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好时节(28)+番外
见此,李时悦站起来说道:“行了,你歇着吧,我出去与苏公公说。”
过一会儿李时悦回来时,就见李昭捧着碗拿着羹匙不停搅动着,就是没有入口的动作,上前看果然是红枣莲子羹,一看就知是熬了几个时辰的,里面银耳已经炖的软烂,闻起来很是有食欲。
李时悦没好气的说:“快些吃吧,再搅一会儿就凉了。”
李昭看着面前的红枣莲子羹皱起了眉,“我实在是受不住红枣的味道,你要是不让我看见还好,可这碗里的红枣恨不得冒出来,本来就没什么胃口,现下我实在是吃不下去啊。”
李时悦接过李昭手里的碗搅了几下,确实比一般羹汤里的红枣多了不少,试了试温度,李时悦舀了一勺放在李昭嘴边,“张嘴,我喂你。你要是实在不能看就把眼睛闭上。”
于是李昭咬着牙算是喝完了,忙叫寻月端水漱口。
李时悦在长乐宫陪李昭用完午膳,一同歇了午觉,下午起来见其脸色比早上红润些方才放下了心,“这还差不多,早上我见你就像从水井捞出来的女鬼一样,披头散发整个人没有血色的。你月事时一向如此?”
李昭有气无力道:“也没有,可能就是前些日子累到了,连带着这两月格外厉害了些。”
“等苏溪回来再让她与你调调,你这每次闹得这么厉害怎么行。”
“晓得啦!我现在好多了,阿姐回去吧。”
“怎么,好些了就嫌我烦了,不是你中午午睡时蹭着我睡着时了,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我今日无事,不能让我蹭顿晚膳啊?”
“能能,阿姐想干嘛都行,你就是将我长乐宫拆了我也不敢说阿姐一个字啊!”
“能耍贫嘴了,看起来是好多了。”
虽说如此,晚上李时悦还是歇在了李昭这里,两姐妹晚上不知如何闹腾,第二日两人都起晚了。
第12章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且说前朝,皇帝同众官商议后将殿试定于八日后四月二十一,张贴示文写到:恐再历会试之过,体恤考生经炎暑之苦,今上特令,司天台演算于四月二十一设殿试。
如此不误诸事,众人皆喜。但因此皇宫内人员往来比之之前多了不少,各处巡防也比平常严上许多,本是三班轮换,每半个时辰巡视一圈,到现在重整为四班,每班每队多增数人,致使后宫众人多是闭宫不出,以免生事。
李昭在屋内躺了数日,如今大好,却是腰腿不适的,便提议要去御花园内走动走动,因着一时兴起也无甚大张旗鼓,只带着望月几人一同出来。
正逢百花开时,几日不曾看,园中已是花团锦簇。李昭玩性起,将太湖旁的小船解下放入湖中,几人上船向湖中心飘去。
时值夏初,湖中荷花虽无几盛开,但满池莲叶也足够让人养眼,越往湖中划,莲叶越盛,几乎盖住船身。船上备糕点茶水,李昭几人玩起了六博,正值兴致高涨时,忽从岸上传来呼叫,听其话,似是在喊李昭。李昭忙命人往来处划,至上岸方见是李明悯及李时悦带人搜寻,一头雾水道:“这是干什么呀?”
李明悯见其毫发无损方才舒了口气解释道:“长姐今日上午去你宫中寻你,却未见你及你身边侍女,问了你宫中其他人也是不知便来我这里询问,我亦不知你去处,等了良久不见,以为你出事,这不张罗人来寻觅。”
李昭皱眉无语,“你们这架势怕是动静不小。”
果然此事还是闹到刚下早朝的李洲那里,本是留了几人商议正事,如今也是顾不上了,将人晾在那里。
李昭同他二人来到清心殿时,自是瞧见候在外面等着宣召的众人。李昭狠狠瞪了李明悯一眼,瞧向众人,谁知其中就有柳怀远及杨宇二人,众人见他们二人过来连忙行礼。
进了里间果然见李洲先是打量了李昭上下,见其确实无事方才看向李明悯厉声开口:“这动静闹得如此之大,竟都传到朕这里了,太子此举可是太不稳当了些。”
李明悯倒没有反驳,低头说道:“是儿臣鲁莽了,未曾将事情搞清就擅作主张,以至于闹到您这边,儿臣愿领罚。”
李洲听此未曾消气,继续呵斥:“何止鲁莽,你如今不小了,入朝听政也不是一两日,前日里见你行事也算稳重,今天此举做的却是毫无章法,还累了你阿姐的名声。”
李洲说话是越说越急,声音是越说越大,甚至在外面的众人也听的清清楚楚,内侍将头低下,外面也是静悄悄的。杨宇同柳怀远眼神示意,结果柳怀远毫无回应,只好撇撇嘴将头低下,耳朵却竖起来听得仔细。
李昭见父亲说的已是口干舌燥,连忙上前递上茶盏,嘴上劝道:“想来也是因为我未曾交代下面的人,阿悯也是担心我,才急急召人寻找,若说有过错,女儿也得担上几分的。”
李洲睨了李昭一眼缓和语气道:“你就惯着他吧。凡事都像如今这样急急燥燥,他将来如何担事?指着你们来给他收拾残局不成!”
李昭揽着李洲的胳膊摇了摇,脸上作为难状,“父亲,这不是关心则乱嘛,您若是再因此责怪阿悯,我心里也是十分过意不去的。”
李洲对着李明悯疾言厉色,却拿自己这个女儿没有一点办法,“好了,此事就此揭过吧。昭儿你先出去,我还有几句话要与阿悯交代。”
“好,那我在
外面等阿悯。”
李昭行礼退下,出了殿门便见几位大臣俯首拢袖作低头状,面上大都有几分尴尬,谁知竟能遇上陛下教训太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