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神小祖宗(604)
萧言锦眼珠子动了动,低声道,“放下吧。”
若梦松了口气,把饭菜放在桌上,“天冷,趁热吃。”
若梦的话提醒了萧言锦,不管他想干什么,首先得保住命,保住了命,他才能守着灯草。
夜里他抱着灯草一起睡。早上醒来,感觉精神好些了,但灯草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萧言锦守了灯草三天,终于死了心,知道灯草不会再活过来了。
清风扬劝他,“让灯草入土为安吧,她不能再陪着殿下往前走了。”
萧言锦没说话,依旧呆坐着。
清风扬摇了摇头,转身出去。
大家以为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下去,但当天夜里,萧言锦系上披风,带上兜帽,叫上一队亲卫,趁着夜色疾驰而去。
大家闻讯赶来,只看到那队人马驰入茫茫夜色中,若梦问清风扬,“谷主,主帅去哪?”
“去给王妃找个入土为安的地方。”
第546章
城破了
萧言锦给灯草找的地方叫桃花坳,就在上京近郊。风景很好,桃花盛开的时候,如云霞灿烂,草地上开满各色野花,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他曾带灯草去那里踏青,在此处长眠,灯草应该会喜欢。
棺木是沈焕臣亲自去芜城挑的上好的楠木棺,寿衣等物也早已准备妥当,只等萧言锦肯首,便可筹办起来。
钉棺的时候,大家以为萧言锦会闹,但是并没有,他只是不愿别人插手,从抱灯草入棺,盖上棺盖,到一颗颗钉上棺钉,全是自己亲力亲为。所有人都默默立在边上,看着这个几乎被悲伤压垮了的男人。
棺木落穴,黄土掩埋,直到平整如初。不堆坟,是怕被敌人知晓,拿灯草的坟茔做文章,扰了她的清静。
萧言锦亲手移了一棵桃树过来,为灯草遮风挡雨,好生守护她。
从始至终,他一直很平静,黑眸如古井,不起半点波澜。
但对萧言锦的旧属们来说,这是他们熟悉的曾经的西北王,威严,冷清,疏离。
沈焕臣亲自去芜城购买棺木的消息,是尹秀生带给萧言镇的。
“陛下,沈焕臣亲自购买棺木,一定是为肃王准备的。”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肃王已经死了,但西北军迟迟不肯撤走,让萧言镇的心总是悬在半空,不得安宁。尹秀生的话进一步证实了肃王的死讯,算是个好消息。
“沈焕臣在西北军中,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劳烦他亲自去芜城买棺木,只能是肃王。”萧言镇脸上带了笑,“时间长了,尸体要腐败的,他们拖不起,只能收棺下葬了。”
尹秀生,“要不要查探肃王下葬的地方?”
萧言镇摆摆手,“不必,只要肃王下葬,一切都将结束,勤王军到哪了?”
“都还在路上。”
萧言镇皱眉,“当初雷继照将兵力分散,是不知肃王从何处攻上京,如今肃王已经到了上京城外,他们还磨磨蹭蹭的做什么?”
尹秀生道,“大约是在观望。”
萧言镇冷笑,“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难不成他们以为肃王真能破城?定要等肃王死讯公布才死心么?”
尹秀生呵了呵腰,“陛下息怒,此事臣自会跟进,谁先来,谁后到,臣心中有数,陛下身边,不留有二心之臣。”
萧言镇点了点头,“嗯,此事就交与右相去办。”
安福进来通报,“陛下,杨国师求见。”
“让他进来。”
杨国师就在门口侯着,听到萧言镇的话,立刻堆起满脸笑,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皇大喜。”
萧言镇不觉眉头一展,“杨国师,朕有何喜?”
“老道方才算了一卦,紫微星大杀四方,天狼损落,是为吉兆啊,陛下。”
萧言镇向来信这些,听闻不由得喜笑颜开,“如此吉兆,是我大楚之喜,国师劳苦功高,朕有重赏!”
杨国师赶紧跪下谢恩,“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份。”
萧言镇又道,“右相为国事操劳,鞠躬尽瘁,朕亦有重赏!”
尹秀生也跪下谢恩,忠心还没表完,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人未进来,声音先传进来,“陛下,肃王攻城了!”
萧言镇猛的一震,“肃王,不是死了么?”
传令兵莫名其妙,不知肃王为何就死了?
那日肃王被刺伤,许多人都看见了,但将养了这么久,人家好了不成么?
尹秀生急忙问道,“看清楚了么,确定是肃王?”
“是肃王,他亲自率军攻城,城门都快撑不住了!”
萧言镇惊得脸都白了,牙齿直打颤,“朕的兵比他的多,还有那么多勤王军在路上,如何就守不住?”
传令兵道,“肃王与沈焕臣从南门与西门两处进攻,西北军骁勇,已登云梯上城楼,守兵挡不住……”
萧言镇怒道,“北门与东门的兵力呢,为何不援助?”
“北门与东门也有敌军骚扰,后来才撤了,但各处将军不敢大意,怕是肃王声东击西的诡计。”
“报——”又一个传令兵冲进来,“陛下,南门破了,肃王带人攻进上京城了!”
萧言镇身子晃荡了一下,被安福扶住,不可置信道,“这么快,就攻进来了……”
“肃王来势凶猛,此次攀云梯最先上城墙的就是肃王。”
尹秀生吃惊道,“肃王不都是在后方指挥的么,怎么亲自攀云梯登墙……”
这个问题传令兵答不出,只有缄默。
萧言镇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去催勤王军,让他们从后面夹击,把肃王赶出上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