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花鳗恋爱(75)
江其深代驾回家,把两个压缩袋找出来,打开其中一个,从书房抽屉里拿出那个金鱼吊坠,扔进去,再封好压缩袋,一气呵成。
他没有寄出去,后天那边有个会,他把压缩袋捎上,一并带了过去。
当日到羊羊巷时,他连车都没有下。
暴露疗法很有效,现在即便是看见这个人活生生站在面前,他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一切回归理性与平静,非常好。
他真的好起来了。
*
杨不烦打开压缩袋,看见了那个双面金鱼吊坠。
她把泳衣和换洗衣服收进包里时,陈准和肥仔就一起进了她家小院,恰好碰见江杨龇着牙花子吃西瓜,跟门童似的。
陈准好奇过去看了一眼,被它吐了一脸西瓜籽。
陈准抹了一把脸,“我惹你了?”
驴:“嚼嚼嚼。”
两人走进去,一边坐着聊天一边等杨不烦。这几天大家心情都不太好,他们约了去南澳过周末,准备赶在鱿汛结束前,去那边赶赶海,吹吹风,放松一下。
崔听溪忙疯了去不了,闻俊杰就约了镇上的同学丹娜,凑足四个,今天就出发。
徐建国给几个孩子装路上的吃喝,水果、鲜榨黄皮,再带一些阳仔最爱吃的芋泥朥饼,薯片也带两包车上吃。
看见有肥仔在,寻思不够,他还想往里装,但塞不下。
杨思琼看了一眼,“进去踩两脚,踩实,把咱家房子也装里面。”
几人笑起来。
而此时的陈准没笑,他正盯着一个金色吊坠看,那是个双面金鱼,金鱼摇首摆尾,活灵活现,流光溢彩,很是精美。
他端详片刻,发自内心赞叹道:“真漂亮,哪里买的?”
“我绣的哦。”
杨不烦解释道:“清玉嫲的细妹以前是潮州潮绣厂的,她家都会这个,我小时候常给她穿针,她教我的。只不过我的针法粗,当个爱好。”
“手太巧了。”
“你喜欢这个吗?”
“喜欢,可以挂车上。”
杨不烦以为男的都不会喜欢这种无用的工艺品。当初她兴高采烈忙活很久赶出来,把它献宝似的送给江其深当回礼,他只是淡淡的,看她的眼神有探询有责怪,只让她好好学习,不要浪费时间。
“这个旧了,等我做个新的送你。”
陈准想到她这么忙,每天光是羊那一摊子事儿就累得不行,又要花多少时间做这么精细的玩意儿,不忍。
于是大胆提议:“这个你想自己留着吗?如果不是,我倒是想捡个现成的便宜。”
“我怕你嫌旧,如果你要那就送给你了。”
反正留着也无用,扔了又可惜,不如当顺水人情,送给喜欢它的人。
陈准道谢,妥帖收好,他挺喜欢这种有民俗文化内涵的工艺品。
收拾好三人就出发去接丹娜,路上风景不错,四个人聊得很开心,合拍了好多照片,发了朋友圈。
而很不凑巧。
江其深一点开朋友圈,就看见陈准坐在驾驶位,杨不烦坐在副驾,中间的后视镜上挂着他送回去的小金鱼,从某个奇怪角度来看,构图像个变态的爱心。
照片里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那一张张笑脸,都变成了能融化他的岩浆。
江其深异常安静,好像亲眼看见宇宙坍缩形成黑洞,它深远、幽冷、吞噬一切,他在那一瞬间被吸了进去,似乎永难见天日了。
那个黑洞叫做,他亲手把定情信物送到了情敌手里。
第三十五章 :江其深的纵身一跃
南澳岛。
四个人到南澳的民宿住下时,已经是下午,入岛实在是太堵了,幸好他们不去长山尾灯塔那些游客景点人挤人。
当晚天一黑,他们就戴好头灯,跟着渔民来到岛南的勒门浅滩掇鱿。
渔民捕鱿主要是利用鱿鱼的趋光性,用强光照射吸引它们聚集,再钓、再捞。
所以每年的鱿汛,浅滩上的点点渔光连缀成海,像银河一样浪漫。
杨不烦穿着红色波点背带裤,盯着海面,等着鱿鱼食饵上钩。很像仙侠电视剧里在忘川河畔一边等着摆渡男女主,一边无聊垂钓的摆渡人。
虽然汛期快结束了,但渔民会找地方,他们很快就收获了一桶个肥体大的。
时间一晃就凌晨三点了,一轮弯月镶在中天,亮银似的色泽荡在海面上,让人乐不思蜀。
一船人带着两大桶鱿鱼下了船,海风腥咸,吹得人飘飘然。
大家为今天的收获开心,尤其是丹娜总有话题。说完学生时代的事情,又聊到工作,再聊到两性关系。
她煞有介事:“你们猜女人和男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男的是男人,女的是女人。”肥仔说完就收到一顿爆踢。
丹娜看向杨不烦,杨不烦摇头,“不知道,你快说。”
“男女之间最大的差异是,通常只要是女人下定决心分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而男人都会后悔。”
陈准看向杨不烦,“很准确,女孩子不吃回头草就是最好的。”
说着,忽然脚下有个巨大而扁平的东西正在水里飞速游窜,跟大蝙蝠似的,杨不烦二话不说举起鱼叉,另外三个年轻人也连忙追过去。
四个人在沙滩上连追带堵,浑身湿透,还是让那条鞋底鱼跑了。
渔民提着桶,笑着用潮普说:“唉,四个闰土,都叉不住一个猹。掇仔最紧要的,是要快。”
杨不烦仍不死心,撅着红色波点屁股,头上的大灯如同一只认真而严肃的大眼睛,在细软的浅滩上摸来摸去,探来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