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92)+番外
温怜微微点头。
过了片刻,紫苏抱着一个白娃娃走了进来,温怜坐在床上,没有马上接过去,盯着他看了半晌,才道,“带走吧。”
紫苏眸色微怔,似乎没想到是这个回答,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将孩子抱了出去。
如今她是宋家三夫人,同人成婚了,可惜那人前不久死了。
温怜正垂眸思索时,身下传来响动,她抬眸看去,却见一只白狐叼着布老虎,抓着垂在床边的被子跃了上来,走至她身旁,仰头看她。
“白翡,你怎么……”也在这里。
温怜下意识脱口而出,可未等说完,又想起来,哥哥又把它送到自己身边了。
白翡摇着尾巴,用鼻尖蹭了蹭她的手臂,在她身旁寻了个舒服的位置,躺了下来。
温怜忍不住勾唇,将它抱
在怀里,轻轻揉了揉它的耳朵。
紫苏还未离开,方走至门前,骤然停了下来,“老夫人。”
温怜闻言,手上动作一滞,寻声看去,却见老夫人和宋子雁走了进来。
老夫人先是看了眼紫苏怀中的孩子,又看了眼温怜怀中的狐狸,她深呼吸片刻,才说,“你那位表哥已经承认了。”
温怜闻言,眸色不解,承认什么?
老夫人眯了眯眼,“这孩子是他的。”
温怜方醒来,头还微微阵痛,她疑心自己听错了,紧蹙着眉,却见老夫人继续道,“我也知道,阿津给你留了休书,如今陛下已经赦免温大人的罪名,我们宋家不欠你们温家什么,如今津儿已死,温小姐也早些离府罢。”
说完,她转身离开。
老夫人走后,宋子雁留在屋内,手中拿着一封信,递到温怜手中。
温怜看着手中的信纸,方要打开,宋子雁先道,“弟妹,你想带走那孩子吗?”
温怜动作一滞,抬眸看向他,却见他眸色清明,没有质问的意味,温怜垂眸思索片刻,点了点头,“二哥,我只有他了。”
宋子雁嗯了一声,叮嘱她片刻后,才离开屋内。
温怜盯着手中的休书,看了半晌,又放了回去。
她嫁入宋府时,未带来什么,走后却有了一个孩子陪着她。
若那人能回来就好了……
丫鬟们很快收拾好东西,上马车时,两位嫂嫂都来送行,正告别时,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温怜抬眸看去,却见紫苏抱着一个包裹,急忙跑到她面前,“夫人……”
温怜看了她半晌,对上她祈求的目光,点了点头。
紫苏如蒙大赦,跟着马车,向温府走去。
马车内,温怜掀起帷帘,回头望了一眼宋府大门,才收回目光。
马蹄哒哒地踩着地面,车轮滚动,缓慢行驶。
温怜垂眸良久,才拿出那封休书。
他的字迹素来苍劲有力,下笔后鲜少改动,可休书上的字却勾抹不停。
——吾妻阿怜,性娇,生于富贵,少时千娇万宠,未尝见粗人……怪吾之武夫,难解其意,与之性冲,常不晓其意,使之泣……今日之事告急,效死前行……
娶其为妻,吾之幸也。
读到最后,泪水滑落,滴在信纸上,温怜紧攥着休书,眼泪止不住下流,她紧抿着唇,盯着最后一句话,抬手用力咬着自己的手臂,直把手臂咬得渗血,才堪堪止住喉咙里的哽咽。
这人死了,她的念想也断了。
从今往后,都会困在这年的秋日,再也无法走出。
三年后。
“阿怜,逸之待你也不错,何不嫁给他?”继母捧着花名册,平声道。
温怜低垂着头,没有开口,自从霄儿长大后,继母便时常提议为她另谋婚事。
可她心里还牵挂着那人……总以为他还在自己身边。
第54章 诗道情9就任由他们两个狼狈为奸?……
继母瞥了她一眼,将手中的花名册推到温怜面前,“一个都瞧不上?”
温怜抬手,接了过去。
花名册上记着京中几位官员的姓名年龄以及官职等信息,不过都是品级低下的小官,或死了正妻的大臣,小官给她正妻之位,大臣让她过去当侧室。
温怜抚着花名册的边角,脑海却浮现那人的身影。
正值春日,雨骤风急,方才还春风和煦,不知何时,云层倏地覆压在京城上空,城东半边阴,城西半边晴。
一声雷响过后,温怜瞬间站起身,向门外跑去。
“你去哪里!”
温怜找来两把油纸伞,向后山跑去,风愈发急,却不凌冽,只带着稀疏的雨点。
待看到新立起的石碑,温怜跑上前,将伞放在石碑旁,几乎瞬间,垂下的雨点重重落在上面,侧斜而下,没有打到伞下方绽放没多久的花苞。
“亡夫宋君之墓。”
温怜拿出帕子,擦了擦碑文,看了几眼后,又对母亲的墓碑拜了几次,才转身离去。
温怜撑着伞方跑回院子时,一个身穿月牙锦袍的小男孩在院外踌躇,小厮撑着纸伞站在他身侧。
见到温怜的瞬间,他瞬间停下脚步,远远地望着她。
温怜走过去,俯身将他抱在怀里。
“阿娘。”
“怎么等在外面?”
他伸手环着温怜的脖颈,“很想你。”
温怜轻轻嗯了一声,脚步不停走至屋内。
方一进门,见她满身都是雨水,紫苏连忙上前,接过她的外衣。
“父亲白日教霄儿学了新诗,母亲想要考察霄儿的功课吗?”
奶团子换完衣服,拿着本诗集跑到温怜面前。
温怜坐在梳妆镜前拿下发髻间的簪子,闻言动作一顿,轻声纠正道,“是舅舅,不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