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好时节(236)+番外
“那你可以观察周遭景色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些带给我们的思索不比观察人少。”
李昭听见孩子的哭声回过神来,瞧着刘袂越发激烈的言辞,不由地皱了眉头,以往最多是在家宴上同一些宗亲贵族暗地里搞一些小动作,如此不加掩饰的讥讽倒是少见,她看向李洲,李洲一手搂着柳允朗去拿桌上的点心递到柳允朗面前,似乎对眼前的情形毫不知情,她心中盘算着,近来朝堂上也没出什么事,自己的这个二弟更是默默无闻,何事至于刘袂嚣张到这个地步。
第二日,李昭便有了答案,正日里祭天祭祖,大朝会上除了百官朝贺,邻邦送来贺礼,宣读赦书外,另封李旸清为秦王,食邑皆为最上,同时下旨由贵妃代行皇后桑蚕之礼,与此相比,加封李时悦三个出嫁公主的食邑就显得不足挂齿了。
李昭还是一向的不在乎,只要李洲没有废太子,其他的都不算什么,“去请太子妃来长乐宫中小坐片刻。”可后宫中那些嫔妃可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没有子嗣的,一味地冲到和安宫向刘袂道喜。
长乐宫中,李昭还算闲适,裴素英就有些坐不住了,李昭笑道,“算起来你比我小了四岁,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宫中没有出嫁呢。”
“那是陛下疼爱公主。”
李昭手上动作没停,将泡好的茶递到裴素英面前,说道,“我看着你有些内火旺盛,尝尝这个,皋卢茶,止渴明目除烦,南边有做药用作止头痛烦热的。”
裴素英听李昭这话中有话,皱了皱眉头,李昭轻抿一口,看她没有动作,平静道,“尝尝,如何?”
裴素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入口涩而苦,同自己以往用的茶都不一样,抬头见李昭面色平静的将茶喝完了,也仰头喝了下去,想了半天也只有一句,“这茶很是独特。”
李昭看她神情勉强,分明是不好拒绝,抬手又给她倒了一杯,茶汤腾起的热气遮在两人中间,“这茶不是这般喝的,初次喝时,难免觉得苦涩,不想茶汤在唇舌停留,囫囵咽了下去或是吐了出来,可你细细品味,苦味过后便是甘凉。”
或许李昭的话太过笃定,或是她的神情格外认真,裴素英喝第二杯时慢慢品尝,果真有一丝甘甜。
李昭似乎只是同她叙话,言语间丝毫不提肃贵妃和二皇子,“我与阿悯从小一同长大,对他的性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当时宫宴上他一眼相中你,想来也是你身上有过人之处。我未见你时就问过他,他说你见他第一面就不慌不忙,对上他眼时也并未闪躲,让他生了几分好奇,我当时就想,这样的女子当是冷静自持的,与他性子倒是相补。”
裴素英只能顺着李昭的话道,“公主谬赞了。”
“你与阿悯相处可好?”
裴素英不知道李昭为何这么问,自己与她不算亲密,在李昭面前,这些闺中之事还是羞于启齿的,“同普通夫妻没什么不同。”
“怎会没什么不同?”李昭看向对面躲闪的裴素英,认真道,“你既是阿悯的妻子,也是大梁的太子妃。阿悯迟迟没有成婚,也是因着这个。”
裴素英自然知道,她千里而来,为的就是这个,她是裴家这一辈中最优秀的女儿,诗书礼乐,琴棋书画皆是按着世家典范教导,她如何能甘愿潦草嫁人。她说服父亲让叔父带自己来到长安,想要来这大梁权势最盛的京都见识一番,真正落足这里时,她瞧着繁华热闹的长安,看着矗立在最显眼地方的皇城,更加坚定了自己是属于这里的。
“你确实是块璞玉,可未经雕琢的玉石全然显露在眼前,到底缺了几分温润。你当肃贵妃为何几次三番去惹你?”未等裴素英说话,李昭接道,“那是因为她知晓你沉不住气,定然会想办法反击,她要的就是你动。”
裴素英心中不服气,看着李昭的眼神有几分怀疑,她这个公主的位置无人可动摇,自然不需要去争。
“你家中对你当真是重视,给你留了不少能人,我竟不知裴家久不在京,宫中竟然也能插上手。”
裴素英瞬间瞪大了眼惊
愕的看向李昭,只见李昭不紧不慢道,“太子妃不同于其他,你是太子的同盟,自然要有所谋划,只是父皇尚在,你若是太过心急,便是害了太子。”见裴素英还没缓过神来,李昭笑道,“有事多同阿悯商议,你嫁于了他,你所做的便是他所做的,可千万不要用错了力。”李昭看了看天色,“桑蚕之礼,你这太子妃也得出面吧,自然是不能在我这处久待的,快些回去准备吧。”
裴素英看着李昭,她说完这些话后依旧是心平气和的换水泡茶,仿佛刚刚真的只是同她唠家常,可那般的城府,那样的沉稳,自己自愧不如。不过她还是收拾好心绪,笑道,“早就听闻这长乐宫自小便赐予了公主,就连公主出嫁后陛下也让人试试看顾,只是今日匆忙,到底没来得及细看,等寻个闲时再来叨扰。”
“我还要在宫中住上几日,自然是欢迎的。”
今次的上元灯会,办的极为盛大,李洲难得有兴致,换上常服同李昭出了宫来,人声鼎沸中,李洲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你母亲没少拽着我陪她逛市集,那时我还是皇子,你母亲就嫌弃我身后跟着的人多,玩的不自在,抓着我的手就跑,将那些侍卫都甩了,后来我成了皇帝,渐渐忙了起来,她也就没在同我提起过出宫游玩的事了。”
“还是有的,我五岁时爹爹娘亲带着我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