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为我牵红线(31)

作者: 孤猪一炙 阅读记录

韩奕今日有些怪,言语都比平时快了许多,看起似乎很急切。

大概,他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吧。

江凝关了门,把信收好。

既然韩奕让她等明日再看,她便听他的。

不过,江凝很纳闷:有什么事他不能当面说,还要写信给她?

……

翌日一早,天还没亮江凝就起身了。

昨夜韩奕让她不必相送。

可她毕竟是韩奕的夫人,韩奕今日离京,一年半载都不会回来,她要是不去送送,不说韩夫人怎么想,她自己都觉得不太好意思。

江凝洗漱更衣,穿了一身藕紫衣裙,她出门时,正巧韩奕带着方波出门。

外头候着两名侍卫,都提着灯笼。

见江凝出来,韩奕看过去,有些诧异。

江凝微微一礼:“我送送世子。”

韩奕点头,并未多说,不过他脚步慢了许多。

江凝连忙跟上。

等到了前院大堂,韩广夫妻,韩晴等家人都在了,还有韩奕的二弟,江凝还是第一次见。

众人和韩奕简短话别,随后送韩奕出门。

韩奕骑上马,带着数十将士离去。

……

韩府众人回到前堂,正要各自离开,韩广却道:“凝儿,前些日子没功夫问你,你在家里住得还习惯?”

江凝连忙回:“多谢爹关心,我一切都好。”

韩广点头:“那就好。韩奕长期不在家,委屈你了,听说你常去清风观,这也是好事,不过记得多带些护卫一起。”

“儿媳明白,一定会小心。”

韩夫人脸色却不怎么好:“还是尽量少去吧,一月去四五次,实在多了些。”

江凝只得应下:“是。”

“娘,你要是不放心,我陪大嫂去。”韩晴连忙说。

“那有那么闲。你年纪不小了,也该收收心,学学持家之术了。”韩夫人反对。

“好了,江凝去清风观讲学又不是坏事,就这样。今日大家累了,各自回去歇息吧。”韩广摆摆手。

江凝回到小院,今日起得太早,她有些困。

她脱了绣鞋刚想躺下,忽然想起韩奕昨夜给她的信。

他说,等他走了再看。

她现在能看了吧?

江凝心头痒痒的,虽然她很困,却立即起身,去桌案抽屉中找出了那封信。

江凝打开,只见信中只有寥寥数句:

“李诵,白鹭书院夫子,温文尔雅,品行端正,文采斐然,因左手略有残疾无缘仕途。我已写信告诉他你需要一些教导幼童的书籍字帖,他或许会来送来给你。”

江凝错愕。

很快她明白了,这是韩奕为她物色的第三个人。

这一次,江凝无奈的同时,心里有些说不清的不舒服。

他嘴里虽然说两人可以不和离,相敬如宾过一辈子。

可实际上,他马不停蹄为她相看下家,迫不及待与她和离。

也罢。

江凝暗暗决定,等韩奕下次回京,她便与他和离,不会让他为难。

第17章

晏如安她对我并无爱慕之情。

白鹭书院。

李诵拆开昨夜唐越送来的信,信中韩奕恳求他一件事:

韩奕夫人在清风观教导幼童写字读书,韩奕托他帮忙找着合适的书籍字帖送去。

李诵皱眉:不过一些书籍字帖,去书铺问一问寻一寻不算难事,韩奕为何专门托付他?

可是有别的用意?

李诵虽然想不明白,却还是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

两日后,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江凝出门前往清风观。

这回江凝带了好些东西,一盒点心,还有几支小木剑。

这是江凝为那些孩子准备的。

“小姐真有心,是把那些孩子放在心上了。”

江凝轻笑:“那些孩子身世可怜,让人心疼。”

除了心疼孩子,江凝也有自己的打算。

下午,江凝去学堂讲学。

她抱着几只小木剑进入学堂,原本端坐的孩子们都忍不住伸长脑袋去看,有胆大的已经出声询问:“江夫子,这是什么呀?”

那孩子一脸期待,显然是明知故问。

江凝抿嘴忍笑:“是小木剑。我们先来温习上次的功课,谁答得好,便可得到一支小木剑。”

“我答!”

“我答!”

好几个孩子大声道。

江凝于是问,“上次我给你们讲了一个刻舟求剑的故事,谁能原原本本复述一遍?”

有三个孩子大胆复述,江凝给他们一人一支小木剑。

随后,江凝又出一题,让孩子们写“剑”字,她将剩下的小木剑分给写得好的孩子。

“江夫人,今天讲什么?我们一定认真听!”孩子们迫不及待听新故事了。

“今日讲诗。”

江凝今日讲的是《咏鹅》这首诗,她以故事入题,讲了几只小鹅游水的故事,再为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最后教孩子们“鹅”字。

半个时辰后,讲课结束,江凝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写字,她一抬头,就看到去尘站在窗外。

她正看着江凝,面带微笑,还朝江凝招招手。

江凝走了出去。

“江夫子,你讲得真好,他们既学了诗,又认了字,还很高兴。”

人天性好逸恶劳,尤其是怀有赤子之心的幼童,更是很难抑制天性。

想让幼童静心求学可不容易。

“我也只是因势利导,尽量让他们觉得读书习字不是那么枯燥的事情。”

去尘点头,“正是如此,你用心了。对了,昨日有人送来一包东西,说是转交给你,我放在这边杂物间,你来看看。”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卿卿知我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