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为我牵红线(41)

作者: 孤猪一炙 阅读记录

晏如安连忙拱手回礼:“见过嫂夫人。”

江凝又看向韩奕:“今日天气不佳,常青情况也还没好,我要在这里多留一日,想必世子还有要事在身,不必在这里陪我。”

韩奕忽然回京,大概是有事,江凝便给了他个台阶。

韩奕点头:“我今日回京,需得进宫面圣,不能多留。”

“世子慢走,一路当心。”江凝客气叮嘱。

看到夫妻两人相处,晏如安若有所思。

这么看来,韩奕说的都是真的。

这对小夫妻,相处之间客气有余,却无半分亲昵。

哪个久别重逢的妻子,见了忽然出现的夫君,会是江凝这样淡然模样?

看来,她是真的没把韩奕当做自己夫君啊。

第22章

两大一小……

韩奕与晏如安几人转身正要走出勤学院,迎头却撞上了一位女子。

那女子行色匆匆,神色焦急。

竟是明秋月。

晏如安惊讶:“明小姐,你怎么也在这儿?”

明秋月见了两人也十分意外,不过此时她没什么心思在意这个,她抬眼看到江凝就在院内,便匆匆跑过去问:“韩少夫人,常青怎么样了?”

这阵子正逢年末新岁,明秋月是乐府的新妇,忙得不可开交。

她要跟着婆母学习筹备年节各项事宜,要跟着婆母去拜见乐家族亲,她在北境生活那么多年,面对这些是焦头烂额,一时间便顾不得在清风观的常青。

她今日才得知常青病了,于

是匆匆赶来。

“乐少夫人莫急,大夫刚给她看过,常青没什么大碍。她就在屋内。你去看看她吧。”江凝急忙道。

明秋月匆匆道了声多谢,快步进了屋。

见到这一幕,韩奕与晏如安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些隐晦的了然。

“走吧。”晏如安催促。

晏如安与韩奕离开清风观,又立即赶往城中。

韩奕身为边关武将,今次以陈报使名义回京,回京第一件事便是要面见圣上,免得落人把柄。

……

路上。

晏如安与韩奕骑马并行。

晏如安忽然问:“你真的要和江小姐和离?”

韩奕骑马,面无表情:“我答应过她。”

那就不能食言。

从一开始,他没想过娶她。

而她,也并不想嫁他。

既然如此,两人自然应该和离。

……

明秋月进去探望常青,江凝则去请去尘安顿宋大夫今夜在清风观住下。

随后,江凝见一旁学堂的那些孩子心不在焉的,扒在窗户上张望,她又笑着进了学堂,监督他们温书。

不多时,明秋月便从常青屋子走了出来,她神色平静,可眼底掩饰不住失落。

方才她进去,常青闭眼装睡,不肯与她相见。

明秋月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可最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知道,自打中秋那夜,常青对她就不一样了。

明秋月忍住眼泪。

她知道常青怨她,可她没办法。她选择了这条路,便无法回头了。

不过片刻,明秋月恢复了平静,她听到学堂那边传来读书声,便走近过去。

她站在门外,看到江凝正站在学堂前,教孩子们念《诗经》。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明秋月露出一个淡淡的笑。

真巧啊,当年她也教别人念过这首诗。

那也是她一生的痛。

江凝念完诗,发现了门外的明秋月。明秋月冲她招手。

江凝便让孩子们自己温习,然后走出学堂。

“乐少夫人,你有话跟我说?”江凝问。

“江凝,如不嫌弃,我们以后名字相称,以后你就叫我秋月吧?”明秋月笑容温和。

江凝有些意外,不过还是点头:“好,秋月。”

“我……要回去了。常青就麻烦你了。”明秋月开口。她如今是乐府少夫人,要是一夜不归,必然会让公婆不满。

她既然选择嫁入京城,便不会半途而废。

“秋月你放心,我一定会照看好常青的。”江凝点头。

明秋月语气郑重:“多谢。”

随后,明秋月转身离去

……

酉时过半,孩子用晚饭,回寝房休息。

常青病着,去尘其他孩子被传染,也怕常青休息不好,给常青单独安排了一间屋子。

江凝让小碧去厨房做了一碗甜粥端过来。

小碧扶着常青坐起,江凝喂常青喝粥。

常青很乖,虽然喉咙刺痛,她还是把一碗粥喝光了。

她要快些好起来,这样她才能继续跟着江夫子认字读书。

“江夫子,你真好,如果你是我娘就好了。”常青忽然开口。

江凝一愣。

她这辈子,很可能是不会有孩子的。

她也不会为难自己,去奢想有自己的孩子。

可今日常青这话,却让她心头一动。

“我虽然不是你娘,可我是你夫子啊,一日为师,终身为母。”

常青冲着江凝笑,露出两个虎牙:

“嗯!我以后一定跟着江夫子好好读书。”

……

第二日,雪停了。

韩奕如去清风观接江凝,晏如安随行。

“你不放心江小姐,派人去接她就是了,怎么还亲自来?”

路上,宴如安忍不住问。

“反正无事,就当出来走走透透气。”韩奕解释。

宴如安不置可否。

很快,两人骑马到了清风观。

此时,江凝正在领着孩子们念书,韩奕和宴如安便随意逛逛。

两人正要走出院子,一人迎面而来。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卿卿知我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