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好时节(115)+番外
柳怀远回府,正见柳阔沛身边伺候的人候在府门口,见他回来,请安道,“老爷请您去书房叙事。”
柳怀远连回去更衣的功夫都没有,拿着帕子草草擦拭,就跟着小厮去了书房。只见柳阔沛正在练字,瞧见他来了也没多说什么便直入正题,“今日永宁公主同你商讨了些什么?你在凤翔府时可与旁人来往密切?可不要被牵扯进这桩事里。”
“父亲放心,在凤翔府时并未私下与当地官员来往,几乎都是在书房议事,太子殿下大多数情况都在场。”
“那便好,今日朝堂之上永宁公主说起这事时可谓是令人诧异,怕是陛下早早便有心收拾他们,才特意令永宁公主前去,毕竟谁也想不到陛下会将此事交给一女子。”
“我听闻早前朝会争执时,陛下就问过父亲的意见,父亲当时在朝堂上可是替永宁公主说了不少话?”
柳阔沛叹了口气,哼道,“想也知晓是刘邈在背后搞事,只不过他们怕是低估了永宁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即使陛下没有交代,怕也会设法保下永宁公主的。我原先还想着此事板上钉钉,只是不知要如何收场,谁知今日朝堂上他们竟如此轻易就闭了口,想也知道是心虚。”
“父亲,永宁公主在凤翔府时亲力亲为,帮那里的百姓做了不少事。”
“你如今也是天真!功劳再大又如何,朝堂之上行事滴水不漏才是行事之道。我瞧着,二皇子如今渐渐大了,其背后母家野心也是跟着增长了,怕是再过几年就要和太子一较高下了。”
柳怀远皱眉,“怎会?太子殿下是嫡子,论身份,论天资,俱是在二皇子之上,陛下也是一心栽培。”
柳阔沛摇摇头,“那是皇位,但凡有个机会,谁不想去拼一拼?陛下如今春秋鼎盛,一心栽培太子,定是没人敢做什么,但过几年陛下精力不济,太子生母也去了,后宫又是以肃贵妃为尊,未尝没有转变。”
柳怀远不赞同道,“陛下不是那等昏聩君王。”
“前些月司天监上奏,其中话语分明是逼着陛下重新立后,你猜最后谁能登上那后位?”
“是刘家做的?”
“不管是不是,最终看的是受益者是谁。陛下说后宫没人能担其责,要从官家女中选人。要不是逸儿早早定下夫
婿……”
柳怀远抬声道,“父亲,柳家不靠这个也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
柳阔沛叹了口气,“我与你说这些,只是让你在朝堂之上小心些,如今这个情况,还是不要得罪刘家的好,要不是当初陛下特意指了你,不好拒绝,我倒觉得吏部比东宫好得多。如今你在东宫做事,按说也是太子一派,将来若太子登基,你便是当之无愧的从龙之功,只是来日方长,之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别将自己的路给堵死才是。”
柳怀远自是听懂了父亲话中的意思,以往也是听得进去的,今日不知为何,眼前忽的浮现李昭那双含着讥讽与审视的眼睛,像是在嘲笑自己的懦弱。他瞧着父亲,想道,‘如今父亲身居相位,本可以有能力大展身手,有一番作为的,现下却是八面见光,滴水不漏。’
他想起在凤翔府时李昭笑着对自己说愿自己将来得入凌烟阁,不禁觉得几分可笑。
第62章 天南地北,几多尘土,何限风波。……
李昭原想着雨一会儿便停了,谁知一个时辰还未停歇,眼见着雨越下越大,主仆几人还是冒雨回了长乐宫。李昭的裙摆、鞋袜全湿透了,回了宫便全脱了上到床上,用被子将自己裹了起来,“你们几个先不用管我,快些去将淋湿的衣裳换了再过来!”
慢月今日没有出去,见几人都是湿漉漉的,连忙赶着她们去更衣,“已经入秋,着凉了可要遭罪,快些去换衣裳,我在这边伺候。”说话间将一个汤婆子递给李昭,“殿下快些暖暖,在外间这么长时间怕是人都要吹透了。”
“叫人去熬些姜汤,我们一会儿用了。”
幸而苏溪这几日不在宫中,少了许多唠叨,李昭乐得自在,加之外面下雨,也没人过来,懒得换衣衫,里衣外面披了件袍子,歪在榻上看书。
还未清闲片刻,就听门口的侍女说道,“殿下,三公主来了!”
李昭惊诧,不知李晓澜冒雨前来是有什么事,“快些请进来!”
李昭现下钗环也全部卸了下来,只随手挽着头发,见状也来不及如何,只将将拉了拉衣袍,一眼看过去真真是衣衫不整、披头散发。“三妹妹不要介意,我今日淋雨回来,便懒得再收拾了。三妹妹今日来是为何事?”
李晓澜抿了抿唇笑道,“没什么,只是想着二姐姐从关中危险之地回来,定是受了不少苦,想着来看看二姐姐身子可好。”
“不算凶险,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回来了。三妹妹这些日子如何?”
“都是些平常,也不过是随着国子监的师傅学习,前些日子新来了个女师傅,精通胭脂香料调制一道,闲暇时同一些小姐调制了不少,还动手制了好几个夏日里驱赶蚊虫的香包,我给大姐姐送了一个,原先给二姐姐留着呢,不过如今也到了秋日用不上了。”
“也无妨的,等明年夏日里咱们姐妹一同做,我不善调配香料,但动手做几个香囊还是可以的。”
李晓澜叹道,“明年还不知是个什么光景。”
“淑妃娘娘近日里可好?”
李晓澜皱了皱眉,脸上浮现些许担忧,“老样子罢了,不喜出门,经常在宫里做些刺绣打发时间。加之这几个月父皇因为公务烦心,就连中秋都不许摆宴,我都许久不曾见到父皇了。不仅是我,怕是二弟也有段时间没见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