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113)
“与鲁国联姻也是一桩好事。”士常说道。
第76章 “是五王姬吗?”……
这是阿瑶第一次进入雍国的宫殿,与众多雍国建筑一样,高大的建筑与宽厚的城墙让这座国君的住处显得森严庄重。四方道路皆是笔直有序,她跟在雍殊身边,由宫正带领前往宴席。
一路上她会遇见宫中任职的臣仆和赴宴的客人,参加今日宴席的多为雍国的官员,他们与雍殊寒暄时,总会若无其事般地投射过来目光。
她明白雍殊的意图。
一直遮掩她的存在并不现实,不如让其他人逐渐习惯她,之后便不会有过多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再过几年,她的身份更不容易暴露了。
“王姬今天会参加宴会吗?”阿瑶问。
“不会,她病了。”
她不满道:“你对她的情况这么了解?”
雍殊停下脚步,他垂眸盯着阿瑶的脸,她今日脸上敷有妆粉,眉如远山,面若桃花,来往的人总会将视线长久地停留在她脸上,令他不喜。
他眼眸中的情绪冷淡下来。
她表现得如同后院中争风吃醋的女子,在意他的行踪,介怀他是否与其他女人交情更深。但他清楚地知道,她并不是这样的人。若是真的在意,竖起尖刺的同时会裸露柔软的皮肤。
他避开她那双兴致勃勃的眼,继续往前行走。
阿瑶有些纳闷,难道她装得不像吗?她可是向父亲宫中的夫人学的。
今夜的宴会参与宾客如云,菜肴如流水不断呈上。
人们清楚鲁国国君来访的目的,但为防止婚事不顺,皆心照不宣地装作不知,如同参加一场普通的宴会,这种不是以商议政事为目的的宴席,流程不会太严格。公子殊带来一名女子,虽然令人意外,但不会遭到阻止。
阿瑶落座后,见到了公女予缇,她收起了平日的跋扈张扬,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国君之女的礼仪与风范。
予缇下定决心,今日势必要促成这场婚事,她要让鲁侯相信她能够成为一位世子的妻子。
她的端庄在见到令人讨厌的女奴时勉力维持,但下一刻看着出现在对面的雍衡,她不免露出了些趾高气扬的神态。
雍衡近些时日总是嘲笑她的生母身份低微,令她愤怒得砸烂了几个花瓶。她挑衅地向雍衡一笑,同时使用手势骂他。
恰逢此时,乐师奏响《肆夏》一曲,雍国国君出现在大殿门口,他的身旁是另一位年龄相仿的男人,与雍仲廪魁梧的身形不同,他更瘦一些,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看上去比雍仲廪年轻。
从他的服饰,予缇很快判断出来他是鲁侯,她慌张地收起手指和脸上的情绪,与其他人一同起身行礼。
雍仲廪笑容爽朗,他向殿内伸手示意:“鲁侯请入座。”
鲁侯收回落在殿内一角的视线,拱手做揖道:“雍君客气了。”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作为制定了礼乐制度的周公后人,鲁国十分重礼,当日晋侯继位不正,也是鲁侯率先指责他的行为。
遵循沃盥之礼清洗双手后,鲁侯看向殿内符合诸侯规格的七鼎六簋,目露赞赏。
宴上其乐融融,宾至如归。待宴席过半,奏乐方歇时,鲁侯说道:“素闻雍国乃礼仪之邦,今日所见的公子如圭如璋,公女蕙质兰心,可见传言不虚,雍君真是治国有方,治家有道。”
“鲁侯谬赞了,遵循周礼的指引成为品德高尚之人是我等毕生的追求。”雍仲廪举杯敬道,“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若能学得周公分毫,
我这辈子便无遗憾了。
这番话令鲁侯欣然,举杯共饮后,他提及此行目的:“今夜这番对话,雍君品德令我仰慕,若能求娶一位雍国公女,实乃鲁国之荣幸。”
自从听闻鲁侯到访的消息,雍仲廪便十分意动。雍国在汉水下游发展多年,国力日益强盛,吞并与控制着周边小国,但雍国在中原的影响力依旧有限,在中原的故土是早已回不去了,因此通过联姻的方式增强在中原的势力,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雍仲廪笑道:“我只有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她虽担不起鲁侯的称赞,但胜在勤勉贤淑、端庄大方。”
雍衡撇撇嘴,脸色有些难看,他不乐意见到这些。若是予缇嫁到鲁国,那雍殊将获得鲁国的支持,陈国相较鲁国,无论是号召力还是国力都存在差距。
予缇心中喜悦,她连忙端起酒樽饮下一口醴饮,借酒樽遮挡上扬的嘴角。
“不知鲁侯想为哪一位公子说亲?”
鲁侯缓缓道:“寡人宫中正缺少一位君夫人。”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就连与鲁侯一同从鲁国到来的卿大夫们,也都惊讶地看向自己的国君。
阿瑶放下筷子时,看到雍殊手背盘亘的青筋。
予缇的脸色亦有些错愕,她放下酒樽的动作迟疑僵硬,当即出声问道:“不是世子吗?”
鲁侯重新看向她,他的目光予缇并不陌生,宴会上有几次她察觉到他的视线,她以为他是为了观察未来的儿媳,不曾想这个老东西竟是看上了她的美貌,想占为己有。
相比鲁国官员的诧异,鲁侯显得镇定自若:“或许是公女误会了,世子还未有成亲打算。”
雍仲廪以眼神警告予缇,她只能将剩余的问题吞回肚子里。
对雍仲廪而言,将女儿嫁给鲁国国君或者世子没有太大区别,当下思索后,他甚至觉得予缇此时成为鲁国的君夫人,对雍国更加有利。
雍仲廪想要答应亲事,雍殊在他前开口打断:“妹妹已有心上人,不日便要纳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