这里尸首遍野,血流成河,一年后,野草丛生,掩盖了曾经的罪恶。可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知道,这里曾有多么惨烈……
他看到灯草拿着长离,和金羽卫打得正激烈……
看到灯草浑身是血,风扬起乌发,她的脸白得可怖,宛如厉鬼,沙哑的开口,“来吧,我不怕你们。”
听到她说,“除非我死,否则你们,休想带走他。”
最后一幕却是,灯草被那柄黑色的重剑刺了个对穿,轻飘飘的挂在半空……
萧言锦不住的发抖,再也撑不住,跪倒在地,再抬眼,满目血红。
冷锋一惊,忙上前搀扶,“爷……”
萧言锦摇了摇头,望着灯草最后呆过的地方,久久的沉默着。
冷锋说,“爷,我在附近再找找,说不定能找到一点遗骨……”
“找不到的,”萧言锦沙哑着嗓子,低声说,“无论死活,她都会被带回上京,祭奠梁王。”
冷锋压抑着内心的悲愤,“爷,总有一天,我们会打回上京,夺回灯草的遗骨,为她风光大葬。还要用姬寻和萧言镇的人头来祭奠她。”
萧言锦跪在湿地里,用力闭了下眼睛,泪无声流下。
第361章
聊胜于无
和萧言锦预计的一样,越州城周边的村庄,跑的跑,逃的逃,村不成村,户不成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听说有地方可以安生,还管吃喝,没人不答应,带着家小和所剩无几的一点家当,纷纷要求跟祈明走。
祈明粗略的点了下人数,有五六百之多,多半是老弱妇孺,青壮力还不到两百。搀的搀老人,抱的抱孩子,拎的拎包袱,有的牵着瘦骨嶙峋的毛驴和羊,有的抱着咸菜缸和老南瓜,有的一手抓着鸡,一手握着一把干豆角,但凡家里的东西,一丁点都不会落下。
祈明领着村民们往十八洞赶,但老人多,走不快,队伍越拉越长。
他站在路边,搭着凉棚往后头看,心里很焦急,路途远,要是遇上进山抓壮丁的衙差就糟了。
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走到半路,迎面就看到一群衙差,呼呼喝喝冲过来。
村民们最怵的就是衙差,立刻慌不择路的四处逃窜,祈明一面指挥手下去应付衙差,一面大声喊道,“别慌,别跑,快回来……”
但惊慌失措的村民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一个劲的跑,尤其是青壮年,生怕被抓走当壮丁。
来的衙差不少,有三四十个,手里都拿着刀,凶神恶煞的叫嚣着。祈明的手下有二十来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拿的拿柴刀,拿的拿棍子,人数不够多,兵器上也逊了一筹。衙差们一看,立刻分了一半人手去抓捕壮丁,一时间,跑的跑,追的追,打的打,满山坡都是人,闹得不可开交。
祈明一边抵挡衙差,一边四处张望,看到衙差逮住了一个青年人,一个老头上前拉扯,被衙差一刀捅了肚子,抽刀的时候,连肠子都带出来了,家里人哭天抢地,悲愤的冲上去与衙差纠缠,结果老太太又被踹下了山坡……
另一边,两个衙差在抢小媳妇背在身后的孩子,逃走的丈夫见状又跑回来,被抓了个正着……
一方是训练有素的衙差,拿着大刀,凶神恶煞。一方是惊慌失措的村民,手无寸铁,躲躲藏藏。尽管从人数上来说,衙差是少数,可他们却明显占了上风,挥舞着长刀,不可一世,在他们看来,老百姓是不敢反抗官府的。
就在这时候,两匹马从山道上飞驰而来,当头一人手拿宝剑,一路斩杀,瞬间刺倒五六个衙差,血从剑尖甩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鲜红的血珠子,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衙差们意识到这是个硬茬,丢开村民,朝他围了过去。
那人却从马上一跃而起,从衙差们头顶上飞过,落在一处大石上,大声道,“大家不要慌,我们这么多人,难道还打不过他们?听我的令,青壮年都到前头来,女人当中,老人孩子退后。赤手空拳也不怕,没有兵器,咱们可以抢他们的!”
萧言锦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楚的传到了大家耳中。
祈明一见萧言锦,心一下就安定了,大声说,“听主帅的,不要慌,主帅一定能保大家平安。”
没人追赶,逃跑的人都停了下来,踌躇了一下,纷纷往回跑。
冷锋以一己之力与衙差们纠缠,缴了他们的长刀扔向后方,祈明便喊,“快捡兵器,跟着主帅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