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了半天发现恶妖是我前世爱人(46)

作者: 师奈余舟 阅读记录

这一等便是好几年,莹缟羽终于出现了。

这些年鹿家依旧维持着原来的样子,姐姐鹿冥玄依旧以一门雕刻手艺养家,而弟弟鹿鸦青依旧在这个家是被骂以及被厌弃的角色,但他一直没有忘记“神明莹缟羽”的承诺。

那时的鹿鸦青还当她是神明,语气中没有质问,只有恳求,莹缟羽颔首,又应了。不过,此时的她也向鹿鸦青提出了请求,那就是要他拿一份梧伤地下城的布局图出来,详细的,包含地下十八层全部的。

鹿鸦青应了,也做了。

没成想,到了约定的日子,“神明莹缟羽”再一次失约,不仅如此,她还带了大批的旭晟山修士进攻了梧伤地下城。

这就是十七年前那个极为著名的“灭伤之战”。

母亲黎墨死了,得知儿子将族人唯一栖息地的布局图交给敌人之后的父亲鹿兴炭也气了个半死。

鹿鸦青自然也是暴怒,于是混战之中,他杀了莹缟羽。

大战之后,父亲鹿兴炭和姐姐鹿冥玄和鹿鸦青自己都活了下来,他们和其他幸存的梧伤人迁到了一个叫精灵村的地方,鹿兴炭的挚友做了精灵村的村长,而鹿鸦青怕因为通敌被父亲以及余下的梧伤族人打死,于是便没有一同跟去。

而正于战场附近徘徊的他正巧遇上了前来寻找师父莹缟羽的仝浅栗,他的招风耳极为突出,鹿鸦青一下子便认出了这位昔日旧友。

而此时的鹿鸦青没有蒙白布条且他已然长大,仝浅栗自是没有认出他。

鹿鸦青盘腿坐在地上,望了望墙角疯疯癫癫的仝浅栗,一摊手,腕上的缚魔锁摇动,道:“那时呢,我们遇到了‘怪’,所以,就有了我们的换身。”

缃娥这才发现了角落处的仝浅栗,小姑娘瞪大了眼睛,显得颇为震惊。

她几步上前,去查看这位失踪已久的,旭晟山曾经灵力最高强的师叔去了。

黎攸扫了一眼仝浅栗,又将脸转了回来,看着鹿鸦青道:“所以,莹缟羽为何会带人袭击梧伤族人,这总得有个理由罢。”

黎攸不过只见过两回鹿鸦青雕的莹缟羽石雕和泥塑,并未见过她本人,但她却是隐隐觉得这位旭晟山前辈不会是那样的人。

鹿鸦青眯起眼看她,道:“这个嘛,不应问我,倒是应该……”

蓝眸沉沉,荼月白打断他道:“你再废话一句试试呢?”

黎攸总觉荼月白在提防鹿鸦青说出什么事,于是将那恶妖少年拉到一边,对着鹿鸦青道:“你不用管他,你说你的。”

末了,她又补充了一句:“这事不问你的话,我还能问谁呢?”

细白的手勾起黎攸双髻下披散的青丝,拈在指尖玩了起来,蓝眸看向她眨了眨:“你若想知道,尽管问我好了,何必要问一个四害之一的‘魔’?”

黎攸:“……”

发丝被荼月白绕在手指上,牵得她头皮一阵酥痒,黎攸心道:合着你不是四害之一?关于你之前种种打断鹿鸦青的行径,我能信你才有了鬼。

鹿鸦青将要启口,蓝眸主人又淡淡瞥了他一眼。

这一眼就被黎攸捕捉了个正着,双髻少女耳上银饰闪闪,鹿眼一瞥,凶道:“荼月白!”

黎攸腕间银光一闪,荼月白垂眸,神色皆敛。

赤眸扫过荼月白,又看看黎攸,鹿鸦青忽而捧腹大笑了起来,笑得黄发鸡窝头乱颤,笑得打滚捶地。

黎攸不明所以,他的笑声也将看仝浅栗的窃蓝和缃娥吸引了过来。

末了,鹿鸦青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道:“罢了,罢了。你们的事与我无关,我不插手,我还是继续说我自己的事罢。”

在黎攸一脸懵然下,鹿鸦青又继续了他的讲述。

*

换了身的鹿鸦青变成了人类,不惧阳光,可见七彩,同时也有了灵根和草木之力。

不过,比起梧伤人来说,人类的这幅身体极为脆弱,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这要注意那要注意,这叫他极为难受。

而且,后来的他才得知,这地表人的寿命竟然只有七八十年!

也正是在这时,鹿兴炭的气也消了大半,也开始想念自己的儿子鹿鸦青了。

于是,鹿鸦青回到了梧伤众人居住的精灵村。

灭伤之战后,虽然梧伤人终于可以不用被讨伐,但他们在某些事情上依旧受旭晟山的制约。

由于久居石块开凿的地下的缘故,梧伤族人对植物的种植之法一窍不通,而且精灵村所处之地也是一片荒芜戈壁,要种出植物更是难上加难。

而正在此时,旭晟山的修士又以保护他们为由,为精灵村设下了结界,非修士们带领,村中人出不了村,而为了让这些梧伤人有活命的吃食,旭晟山的修士答应,梧伤人每月所需的食物和药草均由他们来提供。

而这些药草和食物也并非免费的,修士们在此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精灵村的梧伤人需每个月赠予旭晟山两个新生孩童,男女不限,但需得是新生不到三个月的。

他们需要用这些孩子来换取整个村子一个月的药草和吃食。

梧伤族人不知道旭晟山修士要他们的孩童做些什么,但为了活命,他们还是应了。

新得了孩童的家庭自是不愿,而那些有病患且所需食物颇多的人家,不管是劝,是偷,是杀,是抢,也要将孩子夺来献给旭晟山。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被送去旭晟山的孩童再也没有被送回来,也不知他们是生是死。

没有新生儿的家庭什么都不做便可得到许许多多的吃食和草药,而那些被偷被抢孩子的家庭以自己亲骨肉换的食物和草药和他们一般多,甚至还没有一些生病的人家多,他们心中自然是极为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