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玄学大佬4岁半:姑奶奶她奶又甜(29)+番外

作者: 秦时如音 阅读记录

“二侄子有没有听说过古代的极刑?”

沈定海皱起眉头,“听过,但一直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

冉冉耐心解答,“极刑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极刑是古代王朝官方命名,而千刀万剐则是目睹了极刑实施过程的人,内心最直观的描述。”

沈定海闻言,脸色不知不觉变得苍白,“千刀万剐...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对应受惩罚罪人的形容词......”

“的确是形容词。”冉冉摊摊手,“是对受到极刑惩罚罪人的形容词。”

“这项刑罚会将罪人浑身上下用绳子绑住,然后用利刃从绳子的缝隙间...”

“够了!堂姑...你别再说了......”沈定海急急打断冉冉,“我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了。”

“每当罪人生命濒危,可以结束这残酷的折磨时,行刑人便会请来最好的医师、用最好的药材保住他的命...”

“让他在有意识的情况下,继续承受这种痛苦...是吧?”

冉冉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沈定海,“直至罪人身体血肉模糊,再好的药材和再好的医师也无力回天。”

沈定海捂住眼睛,“难怪要命名为极刑,确实是痛苦的极致...”汗从他的额头滚滚而落。

待他终于缓过来,便见冉冉一脸要奖励给好学生棒棒糖的认可神情。

“二侄子真的很聪明,冉冉要多夸夸你!”

沈定海被鬼和玄门手段吓了一番又一番,现在很是虚弱,“能猜到这么残忍的刑法有什么好骄傲的!”

冉冉歪歪脑袋,“可这是书上的知识,能知道书上的知识难道不应该被夸奖么?”

沈定海苦着一张脸,“堂姑,大爷爷给你的参考书目到底都是些什么啊?”

“这个知识点冉冉不是从爸爸给的书上看的,是冉冉在山里捡到的书。”

冉冉眼中浮现点点星光。

“这本书非常厉害,包涵了很多内容,所以冉冉经常想,写这本书的人得有多厉害呀!”

“极刑的知识点,也是这本书教给冉冉的。”

沈定海抓狂,“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被称为知识点,而且这书怎么听也不像是堂姑你这个年纪能看的...”

“甚至越想越像本邪书,有署名的作者吗?”

“肯定没有吧!能写出这种教坏小孩子的内容只怕都不敢签下自己的名字。”

冉冉头一次跟沈定海起了分歧,“才不是邪书,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他也没有不敢暴露姓名,在第一页他就告诉过我他叫无宁。”

“无宁?”沈定海皱起眉头,“这怎么听也不像真实名字,分明就是为了不暴露随手捏造的名字。”

冉冉气呼呼地看着沈定海,“二侄子又不是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人,怎么能这么武断地下结论?!”

沈定海不明白为什么一向乖巧的冉冉堂姑,会为了这么一本一听就很奇怪的书同他争吵。

“好,就算写这本书的人真的叫无宁,那也不能改变这本书上的内容就是很邪恶这个事实!”

冉冉睁大眼睛,“哪里就邪恶了?二侄子又没有看过这本书?”

“它向小孩子描述极刑的过程,这已经够邪恶了!”沈定海苦口婆心。

“关于刑罚的部分只占这本书很少很少一点内容,里面更多的是玄门术法的心得和经验。”

冉冉依旧在为这个名叫“无宁”的作者争辩。

她的情绪激烈程度是沈定海遇见她这么久以来第一次。

沈定海看向冉冉,妥协了,“既然堂姑很喜欢这本书,可以看,但你千万不能学上面的东西。”

他的神情十分认真,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对冉冉的担忧,冉冉看着表情不知不觉柔和下来。

一双大眼睛里都是迷蒙,“为什么?”

沈定海努力斟酌措辞,“堂姑,你没发现,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的善良么?”

第26章 同情

“改变冉冉的善良?”冉冉黑白分明的眼睛睁得很大,对沈定海的话感到不可思议。

沈定海弯下腰,平视冉冉,“堂姑你想一想,你在遇见大哥的事时,第一时间还会考虑到伤害大哥的鬼...”

“怕鬼是不是有冤情或是被利用,可见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冉冉被沈定海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垂下浓密而卷翘的眼睫。

“可堂姑你在跟我讲述极刑的过程中,竟然都没有觉得不忍心...我冷静下来之后忍不住反复想这一点。”

“这实在是太反常了,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概念是堂姑你从那本书上获取的。”

沈定海看进冉冉眼底,“而这本书屏蔽了你的善心。”

“屏蔽...善心?”冉冉歪歪小脑袋,“冉冉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

沈定海挠了挠一头绿毛,“这是我自创的词汇,堂姑你懂那个意思就行。”

“但我真的觉得挺精准的。”

“堂姑你跟着我的思路想,你会对安安的遭遇感到同情,会觉得恶人该受到惩罚,这都说明你有着优秀的善恶观。”

沈定海凝重了脸色,“但堂姑你刚才跟我说起极刑的实施过程...眼里除了对我的赞赏,什么也没有。”

“像是突然变成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很冷漠的小孩子。”

冉冉不可思议地重复,“冉冉...很冷漠?”

说着她眼中泛起泪意,“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冉冉,爸爸妈妈都夸冉冉是个善良的孩子。”

沈定海有些手足无措,“我也认为堂姑是个好孩子,是那本书,它作怪!让堂姑你表现异常!”

冉冉晃晃脑袋,“可冉冉真的没觉得有哪里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