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糙汉将军的娇贵夫人(139)+番外

作者: 手抓饼要加鸡蛋 阅读记录

孙辈们渐渐长大,都要各奔前程,像这样齐聚的时候还真是不多了。

“今日要是阿铃回来了,咱们就就算是聚齐了……不过阿铃前几日回来过了,也算是聚齐了。”

崔家除了二房的崔知节崔知礼外,崔家大房有一个儿子,名叫知信,是崔琳琅的堂弟,如今不过十二三岁。

三房一样是两兄弟,年纪比崔知信还小两岁,崔家给请了先生在家,三兄弟一块儿读书。

崔琳琅回家几天,都没见着两次这三个堂弟。

“大郎快要考试了吧?”

“是的,祖母。先生说今年约莫八月初就要考试了。”

“那也就一个多月的工夫了,好好考,你是老大,要给弟妹们做个榜样。”

“是,孙儿谨遵祖母教诲。”

崔老夫人摆摆手说:“祖母就是随口说两句,谈不上教诲,读书的事儿祖母也不大明白。不过有一事你得上心了。您年纪不小了,等考完也该说亲了。”

崔老夫人说完,又催李攸竹,“老二媳妇儿,这事儿你要上心,不止是大郎,二郎年纪也不小了,得早点儿相看起来了。”

崔知礼刚要笑大哥,没想到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祖母,等大哥娶了我再娶也不晚吧?一下找两个媳妇儿把我娘累坏了怎么办?”

“怕把你娘累坏了,那就祖母给你找。”

“祖母,您瞧您这话说的,把您累坏了孙儿不是更罪过吗?”

“你啊……什么话都叫你一人说了。”

饭后,一家人乘着月色回家。

路上崔知礼还叽叽喳喳问李攸竹:“娘,您打算给大哥找个什么样儿的媳妇儿啊?”

“你管好你自己得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被亲娘撅回来了,他也不生气,转头又问妹妹:“阿留啊,妹夫对你好不好?要是对你不好,哥去揍他。”

崔琳琅看二哥一眼,心想就二哥这身板,就别说揍不揍的事儿了。

“二哥,他对我挺好的,暂时用不着你出手。”

“哦?是吗?那二哥暂且放他一马。”

走在前头的李攸竹摇摇头,就这儿子,还找媳妇儿呢,谁看得上他?

“娘,你摇头什么意思?”

“你烦不烦!我还不能摇头了?”

……

过了一会儿,崔知节也开口,“娘,我的亲事还是等等再说吧。”

“娘知道啊,你上回不是说过了,要等你考完试?娘记着呢,你现在别操心这个,好好准备考试就行。”

最多也就再等两个月的事儿,也不差这两个月了。

“大哥,你要是八月初考试,正好那会儿我还在家,能送你去考场呢。”

“嗯,先生是这么说的,大概就是月初那几天吧。阿留是不是正好可以过了中秋再回?”

“嗯!反正都要留到八月,干脆就过了中秋再回。”

崔知节笑说:“那正好,你走的时候大哥还能送你。”

他算着考完试后,就等着公布成绩,期间也没有别的事儿了,正好可以送送妹妹。

“什么走不走的,这事儿能不能过后再说?对吧娘。”

……

崔琳琅回屋之后,照旧坐到书桌前开始给云铮写信。

“今日京城的月亮又圆又亮,庭州应当也是一样吧……”

第124章 明月照见有情人

“今日是六月十四,若是按信送到的日子,你再看过一次月圆,我就要启程回庭州了。我想,大概第四次月圆时,咱们就能一起看到了。”

云铮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二十了,圆月变成了弯月,不过依旧明亮。

自此之后,云铮除了收拾菜,又多了一件可以干的事儿——看月亮。

上个月,地里的菜就开始成熟了,云铮自个儿去摘了豆角,煮熟晒干了送到京城去。

算算日子,阿留回庭州前应当能吃上。

这块地,从崔琳琅回京后,就一直是云铮自己在打理,浇水施肥从不假他人之手,农书他都看了好几本了,收成挺不错。

地里的菜收获之后,他又跟厨娘学了一手腌咸菜的本事,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儿,试一试倒也觉得乐趣十足。

…………

“女婿来信了?”

李攸竹到女儿房里来,看到女儿手上拿着信纸,还一脸笑意,就猜肯定是女婿来信了。

这段日子她也看出来了,女儿女婿感情甚好,这也让她放心不少。

“嗯。”

崔琳琅红着脸将信收起来,面对母亲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云铮写信说地里的菜就要成熟了,要制些干菜给我们送来。”

算算写信的日子,现在菜干大概已经在进京路上了。

李攸竹想了想,有些迟疑地说:“女婿毕竟是一军将领,这又是种菜,又是绣花的,叫人知道了是不是不大好?这些事儿当个消遣玩玩就罢了。”

“可不就是消遣吗?娘您放心,云铮他自己也有分寸的,不为这些耽误公务就是了。”

“别的事儿就罢了,绣花这事你以后可别叫他做了。”

崔琳琅闻言玩笑道:“娘,您这还未见着女婿,就护上了?上回爹可跟我说了,您还戴着荷包回舅舅家呢。”

李攸竹轻轻点了点女儿的头,告诉她:

“这事儿做一回,人家只会夸他孝顺,做得不好人家也会夸上一句有心。可次数不能多了,也不能做得太好你可知道?再多来几回,包管有人说你是个悍妇了,在家里让男人做针线。”

崔琳琅哭笑不得。

“女人做得针线为何男人做不得?再说了这事儿也是他自个儿喜欢,我可从未逼迫过他。”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糙汉与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