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好时节(34)+番外
温婼固执道:“您从来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李昭与温婼都了解对方,李昭知温婼是个较真之人,温婼知李昭困境难解,有些僵持不下。
李昭低声说:“阿婼,你该知晓,我既知你的心意,便不会再去向父亲请旨赐婚的。”
温婼抬头直视李昭眼睛说道:“殿下是要阿婼为此自责一生吗?”
李昭摇了摇头,轻声道:“我从未与你讲过我父母之事吧。”
温婼很少听李昭提起过往,有些愣怔没有出声,李昭自顾起身走到窗下,推开窗子向外面看去,正值夏季,窗外的树上飞来几只燕子,叽叽喳喳的叫着。
“父亲与母亲相识是在市井,当时母亲常常溜出府玩乐,他们是在酒楼打抱不平时认识的,我听母亲说当时明明是她救了那女子,偏偏父亲冒出头来,害得她还以为父亲是对那女子有意呢。”说到此处李昭脸上挂起了笑,整个神情很是放松,“再后来母亲在宫宴上方才知晓原来出头之人是当时的太子殿下。母亲说当时父亲很是意气风发,有些世家中少见的侠气风范,许是脾性相投,两人私下将京都玩了个遍,还约着一同去过赌场呢。就这样两人渐生情愫,当时为了参加太子妃选举,母亲还与家里闹了一场,最终还是为了父亲义无反顾的入了宫闱。”说到这里李昭眉头皱了起来,语气也带上了几分沉重,“母亲曾说过她很是不喜宫中规矩,但还是为了父亲过了许多年。我曾问过母亲,若是再选一次可还愿意嫁于父亲?我记得母亲当时笑得很明媚,她和我说,你若爱上了一个人,便是刀山火海也得陪他闯一闯的。”说到此处李昭低头不语,缓了好久才转身看向温婼,“虽有些幼稚,但我却自始至终觉得情之一字要重于许多事的,两情相悦本就是难得的机缘,莫要错失。”
“阿昭……”温婼开口叫了李昭却不知怎么说下去,李昭接话道,“许是生在皇家,便觉算计才是正常,但我是真心希望你们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李昭直直看着温婼的眼,眼里许多情绪让温婼不敢直视,移开了目光道:“阿昭,你让我再想想。”
温婼未在李昭这里久待,没一盏茶的功夫就辞去了。
温婼走后李昭看向门口,“进来吧,早就都听见你的脚步声了。”
李时悦从门外进来,说道:“你这耳朵真是灵敏。”
“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
“本来想着上次温婼进宫我恰好有事没见到,今次过来想着打个招呼,谁知刚到门口就碰上你们在屋里聊这个,想着先避一下,就成了这样了。”
李昭不说话,走到窗下将刚刚打开的窗户合上,说道:“此事你知晓便好,不要在温婼面前提起。”
李时悦看着李昭说道:“我原以为你之前同父亲提起前就同他们聊过了。”
李昭神色蔫蔫:“当时急着回来,没顾上。”
李时悦沉默许久,忽然问道:“那,你对我和魏尧的这桩婚事作何想法?”
听李时悦如此问,李昭抬头看向她,神色惊讶,“怎么,阿姐如今是不满意魏尧了?正好父亲还未下旨,阿姐如今后悔还来得及。京都公子如此多,阿姐不妨再好好挑挑。”
“别打马虎眼,自你回来只是过问过一两句,从未有过表态,我想知晓你的想法。”李时悦坐在李昭对面看着她,话里是一派严肃。
李昭知道这次怕是躲不过,手指敲击案面,凝眉思索了一会儿方才开口:还记得小时候的玩笑吗?你曾同我说你这辈子要嫁的人定会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你我都知当时的话是年少无知时说的做不得数,但我私心里还是觉得我的阿姐配得上这世间最好的男子。”
李时悦没有开口,盯着李昭,听她继续说道:两心相悦结为夫妻的事情在你我身上甚为稀奇,但我也愿阿姐能碰上这份稀奇。我相信若是母亲在此,也会如此说。“而后李昭忽的笑着摇摇头,“但我太清楚阿姐是如何想的,若是换了我,我也会做和阿姐一样的选择,我知晓劝不动你,更不知要如何开口劝你。”
李时悦苦笑着开口:是啊,父亲也说过,母亲若是还在定会鼓励我找个情投意合的。你有些事上和母亲一样,所以自你回来后我就等着你来同我争论,但直到现在你都没有一句反对。阿昭,你太过清醒了,我有时倒宁愿你不要将凡事看得太清,难得糊涂的人才是自在的。”
李昭笑道:你我皆是如此,阿姐,我知此事你也是深思熟虑后做的抉择,我只愿将来阿姐能向前走,或有另一番气象呢。”
“那就借你吉言了。”
第15章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其后几天热闹不减,因着挨着端午,今日大朝
会上李洲更是下旨于五月八日宴请群臣,以慰路上奔波辛劳,为表喜悦更是赦全城三日宵禁。
前朝后宫众人忙着为宫宴之事做准备时,却是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来。李旸清同李晗光御花园玩闹时发生了口角,到后面以至于动起手来,李晗还将李旸清的脸都抓花了。
刘袂知晓后自是不会忍气吞声,当日下午就带着李旸清气势汹汹告到了李洲那里,但不知李洲同她说了什么。只见一群人趾高气昂地跑到清心殿,而后怏怏不乐地回了来。
此事传到李昭这里也只当个茶余饭后的闲话,提了一嘴便撇开来不在意了。
夜色初显,华灯溢彩,交泰殿内宫宴尚未开始,侍女内侍正在忙碌的布置各处,从桌椅屏风到玉筷碗碟无一不是小心翼翼再三检查过。随着鼓乐起,侍卫立于两旁,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同家眷陆续到了,相互拱手示意攀谈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