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是战神小祖宗(470)

作者: 墨子白 阅读记录

一个贵女气不过,讽刺了一句,“见过吹牛的,没见过这般当面撒谎的。”

“定是知道殿下不会进来,没办法求证。”

“就是,谁也不会为这种无聊的话去向殿下求证。”

陈招听着这些嘲讽,气得不行,还要再争辩,灯草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她没必要向这些贵女们表明与萧言锦的关系,这些贵女与她何干?

突然,有人呀了一声,“殿下朝这边来了。”

瞬间,门口的人又呼啦啦回到座位上,神情比方才更为激动,又是一番兵慌马乱的相互检查妆容。

兰姜忙伸了脖子往门口看,果然,萧言锦踏上了花径,那是唯一通向这里的路。她也有些激动,肃王来兰府的次数不少,多半是与她爹呆在书房商谈事务,很少在府中闲逛,更别说会来她的金茶宴。虽说她早已订亲,却也捺不住心中的雀跃,不是非得争点什么,是心之向往的一种本能。

一个贵女说,“知道殿下攻城,那天晚上,我想偷偷跑出去给殿下开城门,可惜还没跑出院子,就被捉了回去,被我爹娘好一通数落。”

“我也是,我连二门都没出,就被发现了。”

“我还翻墙了呢,就是墙太高,又黑漆漆的,我骑在上头,不敢跳,不然就真出去了。”

“后来呢?”有人问。

“在墙上坐久了腿发软,下人架着梯子把我接下来了。”

大家笑起来,有人说,“真羡慕沈都尉,她陪着殿下一块打仗,穿着冑甲威风极了。”

兰姜扫灯草一眼,“要说这世上能配得上殿下的,也就只有沈都尉了,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容貌端庄,品行高洁,又骁勇善战,待将来西北王成了大楚的皇帝,沈都尉就是皇后,母仪天下的中宫可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做得的。”

大伙知道这番话是特意说给灯草听的,个个低头偷笑,灯草却像没事人一样,脸上丝毫未起波澜,陈招倒底年纪小,沉不住气,“你们这样挖苦我家姑娘,让殿下知道了……”

兰姜牵唇一笑,“难道几句玩笑话也要传到殿下耳朵里去?这也显得太不懂事了,若是沈都尉,断不会这么做。况且殿下日理万机,又怎会理这些无聊小事?”

贵女们纷纷附合,却突然声音一顿,灯草抬头望去,原来萧言锦已经到了近处。

一屋子贵女立刻安静如鸡,有些伸着纤纤玉手轻轻搅动锅中茶汤,有些端起茶盏静静品尝,有些则端坐着,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

兰太诚跨进门来,笑着环顾一圈,“方才听到这屋里叽叽喳喳,有说有笑,怎么殿下一来,都不说话了?”

兰姜带头起身行礼,贵女们纷纷福身,捏着嗓子,转出最温婉的声音,生怕唐突了她们敬为神明的王。

萧言锦微微颔首,并不说话,在人群中找到了灯草。

他走过去,摸了摸灯草的头,笑着问,“在这里玩得高兴么?”

灯草永远是张面瘫脸,给不出什么表情,含糊的嗯了一声。

萧言锦对她太过熟悉,哪怕再细微的表情,他也明了,立刻知道她在这里呆着不舒服,牵起她的手,“我接你回去。”

灯草轻轻挣了一下,萧言锦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不让牵,是想抱?”

灯草立刻老实了,被他牵着从人群里走出来,陈招跟在后头,昂着头,目不斜视,有种扬眉吐气的痛快。

萧言锦朝兰太诚点了点头,“今日过来,除了商谈要事,也是想接内子回去,这就告辞。”

这声内子如同一记砸山锤,重重的敲在贵女们的心上,无望过后只觉得荒唐,心瓣儿无声碎了一地。面面相觑,从彼此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不可置信。

灯草看了萧言锦一眼,想说点什么,倒底还是没张嘴。和从前的肃王相比,现在的西北王貌似多了一种叫无赖的品质。明知她有顾虑,偏要在人前提起,不正面与她交锋,从侧面来逼她就范。

兰太诚的惊讶并不比贵女们少,肃王提了步,他还没完全回过神来,忙追了上去,“殿下这就走了,不知……王妃大驾光临,怠慢了,实在是……殿下何时成的婚,草民竟是不知,改日定将贺礼奉上……”

“还未成亲,”萧言锦不紧不慢说道,“不过早已订亲,若不是这场战事耽搁,你如今该称她一声肃王妃了。”

“草民先恭喜殿下与姑娘,改日定要讨杯喜酒喝喝。”

“那是一定。”

“……”

他们越走越远,留下一屋子表情骇然,如同见了鬼的贵女们。

第428章

爷带你再逛逛

到了外头,灯草刚要去接陈招递来的缰绳,萧言锦却一把将她抱起来放在自己马上,然后翻身上去,“难得今日有空,带你看看平西郡。”

灯草,“我有马。”

萧言锦诧异道,“从前都与我同乘一骑,怎么今日这般见外?”

灯草不是口齿伶俐之人,竟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萧言锦让陈招牵着红云先回去,将灯草腰轻轻一勒,让她靠向自己,低头在她耳旁道,“这些事情,你得慢慢习惯。”

他一扯缰绳,马儿不紧不慢的走起来。灯草被迫靠在他怀里,心跳不觉加速,想直起身,他的手却始终搭在她腰上,察觉到她小小的挣扎,立马不客气的镇压。

这条街住的都是商贾,高门大户,路上行人不多,灯草尚不觉得什么,可前面就是集市,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看到他们的人多了去了。

萧言锦道,“前几日,若梦带你逛集市,结果你捡了叫化子回来,想是没逛好,今日爷带你再逛逛。”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尘有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