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帝姬凶残[宋朝](100)+番外

作者: 巫医醉 阅读记录

韩世忠是个人才,留给谭稹太浪费了。

快到年关,边关亦热闹起来,来往的行商络绎不绝,韩世忠奉命留守易州,其实是监视武德帝姬的动静,说实话,他心里觉得不得劲。

他是个粗人,不懂治国良策,但官位爬升到了这个程度,多少察觉到朝廷内的矛盾,他感觉得到,大宋王朝如今就仿佛一架生锈的机器,内部的问题比外部更严重。哪怕是一件小事,在朝廷上也能争辩得你死我活,反而做不出实事来。

而当今的官家,并无军事才能,却一心效仿太宗皇帝行中御之风,若皇帝是如太祖赵匡胤那般的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才能的还好说,若没有相应的才能,却一心专揽指挥,将从中御,便成了国家的祸患。这一点,是历代以来的赵官家们通病,但自上而下,文臣武将无一人敢提出改政。毕竟兵权,是老赵家的死穴!

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命将出征,只做简要指示,给予了将帅极大的机动行事余地,因为他自己就是带兵打仗出身的,很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争的时机转瞬即逝,哪能跟规定好似的一板一眼行军。可惜后头继位的赵光义,他就是个文人啊,没什么军事素养却很有雄心壮志,拙劣地模仿亲哥哥,画虎不成反类犬,给后代留下了将从中御的巨大弊政。

泼韩五也就是偶尔想一想这些问题,他现在只不过是刘光世手底下一群指挥使里的一员,还轮不到他忧心军队指挥权的弊端。只要能守好大宋边境,同时再建功立业,与妻子举案齐眉,日后子孙承欢膝下,他就心满意足了。

燕云之地,十二月便飘起了大雪,如今瞧着哪儿都是一番白茫茫的景象,今日韩世忠提前下值,回到住处,他那美貌贤惠的妻子捧着剪纸和灯笼,正吩咐仆从给家中换上,看到他回家,笑意吟吟地迎上来,问他今天在军营怎么样,可还安稳。

“哪里有什么事,和往日一样安稳。”他说着握住妻子的手,给她揣进怀里,两人一同进屋。

梁红玉给他倒上热茶,又叫人将准备好的热糕点端上来,韩世忠笑瞧着自己的妻子,浑身从外带来的风雪都散尽了,只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真好啊。

见丈夫吃上喝上了,梁红玉也坐下,拿着剪刀剪起红纸花样,这些要拿去送给丈夫军中好兄弟家使用的,边剪纸,二人边聊着如今燕云的局势。

说起燕地的局势,便绕不开那位极为特立独行的武德帝姬了,梁红玉对那位十岁的帝姬不乏倾佩之意,“武德帝姬能在如今的情势下,做出这些大事,说明其志向与才能绝非常人可比拟,依我看,未来燕云可能都要依靠这位帝姬的才能啊。”

韩世忠将一整盘米糕吃完,在裤子上擦干手,抿了口热茶,摇头幽幽地说:“谁知道呢,朝廷之事一向复杂。可惜了,是位帝姬,若为贤王,此时身边肯定早已聚集一大批能人义士。”

“若为贤王,又怎能领兵出征。”梁红玉笑道。

韩世忠砸吧砸吧嘴,说的也是。

二人刚聊完那位帝姬,外头仆从就跑进来说有自称武德帝姬下属的人前来拜见老爷。

韩世忠还在想,武德帝姬派人来找他做什么,门外熟悉的声音便传过来,“韩大哥,别来无恙!”

“杨兄弟!”韩世忠认出来人,立即大笑出声,张开手迎上去给了对方个大大拥抱,“你怎么来了?快,夫人快叫人准备好酒好菜!我要好好宴请杨兄弟。”

“见过嫂子。”杨符拱手向梁红玉行礼,礼数做得足足的,果然夫妻俩待他又亲近几分,待坐下寒暄几句后,杨符进入正题,“帝姬早先听闻过韩大哥的名声,时常在我面前称赞西北军中只有韩世忠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韩世忠连连谦虚,自称不如诸位将军,问道,“可是帝姬有什么吩咐?”

果然是聪明人,杨符笑道,“只在这易州一隅之地困守,白白浪费了韩大哥的才能,太可惜了,所以帝姬遣我来邀请韩大哥入蔚州城,不知韩大哥意向如何?”

蔚州已然固若金汤,有他泼韩五什么事?只一瞬,韩世忠的眼睛便亮了,除非武德帝姬准备……

不是弘州,便是西京城,他和梁红玉对视一眼,武德帝姬极有可能要对西京动手了,而且这一回势在必得。一是因为金国为讨伐蔚州,将大量兵力调至弘州,西京必定空虚,二是因为攻打西京必定需要蔚州兵马倾巢而出,武德帝姬这回专程来找他帮忙,可以解决后方空虚的问题。

唯一的麻烦,便是宣抚使谭稹与武德帝姬不和,可能会因此降罪与他。

不,只要能打下西京,他韩世忠便只有功劳没有过错,到时候顶多将功劳拱手让出去罢了。思及此,他叫杨符先回去,待自己思量好了,再给蔚州回信。

杨符猜到韩世忠不会一口应下,只在韩府吃了顿饭,便快马回了蔚州城。

赵芫问过杨符和姚平仲,韩世忠此人究竟如何,两人的回答大同小异,武艺高超心有大志为人颇重情义,在军中人缘极好。但瞧着数日来,易州城都没有动静,赵芫心说,也是个心眼多的啊,若真像杨符二人形容的一般,早该带人来了。

等到第七日,杨符按耐不住,正想请命再跑一趟时,韩世忠带着他的一千五百人马终于到了。

一进蔚州城,见到武德帝姬本人,韩世忠当即行了大礼,口称大将军,仿佛先前权衡利弊的犹豫不曾存在过似的。赵芫也做足了姿态,亲自扶他起来,亲切得不要不要的。