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是战神小祖宗(493)

作者: 墨子白 阅读记录

穿好衣裳,萧言锦给灯草绑了发髻,用一只小巧的玉冠束起来,灯草做回姑娘后,别的都妥协,唯独耐不住梳头,更不愿往头上插各种发饰,萧言锦给她准备了满屉的头面,一个也用不着,他便退而求其次,给她买些好看的发带和束冠。

陈招打了水来,刚拧了帕子,便被萧言锦接过去,灯草要自己洗,萧言锦不让,示意她扬起脸,灯草刚抬了下巴,萧言锦趁机偷了个香,一旁侯着的陈招和刘进羞红了脸,一个望向窗外,一个低头看自己的脚。

罢了早饭,萧言锦带灯草出门。陈招眼巴巴看着自家主子,灯草的心早跑到草原上去了,完全视而不见,跟着萧言锦有说有笑的走了。

陈招失望的叹了口气,刘进便道,“殿下在跟前,王妃眼里哪还容得下旁人,叹气有何用?”

出了城,灯草撒着欢就跑,萧言锦追上来,“今日带你去个远点的地方,跟着我。”

灯草应了声好,笑得眉眼弯弯,追着萧言锦的踏雪暗暗较劲,总想超过他,无奈踏雪是名驹,哪会轻易被一匹矮脚马超越,马蹄踏着地面震山响,与红云保持着一身长的距离。

跑了一会儿,灯草看到了一片褐黄色的地带,忙勒了下缰绳,喊道,“爷,前面就是戈壁了。”

萧言锦放慢了速度,回头应她,“去高原。”

戈壁上碎石子多,灯草心疼红云,让它慢慢的跑,红云一慢,踏雪也跟着慢下来,依旧与它保持着一身长的距离。

远处的高原隐约可见,今日天气不错,阳光破开云堆,露出了雪峰。那些雪峰终年白皑皑一片,被云雾笼罩,不是轻易能被人看到的。

灯草惊讶道,“上次我来采金茶,没见到这些。”

“今日我们就去那儿。”说话间跑过了戈壁,萧言锦开始策马,同时喊道,“跟紧些。”

灯草拍了红云一巴掌,“跑!”

红云撒丫子跑起来,追逐着踏雪往雪峰冲去。

上了高原,马儿的速度又慢了下来,跑了一段,萧言锦停下来,从行囊中抽出一条雪白的厚披风,迎风一抖,给灯草披上,“上边寒冷,空气稀薄,马不好走,咱们自个去。”

灯草问,“去上边做什么?”

萧言锦把弓箭背在背上,“捉鹰。”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声鹰唳,远远的传过来。俩人抬头望去,一只孤鹰从上空掠过,飞入云层里不见了。

灯草,“是昨日那只鹰么?”

“是。”萧言锦道,“是只海东青。”

“海东青是什么?”

“万鹰之神。”

“爷喜欢?”

“喜欢。”

灯草说,“今日定替爷捉住它。”

萧言锦笑着摸摸她的头,“好。”

灯草信心十足,然真做起来却不容易。高原缺氧,往上走呼吸渐渐不畅,萧言锦牵住她,低声道,“步子再放慢些。”

爬山他们是有经验的,领教过越州的深山幽谷,这里的险峰算不上真正的险,只有寒冷和缺氧,是最大的问题。

风大了起来,吹得灯草东倒西歪,萧言锦却稳如磐石,紧紧握着灯草的手,带着她往上爬。不时有碎石从他们脚底滚落,骨碌碌不知滚向何处。

萧言锦问灯草,“冷么?”

灯草张嘴,吃了一口冷风,忙又闭上,冲萧言锦摇摇头。

鹰巢并不在雪峰顶,而在雪线以下,萧言锦和灯草躲在山壁后,看到那只鹰蹲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它收拢翅膀,睥睨世间,显出一种孤寂的味道来。

萧言锦低声道,“看到它后头那个山洞了么?那是它的巢穴。一会我射箭把它往洞里赶,你上去封住洞口。”

灯草,“好。”她悄悄往上爬了几步,在离洞口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住,朝萧言锦点头示意。

萧言锦取下弓,搭了三支箭在弦上,并不射鹰,而是封住它的左右和上方,防止它逃跑。拉满弓,弦嘎嘎作响,手一松,利箭飞出,孤鹰振翅欲飞,却发现左右和头顶都有利箭射来,它干脆转身,窜进了洞穴里。

灯草在它飞进洞穴的瞬间,飞身扑来,长剑出鞘,封住洞口。萧言锦赶了上来,与她堵住洞口。

两人一鹰,在黑暗中对持。

第448章

熬鹰

人不动,鹰也不动,大眼对小眼。

萧言锦说,“你抓它出来。”

灯草微微噘嘴,“它会啄我。”

萧言锦抬眉笑,“你怕它?”

灯草默了一下,“不怕。”见萧言锦还看着她,干脆坦白,“刘管家说做娘子的要适当的示弱,不要事事都逞强……”

若不是怕惊着鹰,萧言锦真想放声大笑,他的小娇妻哪用示弱,怎样都是可爱的。

他折了根枯枝探进洞里,鹰偏了偏头,猛的一啄,枯枝断了。

灯草抽了口冷气,“这么凶。”

这么凶,萧言锦也不敢让灯草徒手去捉了,掏出一对鹿皮手套递过去,“戴上。”

灯草接过手套,见他从腰间抽出一根透明状的细丝,好奇的问,“这是什么?”

“鲛丝。”萧言锦说,“得想办法绑住它的嘴,小心它的爪子。”他让灯草挪开一些,持紫电伸向那只鹰,幽暗的洞穴里紫光盈盈,鹰缩成一团,一双黑亮的眼发出阴鹜的光,狠狠盯着萧言锦。

他把鲛丝给灯草,“它怕紫电,我对付它,你来绑它的嘴,敢不敢?”

“敢。”萧言锦想要的东西,她豁出命都要弄到。

灯草拿着鲛丝小心翼翼靠近,鹰嘴里发出嘶嘶的声响,贴着洞壁缩了缩,萧言锦持紫电抵在它面前,额上已然冒了汗,虽然他们把鹰堵在山洞里,但这是头凶禽,大意不得。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尘有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