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为我牵红线(24)

作者: 孤猪一炙 阅读记录

小碧本是想瞒着江凝的。毕竟这些事情让小姐听到了,小姐心里难免会难过。

说是过去的事情,可几个人又真的能坦然不计较呢?

可惜,小碧性子直,她回到轻云院后,一脸纠结,欲言又止。

江凝一眼便看出,小碧是有话想说。她今早出门前还是欢欢喜喜的,回来便这幅样子,显然是出门遇到了什么。

“小碧,你可是在外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说给我听听。”江凝问。

江凝一问,小碧就憋不住了,她将今日在外头听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说完了小碧又后悔了:“小姐,对不起,我不该说的。这事本就与我们无关,我听了就算了,还回来和您说。”

江凝却笑着说:“你不必自责,你告诉我很对。这件事,今日你不告诉,明日我也会从别处听到,你先告诉我,让我有个准备,免得以后听了猝防不及,叫人笑话了。”

听江凝这么说,小碧松了口气:“真的吗?那我就放心了。不过小姐,您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听说那都是前几年的事情了,世子大约早就忘记这位明小姐是谁了。”

江凝没做声。

明小姐是肃州大都督明大将军的女儿,她听韩晴提过,韩奕十四岁便去肃州从军,在明大将军麾下效力。

这些年,韩奕长期在北境。所以韩奕不可能不记得这位明小姐了。

不过数月光景,韩奕娶了她,明小姐嫁了别人。

真是一对苦命人啊。

江凝感慨。

第13章

退路女观,便是好的去处。

几日后,江凝听说城外有一处女观清风观,便提前向韩夫人请示,想去女观烧香请愿。

江凝嫁入侯府已经快两月了,除了林府那次,这些时日她安分守己,鲜少出门。虽然称不上是韩夫人满意的少夫人,却也没有闹腾惹事。

韩夫人对她多了几分放心,许她出城去清风观。

韩奕听说此事,特意让唐越随行护卫。

次日一早,江凝起了个大早,想趁早出城。

“清风观是五十年前,本朝的一位公主主持建造的,那位公主人到中年,丧夫丧子,便有了避世之心。于是她特意修建了这处道观,在此出家,渡过了余生。”

小碧将打探来的消息告诉江凝。这些日子,江凝虽然足不出户,却会偶尔吩咐小碧出门买些东西,同时叮嘱小碧打探一些事情。

在上徐老家,城外也有一处女观,江凝常去,只是她可不敢回上徐了。

将来和离后,她得有个去处啊。

女观,便是好的去处。

反正,她也没想过嫁人。

想到这儿,江凝不禁想起了韩奕上回带她去陆羽茶楼这件事。

她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真是做得出来。

小碧不解:“小姐,您笑什么?”

江凝赶紧憋住笑摇头:“没什么。”

清风观在距离京都城有些远,他们卯时正出城,巳时过半才到观前。

清风观不大,里面主位供奉的是慈航真人,相传慈航真人救苦救难。只是清风观名气小,时下百姓多偏好求姻缘、求财运等,故来清风观的人不多。

进了清风观,去主殿烧香跪拜后,江凝便在观众四处走走,不料走到一处偏院,她听到有童子的读书声。

江凝好奇,她忍不住往那处偏院走近,站在院门前,她看到院子中有四五间屋子,中间一处堂屋窗户大开,里头里传出幼童读书声。

江凝走近,看到里面七八个幼童,男女皆有。

而屋前首座上,则是一位女道,她坐在案前,手上捏着一把戒尺,看来这女道就是童子们的夫子了。

见孩子们齐声诵书,江凝没有打扰,她看了一会儿,便转身准备走,却见背后有一女子。

她约莫二十出头,个子很高,生得有几分英气,穿着一身束袖衣赏,装扮利落,不像是扑通女子。

江凝有些惊讶,她正要让开,那女子却冲她开口:“方才在院外看到唐越,想必夫人就是韩世子的新婚夫人吧?”

江凝心里诧异,这姑娘认识韩奕。

“姑娘慧眼。不知怎么称呼姑娘?”

明秋月咧嘴一笑:“我是明秋月。”

江凝微惊:原来她就是韩奕爱慕过的人,果然是英姿飒爽,与众不同。

“原来是明小姐。你也来烧香?”江凝并没有和明秋月攀谈的心思,不过对方主动上前,她却不好冷淡不理。

“我是送一个孩子过来的。”明秋月回头,只见她身后跟着一名侍女,侍女手机上牵着一个女童,约莫三岁左右。

江凝不解。明秋月解释:“两年前,北突进犯,这个孩子父亲死在了战场,她生母悲痛下抑郁而亡,她成了孤儿。”

女童打量着江凝,眼神谨慎胆怯,让人心疼。

江凝明白了:“你是要把孩子放在这里?”

明秋月点头:“北境生活艰苦,如果把她留在北境,她只怕都无法

读书习字,所以我这次回京,就顺便把她带来了。”

“明小姐有心了,我今日第一次来清风观,竟不知道清风观还会教养孩童。”

明秋月解释:“清风观是华云公主建造的,当年华云公主连丧两子,又正巧在山中捡到一个孤儿,便将其带回清风观扶养,于是清风观历来有收养孤儿的做法。”

就在这时,方才还在屋内的女观走了出来,她约莫四十多岁,一脸沉肃。

“这位是明小姐吧,贫道去尘。”女观合手施礼。

明秋月,江凝回礼。

“见过道长,这就是常青。常青过去吧,以后你就跟着去尘道长读书。”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卿卿知我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