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死后渣男一夜白头/久雨终有晴(64)

作者: 左岸咖啡/蔚澜星晨 阅读记录

梁屿又把钱包装了回去,“心意我收下,你把钱包退了吧,两万块钱买这么个小玩意太不值当了,而且我钱包多的是,买它纯属浪费。”

“你就收下吧,一直都是你送我礼物,我还从来没有送过你礼物。”

梁屿拿起钥匙链上的接吻鱼晃了晃,“这不是你送我的吗?”

“那个不值钱。”

“千金难买我喜欢,对我来说它价值连城。听话,退了吧,有这钱干什么不好。”

“退不了,我是请人代购的。”

“那好,我收下,谢谢宝贝。”

“不用见外。对了屿哥,跟你商量个事,我们把房子退了吧。”

梁屿猛地愣住,“为什么?”

“这里条件太简陋了,离学校又远,太不方便了,你先搬回原来的家,我搬回学校宿舍,等毕业以后我们再同居。”

杨屹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怕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会暴露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矛盾,所以在自己有能力给梁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之前,还是先分开住吧。

梁屿果断拒绝,“我不同意,就住这儿吧,我觉得挺好的。”

“可你不是嫌吵吗,早晚高峰又堵车,跟你家里相比,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委屈你了。”

“不委屈,这些问题我都可以克服。不用再劝我了,我不会搬的。”

杨屹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放弃,“如果过得不开心,不要勉强。”

“我这个人从来不勉强。”

梁屿说的是事实,长这么大,他一直活得随心所欲,没有人能动摇他的原则,自从遇到杨屹之后,他才学会了妥协,并且心甘情愿。

杨屹这个人看似没什么棱角,却总是能戳中他的软肋,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吧。

第61章 爱是常觉亏欠

61.爱是常觉亏欠

那天之后,梁屿换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所有的问题便都迎刃而解。

晚上他和杨屹比隔壁情侣折腾得还要久,动静还要大,最终隔壁情侣认输了,晚上也消停了。

至于早上的噪音问题,一副耳塞就可以解决,时间长了不用耳塞也可以睡得很香。

堵车问题更简单,早上起早一会儿,晚上晚点回来,避开高峰期就可以了。

度过了最艰难的磨合期,同居生活越发和谐美好,梁屿对两个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一转眼到了五一,学校放一周的假,杨建民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跟杨屹念叨希望他能回老家看看。

重逢以来杨建民时不时的嘘寒问暖让冰冻的父子关系悄然融化,杨屹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没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他和梁屿的命运。

梁屿也想跟着杨屹一起回去,看看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但是杨屹不同意,一来家里环境太差怕梁屿嫌弃,二来怕被杨建民看出他俩之间有猫腻,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放假前一天杨屹有课,两人一起去学校上课,下课的时候杨屹的手机不小心从楼梯上掉了下去,屏幕摔得四分五裂,还没法开机。

手机坏了事小,里面有他和梁屿所有的照片,记录了他们相识以来的所有甜蜜时刻,如果弄没了比丢了一个亿损失还大。

杨屹一边摆弄手机一边控制不住地掉眼泪,梁屿安慰道:“不就是手机坏了,我再给你买一部新的,别哭啊。”

杨屹懊悔不已,“里面有我们全部的照片,都怪我,应该早点备份的。”

梁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宝贝别急,我们把手机送到维修店,让专业的人来修,肯定能复原的。”

“嗯,我们这就去吧。”

两人带着手机去了维修店,维修人员看过之后说得拆机检查,一时半会修不好,让他们暂时把手机存放在店里,修好了再通知他们来取。

杨屹拜托他一定要修好,维修人员说会尽量,但不能保证。

杨屹忧心忡忡的,梁屿为了哄他开心,带他去商场给他抓了只娃娃,接着给他买了一部新手机。

从商场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杨屹第二天早上还要赶火车,两人就直接回家了。

接下来要整整一个星期不能见面,梁屿恨不得一次性把七天的份都做了,直到隔壁情侣敲墙抗议,才放过嗓子都哭哑的杨屹。

第二天一早,梁屿把困得睁不开眼的杨屹叫醒,边给他穿衣服边叮嘱他,“要是你爸或者老家的人给你介绍对象,你就说有喜欢的人了知道吗?”

杨屹闭着眼睛答应:“嗯嗯……”

“听清了吗你就嗯嗯?”

杨屹打了个呵欠,把肿胀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听清了,我有喜欢的人了,这辈子非他不娶。”

梁屿满意地亲了他一口,“乖。记得每天跟我视频。”

“看情况吧,要是不方便还是算了,免得被我爸发现。”

“那就每天给我发信息。”

“嗯。”

“每天想我不少于一百次。”

“一百次太少了,怎么也要一千次。”

“这还差不多。”

杨屹终于把眼睛全睁开了,“哥,记得催一催维修店,这家不行就换一家,一定要修好。”

“放心吧,修好了告诉你。”

出门前,梁屿像个操心的家长一样,又检查了一遍他的身份证充电器充电宝都装上没有,然后偷偷往他钱包里塞了点现金,又往他背包里装了一大包零食,免得他路上闷。

去车站的一路上,梁屿眼皮一直在跳,心里也慌慌的,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到了车站,随着临近发车时间,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梁屿临时改了主意,“我现在买张车票,跟你一起回去。”

上一篇: 心律失格 下一篇: 夫凭子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